书城成功励志柏杨智慧忠告全集珍藏版
14690700000041

第41章 做事需灵活,固执终懊悔

杨广五十岁,当了十五年的皇帝,他的故事使人想到一则寓言:一个农夫牵着一头驴子走过悬崖,牵它靠里面一点,驴子坚决不肯,越向外挣扎,终于跌下深谷,粉身碎骨。农夫探头说:“你胜利了。”

——柏杨《柏杨品杨广》

柏杨先生不止在一篇文章里提到了这个问题:当一个人被尊宠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时候,大概就忘了自己也是从受尽艰辛十月怀胎的母亲肚子里孕育出来的,而是觉得从来都没有小过,也不会老,是天生玉皇大帝驾临凡世。他坚定不移地认为自己是普天下唯一尊贵的动物,所有的事情都归他这个老大一个人管,想不唯我独尊、想不固执都难。然后也免不了乱讲原则的情况,像那头驴子一样,迟早都是要掉进悬崖的。

对一个出色掌握语言艺术的人来说,仅仅学会完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学会与别人交流,并且要通过这样交流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目的可能是希望对方要你的货,可能是希望对方对你目前的处境表示理解与同情,可能是要对方同意你的看法,也可能是希望对方提升你的职位。但无论这些目的能否达到,你都要注意一些更为一般的原则。用最简单的话来说,这种一般的原则是:在谈话过程中要尊重别人——从他的人格到判断力与智慧,不要引起对方的不快,哪怕是轻微的不满,更不用说怨恨了;无论这次谈话的目的是否达到,都要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以利于下一次合作,不因为一时的分歧而伤害长期的友谊与合作。

星期六上午,一个小男孩在他的玩具沙箱里玩耍。沙箱里有他的一些玩具小汽车、敞篷货车、塑料水桶和一把亮闪闪的塑料铲子。在松软的沙堆上修筑公路和隧道时,他在沙箱的中部发现一大块的岩石。小家伙开始挖掘岩石周围的沙子,企图把它从泥沙中弄出去。他是个很小的小男孩,这块岩石对于他而言显然可以称得上是巨大的了。手脚并用,似乎没有费太大的力气,岩石便被他连推带滚地弄到了沙箱的边缘。不过,这时他才发现,他无法把岩石向上滚动,翻过沙箱边墙。小男孩下定决心,手推、肩挤、左摇右晃,一次又一次地向岩石发起冲击,可是,每当他刚刚觉得取得了一些进展的时候,岩石便滑脱了,重新掉进沙箱。小男孩急得哼哼直叫,拼出吃奶的力气猛推猛挤。但是,他得到的唯一回报便是岩石再次滚落回来,还砸伤了他的手指。最后,他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整个过程男孩的父亲从起居室的窗户里看得一清二楚。当泪珠滚过孩子的面颊时,父亲走到他跟前,温和而坚定地说:“儿子,你为什么不用上所有的力量呢?”垂头丧气的小男孩抽泣道:“但是我已经用尽全力了,爸爸,我已经尽力了!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量!”“不对,儿子,”父亲亲切地纠正道,“你并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父亲弯下腰,抱起岩石,将岩石搬出了沙箱。

面对困难,抱着顽强、执著的态度和信念没有错,但并非只能是抱着顽强和执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当遇到自己能力所办不到的事时,何不抛弃一点点过多的固执,去借用亲朋好友的力量呢?你解决不了的问题,对你的亲人或朋友来说或许就是轻而易举的。记住,他们也是你的资源和力量。

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灵公,奢侈腐化,不惜民力。有一年他下令兴建一座九层的高台。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无疑会给老百姓造成沉重的负担,使国力衰竭。因此,大臣和老百姓都反对建九层高台。但是晋灵公固执己见,并且在朝堂上严厉地对大臣说:“敢有劝阻建高台的,立即斩首!”气氛十分紧张。一些想保全身家性命的大臣,都吓得噤若寒蝉,谁也不敢说反对的话!

这时,有个叫孙息的大臣求见晋灵公。君臣见面后,孙息对灵公说:“我能把九个棋子堆在一起,上面还能放上九个鸡蛋。”晋灵公听到这事十分新鲜,不相信孙息会有这么高的技艺,但是又急于一饱眼福。他说:“我从未听过和见过这种事,今天就请你给我摆摆看!”孙息当然清楚,如果国君认为是欺骗了他,就会有杀头的危险。当晋灵公叫人拿来棋子和鸡蛋,孙息便动手摆了起来。他先是小心翼翼地把九个棋子堆了起来,然后又小心地将鸡蛋放置在棋子上。只见他放上一个鸡蛋,又放第二个,第三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这时屋里的气氛十分紧张、沉寂,只能听到鸡蛋碰到棋子的声音,围观的大臣们屏住呼吸,生怕鸡蛋落下来。孙息也紧张得额头冒汗。晋灵公看到这情景,实在耐不住了,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危险!危险!”晋灵公刚说完“危险”,孙息就从容不迫地说:“我倒感觉这算不了什么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呢!”“啊!”灵公惊讶地问道:“有什么比这更危险的呢?”孙息手里握着正要置放的鸡蛋,慢条斯理地说:“建九层高台比这更危险,三年都不一定建得成,这三年之中,要征用全国的壮丁劳役,男不得耕,女不得织,国库空虚,户口减少,逼得人民活不下去,就会逃亡、谋反。邻国见我国弱民穷,就会兴兵犯境;如果国家灭亡了,大王您自己也就完了。这能说比不上摆棋子鸡蛋更危险吗?”灵公听到十分合理又十分可怕的警告,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对孙息说:“搞九层之台,是我的过错。”立即命令停建正在施工中的九层之台。下属有了某些合理的想法或者明了某一客观事实,如可能触犯上级,最好用含蓄地兜圈子的方式向上级提出来。

人的思维具有惯性,当我们朝一个方向思考问题时,就会倾向于一直考虑下去。所以,当我们希望别人同意自己的意见时,要从对方所同意的观点开始。哈理·奥维基博士认为,“不”的反应是最难克服的观点。他指出一个人开始说“不”字后,就形成了一道心理防线。人那本性的自尊会迫使你继续坚持下去。即使他已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也很难放弃自尊,而是继续固执下去。所以,在开始谈话时,最关键的是先说一些对方认可的事情,这样对方就不会那么抵触自己。这就像撞球一样,顺着球的方向打,更容易进球;要它弹回来,就要花费更大的力气。纽约市格林威治储蓄银行的职员詹姆士·爱伯森就曾经从对方的观点入手,为自己留住了一个客户。有个年轻人在爱伯森供职的银行开了个账户,爱伯森让他填写一份例行的表格,但他却拒绝填写表格上的某些方面的资料。如果爱伯森不懂得这个技巧,一定会像以前那样告诉他,如果他拒绝填表格中的任何一项,按银行规定,是不能给他开户的。

那天,爱伯森决定不谈银行的规定,决定用让他说“是”的方法来按要求填写资料。于是爱伯森问他:假设在你去世的时候,银行是否有责任把这些钱转到你的继承亲友那里呢?他作了肯定的回答。爱伯森继续说,如果她们知道了你最亲近的亲属的名字,是不是很方便呢?如果你去世了,她们就能迅速及时准确地找到他了,对吗?对方又作了肯定的回答。这时,年轻人的态度已经缓和下来,因为他知道了表格中的这些资料,并不是为银行而留,而是为了他个人的利益。最后,他不仅填完了表格,而且在爱伯森的建议下,另开了一个账户,并指定了他的母亲为法定受益人。当然他很配合地回答了他母亲的所有资料。

当我们与别人讨论问题的时候,从对方的观点开始,能够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得到对方的接纳和认可,从而轻松地解决问题,达成共识。反之,如果一开始就是争执,那么在紧张而抵触的情绪当中,则很难达到自己的目标。

固执自己见解的人,会不明白事理;自以为是的人,不会通达情理;自傲者,不会获得成功;自夸的人,他所得到的一切都不会保持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