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口气读懂禅宗的故事
14710600000041

第41章 禅宗三境,一切尽在不言中

参禅三境界恰似人生三境。人认识世界之初,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这是第一层境界。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看到这个世界复杂的一面,世间之事经常是黑白颠倒,是非混淆。此时人便会激愤、忧虑,心中充满疑问与警惕。山与水都不再单纯,人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是人主观意志的载体。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阶段,那就苦了这条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争强好胜。为怎么样做人、如何处世而绞尽脑汁,机关算尽。许多人终其一生只能悟到人生的第二重境界。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提升到人生的第三境界。于是茅塞顿开,回归自然。专心致志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

做人处世智慧

人凡事必须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才能把握人生。要平等看人,平心看物,人必须睁开眼睛,眼看四面八方,才能看清天地世界。我们要倾听正反两方面的声音,不能偏听偏信一面之词,方能正确理会人间世界。人必须吃尽人间酸甜苦辣,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同时病从口入,祸从嘴出,它警示人说话要慎重,做人要稳重,方能四平八稳。人有两只手,一只手用来劳动创造,一只手用来抓住拥有,人要把握机遇,抓住时光,创造财富,才能拥有美好人生。还要懂得凡事不仅要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他人着想,才能心想事成。人生的路曲曲折折,凡事不畏曲折,才能走向远方。人生一世,看清别人,认清自己,认真做人,方能智慧一生。

——

一个青年去请教禅师如何做人。

禅师说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怎样做人了。”

青年问道:“我怎样看您呢?”

禅师说道:“你看我有几个脑袋、几只眼睛、几只耳朵、几个鼻子、几张嘴巴、几只手、几条腿?”

青年说道:“大师,每个正常人都有一个脑袋、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个鼻子、一张嘴巴、两只手、两条腿,您也是一样的呀!”

禅师问道:“脑袋、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腿,它们主要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青年说道:“脑袋主要是用来思考,眼睛主要是用来看,耳朵主要是用来听,鼻子主要是用来呼吸,嘴巴主要是用来吃饭与说话,手主要是用来拿东西,腿主要是用来走路。”

禅师说道:“脑袋长在人的头上,人是用脑来思考天地万事万物的,人首要的是用脑来生活,脑袋主宰人的一生,人只有一个脑袋,人凡事必须三思而后行,谨言慎行,才能把握人生。

人有两只眼睛,它们都是平行的,告诉我们应该平等看人,平心看物,人必须睁开眼睛,眼看四面八方,才能看清天地世界。

人有两只耳朵,一只长在左边,一只长在右边,它提醒我们要倾听正反两方面的声音,不能偏听偏信一面之词,方能正确理会人间世界。

人有一个鼻子、两个鼻孔,人依靠它来呼吸天地间新鲜空气,释放自己心灵的废气。

人有一张嘴巴,它不仅用来吃饭,而且用来说话,人必须吃尽人间酸甜苦辣,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同时病从口入,祸从嘴出,它警示人说话要慎重,做人要稳重,方能四平八稳。

人有两只手,一只手用来劳动创造,一只手用来抓住拥有,人要把握机遇,抓住时光,创造财富,才能拥有美好人生。

人有两条腿,不仅要走前人走过的路,更重要的是要开创自己的人生之路,人生的前景才会宽广辽阔呀!”

青年心情舒畅道:“大师,听了您这番教诲,我真是茅塞顿开啊!”

禅师却平静地问道:“你刚才能够看见我的外表,现在能否看到我的内脏?”

青年如实回答道:“不能。”

禅师神情庄重道:“我有一个心脏,它有两个心房,它时时刻刻提醒我——凡事不仅要为自己着想,而且也要为他人着想,才能心想事成;

我有两叶肺,它告诉我在世上要广泛地与人交心通气,才能心平气和、遂心如意;

我有一个胃,它既要吸收美好的东西,也要消化不良的东西,才能健康成长;

我有不少弯弯曲曲的肠子,它启示我人生的路曲曲折折,凡事不畏曲折,才能走向远方;

我的内脏还有很多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它们昭示我——生命中的每个人都是我的可贵之人。”

青年欣喜若狂道:“大师,你这深入浅出的解说,真让我受益匪浅。”

禅师依然沉稳平和地问道:“你能够看到我的模样,现在能否看清自己的模样?”

青年诚实回答道:“不能。”

禅师说道:“是呀。人可以看到别人的表面,却很难看清别人的内心;你能够看到别人的模样,却很难看清自己的模样,做人不容易呀!”

青年问道:“大师,你刚才给我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你能否告诉我做人最重要的是哪一点呢?”

禅师说道:“我不是开始就告诉你了吗?”

青年问道:“您告诉我什么呢?”

禅师说道:“你看看我,再看看自己,就知道怎样做人了。”

青年恍然大悟道:“是呀。看清别人,认清自己,认真做人,方能智慧一生。”

“禅悟”人生在世,无非是让人笑笑,偶尔也笑笑别人。曾经沧海之后,再去看世情,无非是云淡风清,不过是日升日落般的泰然了。

地狱

无德禅师收了不少青年学僧,大家慕名而来跟他学禅,禅师叫大家把所有一切都不准带进山门。在禅堂里,他要学僧“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给龙天”,但学僧有的好吃懒做,讨厌工作;有的贪图享受,攀缘俗事。无德禅师不得已,说了下面一段故事:

有一个人死后,神识来到一个地方,当他进门的时候,阎王对他说:“你喜欢吃吗?这里有的是东西任你吃。你喜欢睡吗?这里睡多久也没有人打扰。你喜欢玩吗?这里有各种娱乐由你选择。你讨厌工作吗?这里保证没有事可做,更没有人管你。”

于是此人高高兴兴地留下来。吃完就睡,睡够就玩,边玩边吃,三个月来下来,他渐渐觉得有点不是滋味,于是跑去见阎王。并求道:“这种日子过久了,并不见得好,因玩得太多,我已提不起什么兴趣;吃得太饱,使我不断发胖;睡得太久,头脑变得迟钝;您能不能给我一份工作?”

阎王:“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又过了三个月,这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向阎王道:“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了,如果你再不给我工作,我宁愿下地狱!”阎王:“你以为这里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它使你没有理想,没有创造,没有前途,渐渐腐化,这种心灵的煎熬,要比上刀山下油锅的皮肉之苦,更来得叫人受不了啊!”

“禅悟”禅,不是闭眼打坐,闭眼打坐只是进入禅的方法之一。真正的禅是什么?搬柴运水是禅,腰石桩米是禅,犁田锄草是禅,早耕晚课是禅。其它还有忍耐慈悲是禅,劳苦牺牲是禅,方便灵巧是禅,棒喝教化是禅,无禅是地狱,有禅才是天堂极乐。

握得越紧,伤害越大

有一个年轻人,事业和家庭都遇到了麻烦,嫉妒、浮躁、忧虑整日困扰着他。朋友看他沮丧的样子很着急,于是告诉他去附近山上的一座禅院,找住持无知禅师开解一下,也许会有所帮助。

禅房里,面对慈祥、超然的无知禅师,年轻人一股脑儿地倒出了自己的困惑和烦恼。无知禅师笑笑,伸出右手,握成拳头说:“你试试看。”年轻人照做。“再握得紧一些。”“再紧一些……”于是年轻人把拳头捏得越来越紧,指头几乎攥进手心了。

“感觉如何?”禅师慈祥地问道。

年轻人茫然地摇了摇头。

“把拳头伸开。”年轻人舒开手掌,无知禅师拿起桌上的一枚青枣和一片玻璃碎片放在年轻人的手中,说道:“握紧。”年轻人把青枣和碎片握在手心。“握紧一些。”“再紧一些……”“不行了,禅师,我的手都快要被割破了。”年轻人感到手掌的疼痛。这时,无知禅师突然喝道:“那你还不赶快把拳头松开!”

年轻人吓了一跳,舒开手掌,看着手掌有些微红的硌痕,碎片已经扎到青枣里了。

无知禅师望着年轻人,说:“现在,把碎片取出来,丢掉吧。”

无知禅师看着年轻人,笑了笑,说:“生活中的事就好像这青枣和玻璃碎片。如果你什么都不取、空握拳头,即使使出再大的力气,也是一无所获,这叫徒劳无功。青枣就像你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碎片就是困扰你的烦恼,人们在做事时难免要产生烦恼。你将它们握得太紧,必然要伤到自己,握得越紧对你的伤害也就越大。要记得及时将青枣中的碎片取出来丢掉啊!”

看着青枣与碎片,听无知禅师一席话,年轻人豁然开朗。

“禅悟”有时候有些正面的法则不一定起作用,倘若用反面的教育方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神奇效果。反方法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适当的时候使用适当的方法就可以取得奇效。禅师将参悟的境界分为三个境界:

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是指苦苦寻求禅的本体而不得的情形。

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是指已经破除法执我执,似悟道而尚未悟道的情形。

第三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指在瞬间得到永恒,无拘无束。

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这正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需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