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展现自我
14695800000055

第55章 千万次地说

“我妈妈一件事儿能说上八遍,甚至半夜做梦也要唠叨几句!”

“我都怀疑我妈到了更年期,要不怎么那么唠叨。”

“人家都是妈妈唠叨,我家邪门儿了。妈妈难得说几句话,爸爸一天到晚唠唠叨叨,烦死人。”

由此看来,父母爱“唠叨”已成为一大“风景”。父母对孩子不放心,总怕一时考虑不周,结果孩子“一失足成千古恨”。于是,同样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千遍万遍也不厌倦”,让孩子觉得特别反感和无奈。子女的不耐烦,又直接导致父母的不满,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如何对待父母的唠叨呢?

1.正确认识“唠叨”

每一位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抱有极大的希望,他们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因此,他们对孩子要求比较多,他们特别希望能把自己知道的东西一下子全告诉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不管孩子是否能够接受,只想把自己心中的话一吐为快。所以,孩子应正确对待父母的内容,这些听似“唠叨”的话,大概可以使自己少走许多冤枉路,听一听,可以使自己获益匪浅,如果真有无意义的“唠叨”,我们也可以做到左耳进,右耳出嘛。

2.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些同学也说,知道父母说得对,但从感情上讲总不想接受。的确,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弱。但这种控制能力是在生活中磨炼出来的,如果什么事情都从感情出发,由着情绪走,那么到将来很可能自我约束能力越来越差,我们所有的行为都成为情绪的奴隶,受情绪左右。那么,我们的行为就成为无目的无方向的行为,也就与动物的本能行为没有什么区别了。

3.客观看待自我

要正确对待青春期心理的一些变化。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小的时候,每天上学前,妈妈都要叮嘱几句,“过马路要小心点儿”,“骑车子别太快”,“别忘了喝水”。我们听了,心里非常高兴,感到自己特别幸福,有一个爱自己的妈妈。可是同样的话,当我们长大之后,就不愿意听了,认为麻烦、唠叨。从某种意义上讲,妈妈没有变,只是我们的心情变了,我们自认为自己长大了,不再需要父母。所以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这也是青春期特殊的变化。过了这一段时间,就会有所好转。

4.对父母多点理解

我们都希望父母理解自己,可是你反过来想过没有,你对父母了解吗?你主动去理解父母了吗?你对父母理解有多少?你明白成人的心理吗?即将进入更年期的父母往往在心理上表现出容易激动、爱发脾气、多愁善感、爱唠叨的特征。他们特别希望自己的子女尊重自己,理解自己,安慰自己。同时,又把全部的爱倾注在我们身上,寄托了全部的希望,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总是担心自己的子女,生怕孩子吃亏、上当、走弯路,因此在语言上难免有武嗦、重复的时候。如果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就可以完全理解他们的一片苦心。再者,谁都有父母,将来自己也有做父母的那一天,到那时,你就会更加深刻理解父母的心情,或许“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比你的父母还要唠叨十倍!

另外,还有轻松对待父母唠叨的好办法。比如,想一想没有父母的孩子花钱也听不到这等“福音”;把你的零食给父母,“堵”住他们的嘴;悄悄地告诉父母唠叨会严重影响你的学习;找一篇好文章让爱唠叨的父母天天“唠叨”出来,提高你文学水平的同时,说不定有一天文坛就会杀出你父母这样的老“黑马”。

总之,面对爱“唠叨”的父母,首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其次要善于体谅父母,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