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厦门后,每当心情很浮躁的时候,很喜欢到厦门大学隔壁的南普陀寺走走,袅袅的青烟、浓郁的香烛味、缥缈的颂经声、虔诚的香客组成一种特别的氛围,可以让人忘记尘世的烦恼,想来我是个有佛缘的人。
有段时间非常忙碌,我经常在晚上九点多才离开厦大宿舍回家,匆匆经过南普陀寺,听到悠悠的晚钟时会驻足静静地倾听,让灵魂得到短暂的洗礼,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那天下午从厦大管理学院出来,心里有些迷茫,不觉又来到南普陀寺。半年多没来,南普陀寺变化很大,没收门票了,烧香只能在门口的大香炉里。殿堂里清新干净了很多,菩萨都换了新装,金碧辉煌、端庄肃穆。我虔诚地拜拜,祈求他们赐福所有我爱的人们,每次都要专程到珈蓝殿拜见珈蓝菩萨,因为之前曾请殿里的僧人帮我诵经,点了长明灯,所以特别亲切,照例许愿,然后掷“信告”,红色月牙一个向上,一个向下,仿佛在灿烂地微笑。希望虔诚被接受,心愿被上苍听到,也许上苍真的能体察民情,指引方向。
把殿里所有的菩萨拜完之后,我起身去找那两块牌匾,一块写着“无我”,一块写着“随缘”。第一次参观南普陀寺时就喜欢上了这两幅字,以前相对挂在两侧偏廊,今天殿里还在装修,原来挂的位置没有它们,心里很着急,四处寻找,终于在上面靠近庙里宿舍的门口找到了那块“无我”牌匾,不禁笑了。“无我”是内心的境界,若内心浮躁做不到“无我”,即使守着匾也无济于事。可是那块“随缘”牌匾真的不见了,我在殿里仔仔细细、上上下下找了很多遍都未果,心里怅然若失,哪里去了呢?突然一想,缘分本是天注定,何必寻找,欣然接受命运的安排吧,这可能是“随缘”的本真内涵所在,恍悟后朝空而拜,释然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