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具书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大师莱布尼茨
14705500000012

第12章 计算机先驱

大约在1670年的某一天,莱布尼茨第一次看到了一个仪器,它能自动地记录下一位行人所走过的步数。这令他大为惊奇,并触发了他的灵感,使他立刻萌发了一个想法:设计一种类似的机器,使之能进行全部算术运算,不仅能记数,而且还能经过适当的设计后进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尤其是能够快速、准确地运算出结果。

随后,他立即着手进行设计。大约在1671年至1672年,即他赴巴黎之前,莱布尼茨已经设计出了第一台能进行乘法运算的计算器,在这之前,1642年巴斯卡的计算器只能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当时他制作的这种乘法机,至今还有一台,保存在汉诺威的凯斯勒博物馆。

1672年来到巴黎后,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继续从事计算器的制作工作。

1673年春的伦敦之行,莱布尼茨特地随身携带了一个木制的计算器,以作为与英国伦敦学术界进行交流的重要成果。英国学者大都对他的乘法机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奥尔登堡告诉他,有一位非常富有才华的学者莫兰(1625~1695)也发明了一种计算器。当时,17世纪有一些学者想到了利用机器进行运算的方法,发明了一些进行算术运算的机械装置和机器,如岗特(1581~1626)利用纳皮尔(1550~1617)的对数发明了计算滑尺,奥垂得(1574~1660)研究出了圆盘计算尺。显然,莫兰也从岗特、巴斯卡等人的研究中受到启发,正在从事计算器的研制。

1673年2月上旬,奥尔登堡亲自安排莱布尼茨与莫兰进行一次学术交流,并让他们展示和操作各自发明的计算器。当时的记录表明,莫兰的计算器与莱布尼茨的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因为前者尚不能自动进行乘、除运算,而需借助于所谓的纳皮尔骰子,而莱布尼茨的计算器则能进行乘、除运算。17世纪末时,莫兰独立地发明了一架能做加、减法的机器,还制作出了另一件能进行乘法运算的机器。

1673年1月29日,莱布尼茨获邀出席了英国皇家学会召开的会议后,奥尔登堡没有邀请莱布尼茨参加紧接着在2月5日召开的会议。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一件针对莱布尼茨的不愉快的事情。他向许多英国学者展示自己设计的乘法机,没料到引起了著名学者胡克的不满。胡克用尖酸的语气反对计算器,尤其是莱布尼茨的设计,说什么利用纳皮尔骰子可以设计出更简单的模型。

莱布尼茨对胡克的态度很不满。奥尔登堡极力宽慰他,说胡克生性好争论,是一位讲话尖刻的学者。为避免引起当面冲突,奥尔登堡没有请他出席2月5日英国的皇家学会会议,但对他提出想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的愿望极为高兴。同时,奥尔登堡也督促他的年轻的德意志同胞,尽快改进计算器的技术,尽早拿出更加完善的计算器,让胡克等学者信服。

1673年从伦敦回到巴黎后,莱布尼茨一方面对此行的收获感到满意,另一方面也憋了一些气。于是,在从事微积分问题研究的同时,抓紧时间改进计算机的设计。为此,他不仅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聘请巴黎有名的机械师制作,花费了不少经费,以致欠了不少债。

从伦敦回巴黎后不久,他结识了著名物理学家马略特(1620~1684),两人一见如故。马略特在机械制造方面很有造诣,非常乐意协助莱布尼茨。与此同时,莱布尼茨从巴斯卡的亲属手中得到了有关计算器的设计思想,还看到了巴斯卡计算器的实物。他比较了解自己设计的计算器与巴斯卡等人的不同,想出了克服以往计算器不足的办法。

1674年,莱布尼茨在马略特的帮助下,经过反复制作,终于制成了一架能够进行加、减、乘、除及开方运算的机器。这架计算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固定的,用于加法和减法,其装置与巴斯卡以前设计的加法机基本一样;第二部分用于乘法和除法,是他专门设计的乘法器和除法器,其中直接进行机械乘法的设计思想,是他的一个重要创造。对此,他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能制成这种计算器使我感到很幸福,它与巴斯卡计算器相比有很大的差别,因为我的机器能在瞬间完成很大数字的乘除,而不必连续加减。”

莱布尼茨将制作完成的这种能进行加、减、乘、除及开方运算的计算机,呈交给巴黎科学院审查验收,后来还当众做过演示。他为自己终于制作了具有比较完善计算功能的计算器而“感到非常幸福”。

他充分认识到了计算机的重要性,指出:“天文学家再也不必继续训练为了计算所需要的耐心了……如果使用机器,这种工作可以交给任何别的人去做。”“这是十分有价值的。把计算交给计算器去做,可以使优秀的人才从繁重的计算中解放出来。”当时他曾预言,纳皮尔等人制造的计算尺快要闲置不用了,需要代之以能进行各种运算的快速的计算机器。虽然他始终未能研制出一种能够完全自动运算的计算器,但却概括地描述了今天称之为程序自动化的思想——计算机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莱布尼茨的“使所有推理过程机械化”宏大计划中的一部分。

1685年,莱布尼茨叙述了他萌发设计计算器械,以及设计这架能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器的经过,用拉丁文写了一份手稿,并冠以标题:《论能自动进行加、减、乘、除法运算的算术计算机》。此时离他发明计算器已十余年。

以后,他又对计算器进行了改进。1692年3月21日,在写给闵明我的信中,莱布尼茨说:“目前我正忙于制作一种新型的演算器。上帝保佑,这种新的演算器能够传到您那里。”此时闵明我尚在罗马,1694年再度来华是否携带了莱布尼茨的计算器,人们就不得而知了,甚至搞不清楚莱布尼茨是否在1692年制作出了新的演算器。

1710年,他在一篇文章中描述了计算器的重要性,但却没有给出制作计算器的详细方法。莱布尼茨去世以后,以他的想法为基础,哈恩于1774年制作了一架计算器。有人称,这是按莱布尼茨思想设计出的第一架能实际投入运算的计算器。

1685年的那份详细描述计算器原理的手稿,直到1897年才由约当(1838~1921)公布,刊登在《测量杂志》上。当然,莱布尼茨所设计的计算器从1674年起,就已广为学者知晓。这篇过了一百一十余年才发表的文章,依然具有科学意义。在文末他预言:“我所说的关于该机器的建造和未来的应用,在将来一定会更完善,并且我相信对于将来能见到完善的计算机的人,一定会看得更清楚。”我们就是莱布尼茨预言的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