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选美中国排行榜
14705900000039

第39章 怒江大峡谷·毁灭的诱惑

上榜理由

在画卷中,被着重凸现的主题就是那种暴动中的难以控制的力量,仿佛要撕裂大地,吞并天空,而也正是这种汹涌的呼之欲出的蛮力创造了而今我们看到的一切。

祖国版图的西南,有一围从藏入滇的山水,好像是盛满了造物的不可遏制的怒气,逡巡着南去。一路上,用刀斧劈开高大的坚硬的山脉,奔腾的江水率性直去,带着毁坏的决心和力量冲向岩石的壁垒,声势足以撼动天地。而从高空鸟瞰,山水缭绕缠绵,江水在群山的怀抱中画出一道优美的曲线宛转地流过,像是一条柔软飘动着的丝带,披戴在充满阳刚质感的群峰中,互生出一幅刚柔相济动静相生的壮丽画卷。而在画卷中,被着重凸现的主题就是那种暴动中的难以控制的力量,仿佛要撕裂大地,吞并天空,而也正是这种汹涌的呼之欲出的蛮力创造了而今我们看到的一切。

这就是怒江大峡谷风情的写照,如果要为这段风景命名的话,称之“毁灭的诱惑”正合适。在诸多人们所期望看到的美中,有一种是有着极大的破坏性的,一座万仞的高山被推倒,一条雄肆的大河被阻隔,都会给我们的眼界带来未有的冲击,它使我们心生沧桑,它教育我们对这个古老的自然,对它的山川河岳,肃然起敬。

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南麓的吉热拍格,上游被当地藏民叫做“拉曲卡”,在《尚书·禹贡》中,又称做黑水河,以其河水深黑的缘故。对于怒江名字的来源,有两种说法,都很有道理。其中一种说法认为,这一段河道的水流湍急,汹涌咆哮,好像携带着雷霆万钧的怒气一样,所以因之名做怒江。另一种说法认为这来自于怒族人对这条江的“阿怒日美”的称呼。“阿怒”是怒族人对自己的称呼,而“日美”在怒族语中是“大江”的意思,合其旨意,就是“怒族人的江”。对比这两种说法,似乎后者的可能性更大。怒江在进入缅甸后,又被称做萨尔温江。

怒江大峡谷两岸的高山多在3000米以上,这把江水衬托得更为低落,好像是奔涌在大地的深处。峡谷的一些地方很狭窄,并且在江水前去的方向上多有兀然而立的山峰,这就为原本浩荡争下的水势增加了更多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气概。江水轰鸣着叩响两岸岩石的崖壁,在山涧里生出缭绕的水汽,升腾在半空里形成缥缈的剪裁不断的云雾。在有山体横生的地方,江水被毅然地推开,却也因此显得更加懊恼,呐喊着冲向那些粗糙的裸露岩石,在上面把自己摔碎又敛起,掉头向另一个方向奔去。这样的声势,也无怪乎前人有“水无不怒石,山有欲飞峰”的慨叹了。

怒江的东岸有碧罗雪山,又叫做怒山,西岸有高黎贡山,两边的高山都在4000米左右。“十里不同天,一山藏万物”是对怒江大峡谷山脉的真实写照,由于山峰的海拔相对很高,所以垂直自然带的分布也很明显。在山体的最上面是映着日光闪耀着异彩的雪帽,其下依次是高山、亚高山草原,温带针叶林、阔叶林,亚热带、热带阔叶林,最下层是热带雨林,这种随着高度不断演化的物候之美,给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带来了季节感的混乱。横断山区又被称做“南北动植物的走廊”,这里由于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保存了大量的原始生物,比如树蕨、秃杉、珙桐和名目繁多的兰花、山杜鹃,又比如热羚、红岩羊、小熊猫和齿蟾等等。

大峡谷最幽深的地方在丙中洛,最险峻的“怒江第一湾”就在这里,同时这里也是怒江人家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大片的原始森林在这里投下古老而又富含生机的苍翠的绿色,而怒族、僳僳族、独龙族和藏族的许多人们就居住在这里,民风纯朴,保留有很浓厚的原始生活和婚姻自由的气息。他们在大峡谷独特的地理环境下延续着特殊的农业文明——河谷农业和壁耕农业,在山修路,遇水搭桥,表现出了人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不屈不挠的决心和斗志。这些民族并没有绝然地把自己同其他的人群区分开来,他们在习俗和语言礼节上都有很大的共同之处,并且不拒绝彼此通婚,渐渐地融合起来。

怒江大峡谷,东方的大峡谷,秩序和生命的一切在这里被毁坏,被打乱,又被再次安排得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