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4710900000144

第144章 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

岑参

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磴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赏析]

在艺术上,这首诗也颇具匠心。诗人落笔即先写拔地而起、高耸云天、雄伟磅礴的塔势,使人一见而惊,顿生探胜之兴。接着以浓重笔墨,恣意渲染宝塔的凌越尘世、鬼斧神工,再接着写俯看飞鸟、侧听风声。“碍白日”、“摩苍穹”极写宝塔的高峻雄伟、气象非凡,衬托“出世界”、凌虚空的独特感受,笔力实在惊人。然后,诗人又将视角移向四方远景。东面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远远望去,有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似向东驰骋奔腾。南面是一条长长的官道,从两行青翠的槐树之间,一直伸向玲珑的宫阙。西面是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在秋色茫茫中呈现出一派萧索。北面是烟笼雾绕、松柏苍苍的高原帝陵。而这四方景色,既是诗人极目远眺之所见,又无不饱含着作者浓重的主观色彩;所以,诗人在登高望远、感慨幽思中,顿生禅意,发出了挂冠归隐、彻悟佛学之浩叹。

和诗人同时登塔作诗的共有五人,除了高适、薛据之外,还有杜甫与储光羲。但薛诗已佚,余下四诗正如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中所评:“登慈恩塔诗,少陵下应推此作。高达夫、储太祝皆不及也。”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有“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之句,的确技压群子。然而岑参此诗的“雄劲之概,直与少陵匹敌”(施补华《岘佣说诗》),虽誉之有过,却道中了此诗的阔大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