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我引孩子找方法
14701900000024

第24章 孩子有了心理困扰,不要惊慌

家长们都知道高考对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往往片面强调学习成绩这一结果,却忽视了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各种心理困扰就是其中一个。有的家长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等到孩子心理出了问题才慌张起来。不过,即使孩子有了心理困扰甚至是心理疾病,家长也不要惊慌,这是有办法解决的,而且惊慌也没有用。

不要让孤独啃噬孩子的心灵

有个孩子来我这里做生涯规划,高三,女孩,父母离异。

初次见到父亲和孩子,我吓了一跳。女孩漂亮的大眼睛里满是矛盾和麻木,而父亲则满脸怒火。

与父亲交谈了解到,父母是几年前离婚的,离婚后孩子判给父亲,但是父亲工作太忙,极少有时间在家,于是孩子就搬过去和奶奶一起住。出于愧疚和无奈,父亲只能每个月给女儿大把的钱,以尽父亲的责任。

现在的问题是,孩子性格偏内向,情绪不稳定,在学校人际交往能力很差,现在即将高考,孩子却说不愿意去考试了。其实原来孩子上初中时学习成绩一直是学校前几名,只是到了高中,父母离婚后,孩子的成绩就逐渐滑下来了。父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争吵和处理自己的事情上度过的,对孩子的关注少了,疏忽了。父亲说,不过我以为孩子都慢慢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了,不用父母再操心了,何况父母也有自己的事,尤其是离婚后。谁知道女儿现在越来越奇怪,再也不和自己沟通,常常乱发脾气,吵闹,还莫名其妙的在家里乱砸东西,现在连学校都不愿意去了,高考也不愿意考了,真让人头疼啊。父亲略显沧桑的脸上眉头皱成一团。

我心里基本有数了,让父亲在外面等候,让孩子进来。

这个女孩表面看起来很柔弱很顺从,但是脸上却写满烦恼和执拗,麻木又冷漠地坐在对面沙发上,一声不吭。

我轻轻说道:“我知道你不快乐,你很孤独,你希望得到父亲和家庭的温暖和爱。”女孩瞪大了眼睛,不知道我为什么能够一下子看到她的心事。我笑笑,示意她慢慢说。女孩一下子开始哭了起来,边哭边说,她好怀念小时候的生活,那时候家里多幸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的生活就乱成一团糟,母亲天天骂父亲,父亲也骂母亲,自己夹在中间,不知道该拥向哪边,也不知道该听谁的,有时候很想让父母和好,但是父亲却再婚了。有时候真想离家出走,再也不想见到吵架或冷战的父母了。可是更多的时候感到寒冷,感到孤单和伤感,感到活着没意思。再也没心思学习了,也再没心思渴望什么未来了。上学又有什么意义呢,考上大学又怎样呢。父亲虽然经常给自己很多钱,可是我要这么多的钱有什么用呢,我只要父亲能经常陪我一下,关心一下我的生活和学习。

家长之所以是家长,就是要力求为孩子创造一个幸福的家。然而生活多变幻,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一直幸福,也并不是每对家长都能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但是不管生活如何变幻,家长都不能忘记自己对孩子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份责任义不容辞,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理由。

我们再重复听一下孩子的孤单和凄凉:“我更多的时候感到寒冷,感到孤单和伤感,感到活着没意思。再也没心思学习了,也再没心思渴望什么未来了。上学又有什么意义呢,考上大学又怎样呢……”

多关心孩子的心理

家长们常常不理解现在的孩子要吃的有吃的,要喝的有喝的,衣食无忧,怎么还有那么多的毛病。家长不理解归不理解,但是有一点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而孩子的身心健康比什么都重要。

有个刚上高三的孩子死活不愿意再去学校了,宁愿在家里复习。原因是她总感到害怕,害怕学校,甚至只要一走上去学校的路就感到浑身发抖。

孩子不愿意去学校,害怕成这个样子,只是表面现象,那么根源在哪儿呢。

孩子说,她总觉得别人在嘲笑自己,在议论自己,在说自己坏话。

孩子母亲说,孩子在高一下学期生了一场病,不得不请假住了两个月的医院,结果回来后就明显感到跟不上了,学习有了一点压力。孩子自己不愿意从高一重上,硬撑着要读高二。高二一年下来,学习很吃力,但是总体成绩还是不错的,只是远远不如高一时候的成绩。

也不知道怎么了,孩子慢慢就不愿意去学校了。

通过进一步了解,根源在于孩子认为高二成绩排名下滑后,老师好像不太重视自己了,要好的同学好像也在慢慢疏远自己了,但是又不好确定,心里就老是嘀咕。后来性格越来越内向,学习成绩依然没能提上去,孩子越来越敏感,后来慢慢产生了幻觉(她自己不认为是幻觉),直至一提到学校就浑身发抖。

这种情况,其实如果家长能及时给予关注,开导孩子,或者找老师找专家咨询帮助一下,或者给孩子做一次学业规划,那么孩子就会很容易度过这段心理路程,而不会日积月累,最终造成心理疾病。

“躁狂”的孩子

在一次做完讲座后,有一对家长请我务必要花点时间聊聊孩子。

这个孩子的表现是,成绩非常优异,但是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和同学几乎没有任何来往,虽住校,但是对任何同学都是冷冰冰的。据同宿舍的同学反映,这个同学和别人不太一样,经常在宿舍里一个人躺在床上自言自语,说着别人听不懂的话,比如“现在的世界啊,充满了邪恶”,“人生啊,怎么如此艰难”,“人啊,怎么都那么无耻”,诸如此类。因为她学习成绩非常好,刚开始经常有人向她请教学习上的难题,但是她比较清高孤傲,常常一口回绝,要不就是冷冷地说几句,所以后来所有同学都对她敬而远之了。现在的她,更加孤独和特立独行了,行为也越来越奇怪了,经常莫名其妙冲着别的同学发火,有时晚上一个人在宿舍歇斯底里的大吼大叫,室友都吓得不敢回宿舍。

她的异常行为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几次交流均不得其果,只好告之家长,要家长带孩子到精神病院去看看。家长一下子很难接受,这孩子从小就比较让人省心,学习成绩一向都相当优秀,父母从来都是只看看孩子学习成绩,其他的很少注意过,不知道怎么回事,孩子就变成这样了。

经过和父母及孩子本人的交谈,逐渐明晰了孩子目前的行为情况和发生原因。原来,孩子的父母都是中学高级教师,个性都很好强,但在人格上有一定的缺陷,比如父亲虽好强,但不善于交流,和女儿很少交谈。和孩子母亲在很多观念上也有较大差异,因此在家里常常因为小事情发生争吵,冷战是常有的事。而孩子的母亲呢,是个典型的完美主义者,但是生性傲慢,人际关系不太好,经常和同事、邻居发生冲突。在家里对女儿要求非常严厉,学习必须要保持在班级前三名,不赞成女儿交太多的朋友,女儿其他的情况则很少关注。

孩子父亲叹息说,他也知道这样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没有半点好处,女儿迟早要在行为上出现问题,自己身为教师,虽然心里有时会忧虑,但是也不知道怎么才能帮助女儿,自己和妻子的关系问题根本不知道怎么解决。把女儿送到医院后,医生说这种情况如果不及时给予干预,发展下去会最终成为躁狂症。孩子母亲到现在都不知道孩子问题出在哪儿,百思不得其解,她说,为了孩子的学习,她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孩子现在成绩这么好,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孩子应该很快乐才对啊。

我也叹息,叹息怎么有那么多的家长不懂得关心孩子的所需所求,不懂得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有了心理困扰怎么办?

我们强调家长要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但是假若孩子已经有了心理困扰或者心理疾病,怎么办?家长首先不要惊慌,也不要对孩子失望或者产生放弃心理,而是要积极地分析孩子产生心理困扰或心理疾病的根源,再配合专家或医生有针对性地矫正或治疗。但是从原则上,因为高三的孩子还处在青少年期,心理还不稳定,还具有动荡性的特点,因此发现孩子心理异常后,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采用心理治疗或行为矫正,实在迫不得已再考虑采用药物治疗。

今年暑假,我们成功地训练了一个高三的男孩子。这孩子心理疾病的症状和表现已经非常明显,时常产生清晰的幻觉和幻听(当然他自己不认为是幻觉,他觉得是真实的),已经无法在学校进行正常的学习活动了。他老是感觉到有人对自己讲话,骂自己是个笨蛋是个蠢物,或者夸奖自己太棒了,等等。有时候他还觉得有人利用特异功能来监视他,比如他时常感觉有人站在他的眼镜上观察他在想什么,半夜睡觉的时候常感觉有人在窗户外面叫他的名字等。

这里分析一下造成孩子心理疾病的可能影响因素。这个孩子从小就具有极度自卑的心理,且其家长均属于比较懦弱、内向的性格类型,遇事喜欢逆来顺受,不好与人交往。孩子在小学六年级时曾经有过一次被狗疯狂追咬的经历,到现在都依然害怕狗。高一时他的学习成绩遥遥领先,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时考到班级第一名,那时他感到异常的恐惧和不好意思,感到别人都在议论他,说他如何如何,他每天都倍感浑身不自在,真恨不得没有考第一名,好让别人不再谈论自己。到高二上学期时,有一次他从学校回老家,因为没有买到火车票,且飞机票很便宜,他就乘了飞机回家。第一次乘飞机令他非常兴奋,偷偷告诉了一个好朋友,后来这个好朋友就很随意地告诉了其他朋友,结果没过多久,几乎全校的学生都知道了他居然乘飞机回家(意思是他好拽,家里一定很有钱)。这在同学之中引起了不小的喧哗,大大说笑了一番,可能并没有恶意。但是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却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创伤,他变得更加脆弱,更加不爱说话,更加木讷了。高二下学期,他就开始慢慢产生了幻觉,并且幻觉的内容不断分化,直到无法再待在学校。他感到很压抑,很不公平,觉得别人凭什么这么议论他,他想通过法律来严惩这些他想象中的不道德的人。有一次正在上课,大家都专心听讲,他突然冲出教室,要去找那些说他坏话的人理论。

通过情况,可以了解到导致他心理疾病的源头,那就是过于自卑,不自信,太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性格软弱,不善于人际交往,不善于语言表达,等等。

针对这个情况,我们在进行了多次商讨后,制定了严格的训练程序和心理治疗方案,采用了行为矫正法、认知疗法、环境熏陶法、心理素质训练(主要是自信心的培养,人际交往技巧的训练)等方法,经过两个月的连续治疗和训练,孩子几乎完全恢复了健康,幻觉现象消失,自信心大大增强,人际交往敏感度降低。后来孩子参加了高考,虽然没有考上重点,但还是过了本科线,顺利地上了大学。当然,上大学后,依然有老师定期跟踪观察,目前一切良好。

这个案例说明,孩子有了心理困扰是可以解决的,即便是严重的心理疾病,只要采取合适的方法也是可以帮助孩子恢复健康的,所以家长不必过于担忧,冷静并采取措施才能真正帮助孩子。

孩子出现了心理异常和行为异常,不要惊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