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抱着厚重的书本,穿行在厦大浓浓的树阴下,望着周围匆匆而过的年轻学子们,或者研读累了,站在博士园内丰庭宿舍的阳台上,遥望远处的大海,我总是恍惚若梦。年过三十,忙碌的工作和生活没有褪去我求知的渴望,仍然还有机会坐在大学校园里静心求学,我的心中充满了对厦大母校的感激。
我不是一个工于心计的女人,也没有刻意安排自己的生活,但是命运沿着它预设的轨迹,引领我又重新回到了校园。曾经尝过白手起家的世态炎凉,也体验过宝马代步、一掷千金的奢华享受,而在三十几岁的年龄依然能沉静下来,回归本我,何尝不是一个奇迹呢?
读博比想象中艰难,就好比在爬一座陡峭的高山,越往上爬,越寂寞,不断地否定自己,又不断地前行,似乎攀登已经成为一种宿命。没有谁能够真正理解你,有时候自己也不解,一个女人何苦为难自己,在别人逛街、看韩剧、做美容、享受生活的时候,你却只能埋在厚厚的书中,做个孤独的苦行僧。先生意见很大:太太陪伴书的时间超过陪他,更没有时间煮家常便饭。其实他只想要一个知冷知暖的妻子,知识仅仅是华丽的装饰品而已;女儿经常眼巴巴看着我,问:“妈妈,什么时候陪我去公园?”其实她只想要一个陪伴她成长、爱她、呵护她的妈妈。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心中都充满酸楚,但是路已经选择,无法回头。
经历过读博的人都知道,写博士论文如同炼狱,从庞杂的文献收集、研究设计、调研到写作,人如同思想的困兽,又如同不知疲倦的蚕,日积月累地吐丝。中途,写作会遇到瓶颈,无法落笔,备感煎熬;好不容易完成了初稿,小心翼翼地呈给导师,严谨博学的导师在上面标注了密密麻麻的上百个修改意见,几乎令人发疯;改完稿之后,又有新的批改要求。4月6日应该是我终生难忘的日子,那晚导师给我批复:“论文结构和内容上还有很多问题,请抓紧修改,实在不行就等下次答辩。”收信的那一刻,我几乎崩溃,这时离论文呈交时间不多了,甚至没有时间悲伤,即使这时其他人都放弃了我,我也不能放弃自己。压力似乎激发了我的斗志和潜能,4月6日夜晚几乎彻夜在写,理顺了结构。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4月7日早上起来,头重脚轻,发烧了,可能是由于极度疲劳再加上沉重的心理压力所致,可是这时怎有时间生病呢?坚持到底、绝不放弃的信念在支撑着我,虽然浑身不适,但是依然全天坚持在写论文。奇怪的是发烧时,人好像变得更聪明了,思想非常亢奋,后来又奋战了好些天,终于顺利完成了论文修改,老师也同意我最后做一些格式上的调整就可以呈交学院,此时紧绷的神经才放松下来。之后的论文盲审和答辩的过程中,我一路绿灯顺利过关,最终获得厦门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顺利毕业。
磨难是人生的财富,炼狱之后见到曙光,我仿佛有种羽化成蝶的感觉。我很骄傲,没有荒废青春;很庆幸,暂时的困难没能阻挡前行的脚步,终于体会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情怀。虽然前方还有许多新的山峰在等待攀登,未来的路也不可能一直宽广通畅,但是我相信人在经历过机会、威胁、成功、失败等磨砺后,内心会逐渐强大,双脚会牢牢地踩在地面上,无论面对多大的挑战都将无所畏惧!
不知不觉中,厦大的凤凰花已点染了火红的激情,我的学生时代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我将重新规划我的人生,享受生活的美好,把更多的欢乐和幸福带给爱我和我爱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