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中国最美的地方精华特辑-西藏
14703900000025

第25章 藏戏

黑格尔说过:“戏剧是一个民族开化的生活产物,哪个民族有了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西藏是中国佛教历史发源地,有着悠久历史的藏族自然早就有了自己独特的戏剧形式——藏戏。

根据《西藏王统计》,早在7世纪,松赞干布在庆祝颁发《十善法典》的宴会上,“令戴面具,歌舞跳跃,或饰嫠牛,或狮或虎,鼓舞曼舞,依次献技”,其歌舞就带有了戏剧的形式,可谓藏戏的雏形。

公认的藏戏祖师则是14世纪时的高僧汤东杰布。相传当时云游四方行善修行的汤东杰布立志在雪域各处江河上搭建桥梁,但是因为筹集不到足够的款项而难以实现。焦急的汤东杰布在江边徘徊,突然看见不远处女孩们的歌舞,于是心生一计,选了7个能歌善舞的女孩,将佛经上的故事设计了简单的唱腔和动作,自编自导成歌舞剧,借此宣传宗教教化人民,希望筹得更多的善款。

果然,这种戏剧大受藏民欢迎,经费问题迎刃而解。由于这七姐妹天生丽质、歌舞迷人,仿佛是天仙下凡,所以大家就将这种戏剧形式成为“拉姆”,意思为“仙女”。之后藏戏不断吸收杂技、瑜珈、跳神中的元素,并且在17世纪时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去,有了自己的脚本和专业剧团,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逐渐流传开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藏戏的创作与表演中。

经过几百年时间的锤炼,藏戏保留下的剧目可谓经典,俗称“十三大本”,即取材于宗教和历史故事的《文成公主》、《诺桑法王》、《朗萨雯蚌》、《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和《智美更登》八大藏戏以及《日琼娃》、《云乘王子》、《敬巴钦保》、《德巴登巴》和《绥白旺曲》5本。

尽管剧本变化不大,藏戏依然深受藏民们的欢迎。比起其他剧种中多变的故事情节,他们更习惯于欣赏藏戏中唱腔和技艺的细微之处,一个动作,一个音调,往往就是一流剧团高出其他的理由,一场出色的藏戏经常能吸引藏民们策马百里而来。

由于游牧民族的特点,藏戏很少有室内和舞台表演,一般只在广场平地上种下一棵树,以示这就是舞台的中心。剧团的人员会给这树包扎上彩纸,挂起达赖喇嘛像,放置好各种道具。比如用柳枝插成圆圈表示水井,绿绸铺地表示河流等,然后以此为中心立起几顶帐篷。云集而来的藏民们则围在旁边,等待好戏登场。

藏戏演出分为3个部分,第一个是“顿”,即开场。盛装的猎人们会手持彩箭歌舞净场,太子装束的演员紧随其后,象征着对舞台进行佛法加持,祝福观众。最后女演员们翩翩起舞,代表着大家将与临凡仙女共享人间欢乐。进行祭神歌舞,向神明祈祷和祝福观众后,剧团会向大家介绍剧情。尽管几本藏戏名篇故事都为大家所熟知,但是不同的剧团有着不同的介绍风格,除了常见的在歌舞中缓缓道来,有的剧团别出心裁地将之编成唱词,或者让小丑国王等特别角色上台宣布演出内容,所以观众们期盼好奇的心情并不亚于观看一出新戏。

开唱完毕后则是“雄”,也就是藏戏表演的主要部分——正戏传奇。所有的演员依次出场站好,排列成半圆,随着剧情介绍者的说明,轮到谁表演就出列,结束后回到原位后为别人进行伴唱。演员们并不化妆,演出中途也不会更换戏服,只是将软面具挂在脸上,硬面具戴在头上来表示不同的身份和心情。

面具是藏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藏戏各个流派的区别也源于此,通常分为旧派的白面具和新派的蓝面具。除了这两种颜色,还有父亲的红面具,母亲的绿面具,隐士的黄面具等专用彩色面具,孩子们戴上纸做的面具则表示羊群。

带着不同面具的演员们轮番出场,歌声在简单的乐器伴奏下高亢入云,具有高原歌曲洪亮粗犷的特色。他们的舞蹈动作则具有一定的程式性,无论是爬山还是骑马,乘船还是飞天,都有规定的动作,尤其是宗教故事中最吸引人的擒魔斗妖,演员更是需要做出一连串高难度动作来表示。表演中间有时还夹杂着杂技与滑稽表演,舞台上彩衣纷飞,身影翩翩,气氛十分活跃。

藏戏可长可短,一个剧本慢慢演来可以演上几天,每一个情节都表演到位。不过有时为了节约时间,则会用后台的道白将不重要的剧情一带而过,只演出最精彩的片断。

精彩纷呈的正戏结束后的部分称为“扎西”,意思是祝福迎祥。所有的演员载歌载舞祝福观众,同时按照数百年来的惯例接受观众们的馈赠,最后推倒舞台中间的那棵树,念经谢幕。

一场藏戏完毕,观众们往往都会陷入剧情和精彩表演中难以自拔,尤其是一流剧团的演出会成为附近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话题,藏戏在藏民们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