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全球最美的100世外桃源
14704900000083

第83章 尼斯

海/的/味/道

如果说巴黎是时尚的代言,国际文化的交融点,那么,尼斯一带的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便是一片大自然赐予的纯净天地了。这里有着方外世界的味道,地中海的光与影、海岸与天空,造就了尼斯人不凡的艺术气质。

典故“世外桃源”是一个我们经常听见的词儿,虽然每个人心目中的世外桃源都不尽相同,但共性还是有的,词典上这么解释“世外桃源”: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安居乐业的好地方,用以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世外桃源不但要美好,而且还得是“与世隔绝”的,不然怎么能叫“世外”呢?中国古代的广大城市都是内陆城市,不靠海,所以要“隔绝”就得往山里躲;近代以来,由于人口猛增,中国人又给世外桃源加了个条件——人得少。不过,西方人的词典里应该没有一个词直接对应“世外桃源”,因为他们心中没有“世外桃源”这个概念。躲到树林子里隐居的梭罗似乎实践了“在理想中的好地方”生活的理想,不过他实际上过的是和陶渊明一样困窘的生活,有上顿没下顿,经常要靠爱默生这样的富朋友救济,实在算不上是“安居乐业”。所以,这一定不是广大西方人民所向往的“世外桃源”的日子,其实,西方人更向往天蓝蓝海蓝蓝,向往阳光沙滩,这从当地的度假广告上就能看出来。人多人少也不是很重要,多点好像也不错,狂欢节时大家一起涌上街头才热闹。

尼斯就是这么个西方人心目中的好地方。法国人的度假天堂是地中海海滨的“蔚蓝海岸”,地方美,名字也美,是100多年前一位诗人诗集的名字。蔚蓝海岸的精华段西起戛纳,东至赌城蒙特卡罗,而精华中的精华,就是尼斯。和蔚蓝海岸上的诸多滨海城市一样,尼斯背山靠海,阿尔卑斯山的余脉几乎延伸到海边,在阿尔卑斯山和地中海的“天使湾”之间留下一条狭长的地带,造就了尼斯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到了19世纪,尼斯成为世界各地名流显贵趋之若鹜的地方,各国王室成员也纷纷在这里定居或兴建别墅。沙皇尼古拉一世的遗孀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都曾流连于此。

尼斯没有冰雪,雨水也罕见,一年四季阳光明媚,日照时间是伦敦的两倍,怪不得深受大雾之苦的伦敦人来了就不愿意走,越聚越多。1824年,在一位英国牧师的倡导下,尼斯修了海边第一条路,这条临海小路越修越宽,最后竟然成了尼斯的招牌,被命名为“英国人便道”,尼斯的繁华,尼斯的风流,尼斯的诗情画意,皆汇聚于此。一边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一边是豪华的宾馆酒家,双行道中是花坛和高大的棕榈树,走在上面,有清风拂面,有海景养眼,令人心旷神怡。

在大路上走得再陶醉,也不如下到沙滩上晒太阳。3月份,中国北方的人们还捂着羽绒服数“九”时,这里已经开始日光浴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女郎们躺在沙滩上,上面是草帽遮脸,下面是三角裤,身体的其余部位全都与阳光零距离接触。尽管尼斯的沙子好像不怎么细,但是能在这样的地方享受自然的呼吸,任谁都不会放弃。

除了阳光沙滩,尼斯还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地方,这里是世界四大狂欢城市之一,每年的狂欢活动一个接着一个,花车游行、灯火化装游行、燃放烟火,尼斯人在一个接一个的狂欢高潮中享受着这好地方的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