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4710900000125

第125章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此诗写得意境雄浑高古,诗味醇厚。前四句似随口吟出,气势奔腾。仙人跨鹤,本属虚无。但作者以无作有,借楼名起兴,说仙人“一去不复返”,就有一种岁月不返,古人不可复见的遗憾。仙去楼空,唯有悠悠的白云千载依旧,尤能表现世事迷茫,人生短暂渺小的感慨。缅怀古今,骋目四野,在这悠远广袤的时空中创造出一种令人迷惘若失的氛围,为后四句的抒情张本。

颈联转折,由对历史传说的缅怀回到现实,句式也由散漫不拘而变为整饬。前人或认为“似对非对”,认为“历历”下属“汉阳树”,而“萋萋”上属“芳草”,结构上不一致。解诗不该如此拘滞,“历历”修饰“晴川”又有何不可,故当看作是对偶句,而且对得比较巧妙。尾联以登楼望远以怀乡作结,情由景生,吐属自然,余韵悠悠。

本诗艺术上也颇有特色。前半首用散体变调,以意为主而“不以词害意”,几乎完全不管格律的要求。首联“黄鹤”一词重复出现且在同一位置上,这是平仄所不允许的。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字,四句又用“空悠悠”三平调煞尾,均为律诗之忌。三四句又不用对仗,与律法也不合。后半首则收束情思,按律写来,分毫不爽,甚合法度。这种结构又与情感表达的要求相一致,故得到后人的赞赏。沈德潜在《唐诗别裁》卷十二中评此诗曰:“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