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选美中国排行榜
14705900000017

第17章 青海湖·陆海之心

上榜理由

她有太多的守望。为大地守候海洋,为海洋守候潮汐,为潮汐守候浪涛,为浪涛守候岁月,为岁月守候历史,为历史守候世界。

我们可以肯定地下个断语:在中国的湖泊里面,唯一给人雄壮感觉,像海的,只有青海湖。或许,湖水本身的味道也说明了这一点。这是一片躺卧在亚欧大陆的心脏地带的海洋,比之于四大洋也许是不堪言的,但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所发挥的影响而定,这个湖泊必须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在地理教科书里像图腾一样被讲述。在中国的版图上,一个幅员广阔的省份以此命名。在那片被太阳照耀得一片明晃晃的高原大地上,青海湖更像一个陆地上的月亮,明亮而温存,有着催人心神的奇异力量,让人在她的身旁按捺不住激动,雀跃又流泪。

这是陆海之心,她有太多的守望。为大地守候海洋,为海洋守候潮汐,为潮汐守候浪涛,为浪涛守候岁月,为岁月守候历史,为历史守候世界。你不能说,这一切都是徒劳,而你所能做的,也只有为此献上诚实的讴歌。

这片海子在古代被称做“西海”,语意很明了,西方的海洋,同太平洋的东海是相对而言的概念,又称做“鲜水”或“鲜海”。藏族人语作“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海洋。由于这里曾经是卑禾羌族活动的地域,所以这片海子又被称做“卑禾羌海”。“青海”作为一个固定的词条出现,始自北魏朝。

青海湖的形成有一段沧桑的故事,青藏高原是一处在距今最近的一次地质动荡里快速成长起来的高原,青海湖也随之产生。这是一个构造断裂下陷而成的湖泊,在它形成的同时,隆起的那一部分地表形成了耸峻绵延的山脉。成湖的初期,这里还是一个外流的淡水湖,是黄河一个流量显著的源头。

在大约13万年之前,新一轮的构造运动在原来的河道上抬起了我们今日所看到的野牛山和日月山等高大的山脉。这些山脉对于青海湖的显著影响有两个:其一,青海湖从此再也没有了外流的水道;其二,原本可以由相对平坦的东南部进入的温润水汽再也难以到达,而蒸发作用日炽。这种影响的现实结果也有两种:一,青海湖成为了一个咸水湖;二,它在越变越小。

北魏时期,青海湖周长号称千里,辗转至唐朝,便只有400千米了,清朝乾隆时候又变为350千米,这样的消减速度可谓触目惊心。上个世纪70年代的地图上,青海湖的面积还有4473平方千米,但2000年的最新测绘面积显示只有4256平方千米了,水位也在以每年10~20厘米的速度快速下降。

青海湖的风景浓郁俊秀,又不失粗犷苍凉。这片湖区汇聚着草原、荒漠、山峰和湖泊的一切风情,不一而足。湖水是纯蓝的颜色,那是一种引诱人们灵魂的色彩,比大海的色彩更纯粹,也更容易亲近。而风,有时强劲有时温柔,在湖面上掀起绵绵的浪涛,忽而低低浅浅如同絮语,忽而狂躁凶猛好像盛怒。而那一线在视觉里洁白温暖的浪花,从湖心向着岸边一遍又一遍地进发,好像是湖泊的手献给陆地的哈达。在湖岸上栖丛着的,在天空里自由翻飞着的、最不肯受约束的带翅膀的精灵,是青海湖的鸟儿,翱翔的姿态叫人羡慕不已。

位于布哈河口附近的鸟岛是青海湖最应景的胜地。在春夏,鸟类产卵育雏的季节,这里的地面布满大大小小的鸟卵。不久之后,幼鸟破壳而出,稚嫩的嘀鸣声响成热闹的一片,数里之外都能听见。在此间栖息的多是一些候鸟,9月份它们将离开,飞往南方。此后不久,青海湖的天空开始飘雪,朔方的风凛冽刺骨,风雪在这里营造最严酷的冬天。

魅力标签

青海湖“海怪”的传说流传了几百年,清乾隆初年编修的《西宁府新志》第一次对它进行了记载,说它“牛身豹首”。此后它出现过十几次,目击者都说它蛇首牛身。1987年有人拍下了它,它昂起像鸵鸟般细长的颈项,头部呈三角形,似有水珠喷洒。有关“海怪”的传说,给青海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青海湖边辽阔的草原为中国养育了享誉几千年的名贵马匹——秦马、乌孙马、汗血宝马。而今,这里依然是一片水草丰美的景象,牛羊马匹啃草和驰骋的姿态依然悠闲洒脱,宝石蓝的天空上依然有秦汉时的白云不经心地飘过,也依然有模样俊俏的牧人唱着千年古调潇洒地打马走过。一路的歌声落地生发成星星点点的花朵,在绿草地上眨着眼睛。

“啊!青海湖,暮色苍茫的水面,一切如在眼前!”

青海湖终于叫我们忍不住地想起了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