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两袖清风——于谦
14698000000013

第13章 两袖清风

明朝宣德以来,政治上进入了一个稳定期。仁宗、宣宗父子相继执政,爱恤民力,慎于兴作,纠正了永乐年间好大喜功的作风,使负担沉重的百姓得到了喘息。但是,朝廷上也逐渐形成一种无所作为,因循保守的作风。

宣宗在位十年,年仅三十八岁便撒手人寰。太子朱祁镇即位,当时只有七岁。

这时多亏朝中还有一大批老臣,很多大臣任职时间都很长。老臣执政,虽然稳健,但多了几分暮气与保守,失去了进取之心。

英宗即位时年纪很轻,内阁大学士杨士奇等担心小皇帝过于劳累,规定皇帝每日早朝只许奏报八件事,前一日先把副封发到阁下,内阁把各事的处理方案送上。皇帝依照拟好的方案传旨而已。这与明太祖、明成祖四鼓以兴,接待群臣,秉烛至夜,勤政不息的情况相去甚远。当时杨士奇、杨荣、杨溥等号称“三杨”,都是四朝元老,太皇太后又有贤德,政务用不着皇帝过于操心。但正统七年(1442)太皇太后病逝,此前杨荣已经去世,杨士奇因他的儿子杨稷犯罪被处死也不再出政,杨溥年老有病无法理政,新进入内阁的马愉、曹鼐等分量不够,而一个经验不足的小皇帝必须有所依靠,这使得一个人走上了政治前台,他就是宦官王振。

王振是蔚州(今河北蔚县)人,本为儒士,充任教官,任职九年无功,即他的学生进学率没达到要求,按规定应当贬黜。这时皇帝下诏:无功的教官有子嗣者可以净身入宫服役。于是王振就给自己实施了宫刑,进宫在内书堂教授宦官读书。宣德年间,他被安排陪伴太子讲读,很得太子的欢心,太子对他也很尊敬。这位太子就是后来的英宗皇帝。英宗以少年做皇帝,王振被提拔掌管司礼监。司礼监是宫中最重要的宦官衙门,宦官二十四衙门以司礼监为首,它有机会影响皇帝的决策。英宗倾心于王振,甚至对王振称先生而不直呼姓名,多次赐给敕书予以褒奖。王振权力日重,公侯勋戚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有人甚至无耻地称他为“翁父”。

于谦对官场的腐败情况极为不满。他刚直不阿,疾恶如仇,在诗中写道:“于今多少闲虎狼,无益于民却食羊。”他要削除民间的不平,也要铲除朝中的狼虎。

于谦不为流俗风气所动,他到京办事从不带礼物,有人对他说:

“你进京既然不携带金银,宁无一二土物,比如蘑菇与线香之类充交际耶?”于谦举起两袖,说“吾唯有清风而已”。为此他写过一首诗: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于谦在山西、河南十余年,颂声遍野。于谦担心盈满招祸,就在入朝时提出请求,希望由参政孙原贞来代替自己的职务。这一下招致了大祸。于谦从不讨好王振,王振见到于谦的上书,便示意要加以惩治。通政使李锡摸到了王振的心思,上书弹劾于谦,罪名是于谦因长时间得不到升迁而心怀不满,擅自荐举人代替自己,不懂得做大臣的规矩。结果,于谦被投入了监狱。于谦在狱中关了三个月。正赶上每年一度的热审。这时王振的气已经消了,而于谦实在没有罪过,就自己找台阶下说:“我见一个御史名字和于谦差不多,很想整治他一下。看来并不是这位于谦。”于谦被释放,但还是被降了职,改任大理寺少卿。

山西、河南的百姓知道于谦获罪贬职,便纷纷来到京城给皇帝上书,前后有上千封。他们称颂于谦的政绩,请求将于谦留任山西、河南巡抚。山西的晋王、河南的周王,也说山西、河南不可以没有于谦,请求将他留下。朝廷不得已,下令于谦以大理少卿之职,仍旧巡抚山西、河南。

由于朝政因循,无所作为,不仅朝廷上下怨声四起,一些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也不断发生反叛。正统年间,云南麓川(今瑞丽县)宣慰司的首领宣慰使名叫思任发。正统二年(1437),思任发发动叛乱,四处侵扰,附近腾冲、南甸、孟养等地无不饱受其害。

这时,在朝廷内就如何处理麓川问题引发了一场争论。大学士杨士奇等无意振作,不同意征讨,英国公张辅等力主派大臣专征。皇帝支持了张辅等人的意见,王振又一心要建立功业,想在荒蛮之地示威,于是决定征讨。经过长期征战,麓川之乱得以平定。朝廷先后共发兵五十余万,转饷半天下,付出了巨大代价。

东南地区人民的反抗也风起云涌。

正统十年(1445),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交界处仙霞岭一带的矿徒在浙江庆元县叶宗留带领下,揭竿而起。福建邓茂七自称“铲平王”带领民众反抗官府,与叶宗留遥相呼应。同时在广东则有黄萧养为首的“山海盗”。

就在到处动荡不已,朝廷疲于应付之时,西北地区蒙古瓦剌部逐步强大起来,成了对明朝的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