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4710900000139

第139章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赏析]

《逢入京使》诗写岑参远赴边陲途中适逢入京使者,因见他人归京而触动了自己对亲人的思念,遂当即命笔,记下了瞬间的矛盾心态。由于写得特别情真意深,亲切感人,所以能深入人心,世代传诵。众所周知,岑参是一个有志向、有雄心的盛唐诗人。他曾吟唱道:“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北庭作》),“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北庭西郊侯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见其勇于进取的精神。因此岑参在前后两次出塞轮台、北庭的生涯中,诗歌创作的主旋律无疑是激扬高昂、奋发向上的。本诗写于天宝八年(749),此时诗人才过而立之年不久,卓荦的才华,充沛的精力,新奇的眼光,乐观的性格,正是诗人一生中创作大为丰收的好时光。岑参的许多名诗如《走马川行》、《轮台歌》、《白雪歌》、《热海行》、《天山雪歌》等均写于天宝八年以后,所以本诗写作背景决非为“他此行只是迫于君命,实非所愿”(黄雨评语)。那么又如何解释诗中的“泪不干”呢?其实很是简单。因为这首诗一方面包含了诗人功名进取的精神和行为(“马上相逢”),但诗人也是人,他也是要思乡的(“故园东望”),可由于望而不见(“路漫漫”),因而只能是“泪不干”了。所以这首诗极为真实地描写了诗人既欲仕进、又要思乡的矛盾心态,而且解决方式又是如此实在,如此平凡,如此本色:“凭君传语报平安”。它把普通人时常也会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式提炼成这样一句名句,于是成为不朽,成为绝唱,于是就给岑参的诗作增添了新的光色。后来岑参又有思乡名作《赴北庭度陇思家》:“西向陇台万里余,也知乡信日应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中数寄书。”诗中虽有奇思异想(望鹦鹉能飞返故乡传送口信),但总觉有雕琢之痕迹,不如此诗纯为天籁之作,无法可逾越的。另外岑参还有《碛中作》也是写思乡的:“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此诗虽以“见月两回圆”的精妙之辞道出了离乡之久,但毕竟不如“马上相逢”两句来得直率真切,因而就无法匹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