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4710900000123

第123章 长干行二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赏析]

要真正弄清崔颢《长干行》组诗的内涵,一是先要识得古辞《长干行》的意蕴,二是要弄清崔颢《长干行》四首的总貌,然后才能辨明前两首的本意。《长干行》的古辞是一首无名氏作的民歌,其云:“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其大意是:由于风大浪高行舟艰难,所以女子驾船外出时便相邀其他女伴共行,这样便有了帮衬,就不再怕那险风逆浪。这位女子本来居住在扬子江畔的长干里,现在却敢同女伴们一起远航扬州城了。从古辞的内容看,只是写女子邀人共泛,远航扬州。纵使被邀人是位男子,辞中也无爱情之意可寻绎。我们再来考察崔颢的组诗,除已录前两首外,后两首为:其三:“下渚多风浪,莲舟渐觉稀。那能不相待,独自送潮归?”其四:“三江潮水急,五湖风浪涌。由来花性轻,莫畏莲舟重。”如果将以上四首作为一个整体看,那么这四首的内容应该依次为:其一,写女子行舟在外,见某男子泊船于岸边,便上前搭讪,其目的是为途中有个帮衬,好使她顺利通过逆风逆浪。其二,写男子对女子的热络并不感兴趣,只是婉言相拒,“我俩自小不相识,虽是同乡也无干系。”其三,写女子的申诉,谓此地风浪厉害,女子驾舟者更少。因缺少女伴,故欲找一男子同行,好让他一路上照顾自己。其四,写男子的正面拒绝。前两句用“潮水急”、“风浪涌”喻作人言可畏。说你我男女同行,恐有诸多不便,还是各走各的路好。而且从来是女子的性情多为轻率,考虑问题不够慎重(此为诗中透露的大男子主义思想,且为贬抑女子之辞),我看你还是自驾小舟,去战胜那风浪吧。这样去理解全诗,既顺贴,又自然,且有气脉贯注于其中,使人感到是一个完整的机体,而且同古辞还有意义上的联系。古辞谓有伴相陪故不怕风浪,崔颢组诗谓欲觅同伴而不能,故只得独自去同风浪相搏。这从乐府诗的发展角度看,叫做古辞新意。不仅崔颢的古题乐府有此等新手法,而且李白诗中也有大量古辞新意的佳作,如《蜀道难》、《行路难》等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