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口气读懂道教的故事
14710800000122

第122章 大高玄殿:皇家道观

大高玄殿,皇家道观。坐落于北京故宫筒子河北岸,景山以西,北海以东,是中国仅存的明清两朝御用道观。现存主要建筑自垣墙所开辟的3座琉璃门,护以石栏,因此大高玄殿又俗称“三座门”。

大高玄殿建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骢的斋醮(道教法事)之所。

历史上,嘉靖被称为“道士皇帝”。他醉心于炼丹服药,祈求长生,数十年不上朝。为推崇道教,1542年的农历四月,嘉靖建造了大高玄殿,殿前立下马石。神殿建成后,百官斋戒、行香、禁刑屠10日。

就在这一年的10月,皇宫大内发生了“壬寅宫变”。正是这场宫变,让嘉靖彻底沉溺于求仙的幻梦中。嘉靖相信用早晨的露水炼丹能长生,命宫女每天早上采集露水。采露工作非常辛苦,十几个不堪忍受的宫女密谋用黄绫布勒死嘉靖,却因太过紧张,绫布打成了死结,嘉靖大难不死。事后,宫女们被凌迟处死,嘉靖也对冷森的宫城心怀怯意,从此住进了西苑的万寿宫,再不敢回到大内中。

“炉香缥缈高玄殿,宫烛荧煌太乙坛。”嘉靖的宠臣夏言的诗句,描绘了嘉靖与宠臣们在大高玄殿日夜斋醮的情景。在西苑的众多道宫中,大高玄殿地位最尊贵。惟有它供奉着玉皇大帝和三清像(玉清、上清、太清三位道教天尊),嘉靖“有祷必至”。大高玄殿东北的象一宫供奉的“象一君”,就是嘉靖身着道服的金身像,足见其对道术的痴迷。

连大高玄殿院中的松树都曾受到封赏。据《骨董琐记》记载,殿内有“桧一松四,并金时植。嘉靖中,封松指挥使”。

非要将自己所生的皇三子立为太子,叫嘉靖专门到大高玄殿“行香设密誓,御书誓词,缄玉盒中,存贵妃所”。后来,嘉靖还是听了皇后的话,立皇长子为太子,避免了一场争储内乱。但自此之后,他再也没有进入过大高玄殿。

嘉靖去世后不到一月,他修建的多数道宫均被毁弃,只有大高玄殿和光明二殿保留下来。

清代因避康熙皇帝玄烨的名讳而改为大高元殿,后又更名为大高殿。清代同样相信道教的雍正皇帝,于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了大高玄殿,乾隆十一年(1746年)、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再次重修。以后的皇帝不大信奉道教,因此香火日渐衰落。

2010年6月,自1949年起长期被某军事单位占用的大高玄殿移交北京故宫博物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