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移居永靖之孔子后裔的历史与现状
14698600000008

第8章 有关辈字的说明

协会曾发过一个辈字的说明。介绍了辈字形成的历史,但所引用的资料有误,现根据曲阜市档案馆编《孔子与曲阜》一书所载资料纠正如下:

1.五十八代孔公鉴于洪武三十三(1400 年)袭封衍圣公时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五十八代至六十五代)。行辈初赐于洪武三十三年,后人误认为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赐,实际朱元璋崩于洪武三十一年,因太子早卒,太孙朱允炆嗣位,次年改元“建文”,为惠帝。惠帝于建文二年(1400年)命孔公鉴袭封时钦赐八字行辈(孔林内孔公鉴“神道铭碑”中有明确记载),但为什么赐行辈之年作“洪武三十三年”呢?原来惠帝以太孙登基后,太祖四皇子燕王朱棣不服,誓师抗命,南下“清君侧”,至建文四年攻下南京,取代惠帝,自立为君,削“建文”年号,将惠帝在位四年的年号,一律改按“洪武”年号顺延,次年方改为“永乐”,所以建文二年恰为“洪武三十三年”。成书于永乐年间的《孔庭摘要》不敢不以此例书写纪年,以致后人以为孔氏行辈是朱元璋所赐。

2.明末衍圣公孔胤植于崇祯二年编定的十字是:兴(起)毓(钟)传(振)继(体)广(京)昭(显)宪(法)庆(泽)繁(羽)祥(瑞)上奏题准,出示晓谕。

3.《续修曲阜县志-圣贤志》记载:“清同治二年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又立行辈十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4.最后二十个字无错,但有文献记载“彝”为“懿”、“常”为“长”、“绪”为“续”者。

济南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