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每天懂一点职场心理学
14707100000024

第24章 距离效应:距离维持你的威信

领导艺术中有人强调与被领导者保持距离,这样可以树立威信。孔子曰:“临之以庄,则敬。”意思是说,上司不可与下属太过亲近,要保持相应的距离,这样才会给下属留下庄严的印象,让下属对其产生敬畏感、服从感。

距离产生魅力,距离维持魅力。要想当好一个领导者也应遵循这样的真理,在与下属相处时,与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特别重要。但这之间的距离并不是说对下属不好,这就要看领导者如何把握这个度了,那就是:要对下属好,但也要与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切不可称兄道弟。领导必须有威信,否则无法做好管理。而威信的树立,首先是距离。

柳丁本是一名高校老师,后来因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就辞职了。凭借着深厚的设计功底,柳丁在一家广告公司担任了创意总监,这份工作的待遇和福利都十分不错。唯一让柳丁感到为难的是职场人际关系相对比较复杂,经常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他感到有些不适应。

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严”,镇住那些傲气十足的设计师,柳丁采用了严厉的管理方式,在办公室不苟言笑,对待下属也十分严厉。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与下属保持距离感,维护他领导的威严。

平时,部门里的职员犯了小错误,柳丁一定会严厉地批评,即使是女孩子,他也丝毫不留情面。时间一长,整个设计部怨声载道,大家不但没有像柳丁所希望的那样服他,还表现出抗拒心理,在这样的状态下,工作完成的效率自然大打折扣。部门处于这样的状态中,让柳丁心里很苦闷,于是他私底下找老同学诉苦。老同学给他支着了,对待下属要有亲和力,要了解下属心里是怎么想的,并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柳丁得到老同学的建议后,如获至宝,来不及细问便与老同学告别,回家思考新的管理方案。

第二天上班,柳丁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改往日板着脸孔的样子,笑眯眯地走进办公室,还跟每一位下属打招呼,搞得大家都莫名其妙。一整天,柳丁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连在小范的设计图上找出了错误他也没发火,而是和颜悦色地给他指正。下班后,柳丁又邀请部下职员吃饭、唱歌。在饭桌上,柳丁不再把自己摆在领导的位置;而是与下属称兄道弟,拉近跟下属之间的距离。这一招果然有效,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久之后,柳丁与下属之间的相处融洽多了,但他也渐渐发现,自己在下属面前连基本的威严也没有了。他分配工作的时候,有人开始推三阻四,可是柳丁也没法板起脸孔硬性下达任务了。无奈之下,他只能自己将活揽下,加班加点地完成工作。

时间一长,柳丁就吃不消了,于是他又找老同学诉苦,抱怨他给自己出了个“馊主意”。老同学听他讲完事情的经过,无辜地说:“我让你对待下属有亲和力,可没叫你跟他们称兄道弟啊!上司跟下属的距离既不要太远,也不能太近,像两只刺猬一样,只有保持安全的距离,才能既可以相互取暖又不被对方刺伤。”柳丁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柳丁先是对下属采取严厉的管理措施,极力维护自己所谓的领导“威严”,成天板着脸孔,动不动就大声训斥有小过错的职员。然而,过严的管理方式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下属不但觉得他高高在上,无法沟通,还起了逆反心理,对他的工作安排能推就推,推不掉就敷衍了事,导致整个部门工作能力的下降。后来,得到老同学的指点,柳丁又调整了管理方式,然而这次的调整又失败了。因为他与下属走得太近,完全没有了应有的威严,最后还是无法管理好下属。在遭遇两次失败后,柳丁终于明白了:作为一名管理者,与下属的距离既不要太远,也不能太近,而应该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才能有效地管理下属。

对于管理者来说,和下属之间适当的距离,应该是这样一种境界:下级既敬重你,又有点怕你;敢对你说出他的工作想法,但又不敢不听你的命令。尤其是新上任的管理者,对部门各方面的情况不是很熟悉,如果贸然地采取“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方法,认为给下属一个“下马威”就能成功树立威信,势必会引起下属的抗拒心理。这时候,正确的做法是既要与下属“打成一片”,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又要注意在下属对自己产生一个非常清楚的认识之前,适当收敛你的“随意”,该坚持的原则绝不妥协,该惩罚的错误绝不手软。

人都有这样一种“惯性”,即“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如果你跟他们亲近了,开始他们会夸赞你这位领导:人随和,没架子,工作作风好。但时间久了,他们会不分里外、上下、轻重,和你称兄道弟,甚至还会用你的权力来满足自己的意愿;然后可能就骑到你的脖子上,不把你这个领导当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