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欲望多,烦恼更多。你以为只要拥有了,便永远不能再失去;只要有了付出,就会有回报,可是结果偏偏不如你所愿。佛语中这样解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觉得心中无法解脱,是因为不能放下。放下执着,同时放下那些欲望与不舍,把一切看淡,才能获得解脱。
我们因为执着不该执着的东西,因而经历不该经历的痛苦。生命就是这样,人心之所以不安,是因为将自己寄托在了本来就不稳定也不真实的东西上,比如权势、金钱。只有放下这种执着,才能获得真正的解脱。
一个身心疲惫的年轻人来到深山古刹前询问高僧:“我分不清楚,到底什么时候应该执着,什么时候应该放弃。所以我经常陷入犹豫不决,陷入矛盾,时常做错事情,并且后悔。我再也不想后悔了,我要出家!”
高僧说:“这里不是避难之所,这里是静修之地。你抱着这样的心态来,只能说你尘缘未了。”
于是年轻人向高僧请教,希望高僧能够指点迷津。
高僧带着他来到寺庙后面的花园里,他指着一只蜘蛛说:“这是什么?”
年轻人回答:“这是蜘蛛啊!”
高僧说:“去把它的网捣破。”
年轻人小心翼翼地用手指划破蜘蛛网。蜘蛛见网动,迅速逃开。但是没多久,蜘蛛又跑回来把网重新补上。
年轻人听了高僧的吩咐,再次捣破网,可是没多久,蜘蛛又给补上了。
高僧问:“你现在明白了吗?”
年轻人说:“我知道什么叫执着了。可是,什么时候应该放弃呢?”
高僧这次指着屋檐下的一个燕子窝说:“你看这个是什么?”
年轻人说:“是个燕子窝。”
高僧问:“如果这燕子窝垒得不是地方,并且影响了人们的出行,人们就会捣坏燕子窝吧?这样的话,燕子该怎么做?”
年轻人回答:“换个地方重新垒呗!”
高僧说:“要是燕子一再坚持在这里垒窝,它永远不能有一个平安的家吧!”
年轻人突然明白了:“如果放下执着,就能够彻底解脱。”他告别了高僧,快乐地走了。
年轻人的步子一定很轻快,因为他获得了解脱。很多时候,想要得到解脱的方法,就得放下所谓的执着。
古代有个和尚,他听说附近的村庄遭受了强盗的劫持,想到平时村民对他的关照,他决定去解救村民。于是,他独自踏上通往强盗巢穴的路,可不幸的是,他被强盗捉住了。
强盗想砍他的头,和尚说:“你们杀我可以,但是要让我吃饱吧?不然我死了没人祭拜我,我就成了孤魂野鬼。”
强盗想:反正你也活不成了。于是拿了很多鸡鸭鱼肉给他吃,和尚也不在意,统统吃光了。
强盗们打心眼里高兴:我们这些强盗是坏人,可是你也不是什么好和尚。
吃完了,和尚又说:“我现在不会变成饿死鬼了,但是死了还是没人祭拜。你们拿来纸墨,我要给自己写祭文。”
强盗觉得这是一出好戏,于是顺着他的意思照办了。
和尚写完祭文说:“好了,你们可以杀我了!”
结果强盗说:“你这和尚有点意思,我们决定不杀你了。”
和尚顺势说:“不杀我可以,但是要有条件。你们得做我的徒弟。”
结果,每个强盗都很欢喜地拜他为师,从此,村庄的灾难平息了。
这个和尚运用了一个很好的技巧——不执着。如果他死守戒律清规,抓着规则紧紧不放,那结果一定是第一个被杀掉。
正是因为对事物的执着,才妨碍了内心的清明和自在。常常是我们想要控制的东西,却控制了我们的生命。所以,当你学会放弃执着,不再那么全力抓住的时候,生命就开始流畅,心扉也自然而然地敞开。
完美心语
解脱难?解脱不难,只要肯放下执着,就能获得解脱。一切都是浮云,当云变成一朵花,它很美好;当云变成一阵雨,也还不错。何必去计较,何必去纷扰,当你放下了执着,洒脱的心境自然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