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华千年文萃:诗苑
14710900000016

第16章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闺中少妇对边关丈夫的强烈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用传统起兴手法,寄景生情,引出女子不尽的思念之情。作者紧紧抓住两地寒暖之不同,借助再造想象的艺术手法,以女子居所的桑茂枝垂,推想到燕地的青草发芽、嫩绿如丝。而这一美好情景或许会牵起丈夫的思念之情吧?而此时此刻,女子的思念之情,又是多么的长久,多么的难耐呀。因为她又何尝不是触春而情生呢?何况现在的秦地早已不是草木初绿之时,就连那桑树,都已绿荫如盖、枝叶低垂了,这就强烈地表达了女子久盼丈夫的哀怨之情。这种由秦地的春深推想燕地的春临,由女子的挚烈思念,悬想丈夫的逢春思归,不仅极大地突现了女子的离愁、期待与焦急,而且据实构虚,用精神上的虚枉寄托,来慰藉她的苦闷情怀。

三四句“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看似悖情,实则入理。因为有了前两句的地域之异、时间之差的浓重铺垫,可以想见女子的思情,是绝非常人可比的。所以“断肠”二字在揭示女子度日如年、情思欲竭的苦况上,是再准确不过了。然而就在这女子因思念而肝肠欲断时,那柔和的春风又无端地吹进屋来,撩拨人的思绪,这又是怎样的令人忧愁啊!然而,作者却以反诘收束全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这两句看似无理,实则有情。

这首诗的最大妙处在于紧扣“春”(自然之春与男女之爱思)写心绪,并借助再造想象,由一女之思,构置两地之念,并以看似无理之语,妙传不尽思情。不仅触景生情,而且融情于景,在一唱三叹中,写尽了思妇的焦虑心态和一往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