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白领丽人的职场健康
14715100000014

第14章 未来焦虑症的困扰

青岛某高校的大四学生小田最近十分烦恼,晚上只要一关灯就睡不着觉。原来,此前他一心一意准备考研,一直没找工作,两个月前,成绩下来后,没考上的小田开始着手找工作。但是现在工作不好找,小田眼看着宿舍同学已经找到工作,焦急万分,晚上只要关上灯,就觉得没有安全感,紧张得睡不着觉,于是只能开着灯睡觉,影响舍友的休息。

据有关专家分析,这是典型的未来焦虑症。近期一项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近五成大学生经常处于烦躁、郁闷、无聊的情绪当中,10%的大学生表示压力大得喘不过气来,而40%的人认为压力主要来自就业。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有七成不自信。

在日前召开的2009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论坛上,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就业压力对大学生的生理(睡眠与食欲)、心理(担心、不乐观)及行为(做事效率、生活规律)都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其中,“想到毕业就忧心忡忡”的比例高达52%,而“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感到乐观”的人群不足9%。

如今面临就业压力的很多大学生出现焦虑情绪,整天坐立不安、不自信。其实每个人都会经常感到压力,而人们也都有自己的机制和方法来应对压力。人们常用的一种消极的方法就是回避。例如,很多人习惯饮酒,把自己灌醉来躲避问题;某人明天有场重要的演讲,感到十分紧张,或许他幻想明天因为某些原因演讲会取消,以此来减轻压力。这些方法都不是那么奏效的,有时甚至会带来消极影响,妨碍正常的工作。对这些问题,在这里提供几种有效的方法:

(1)对自己、对环境有正确清晰的认识是最关键的第一步:当你足够了解自己和环境,你就可能会明白为什么某一件事会对你产生困扰,也更可能容易了解你是否能应对这种压力,或怎么做你才能应对。很多大学毕业生并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自己就业时想要什么,这样就更容易导致陷入盲从行为。还有些毕业生在面临压力时,盲目自信,认为个人完全可以处理,其实有时他们急需他人的帮助。职场上的最大危险是自己把自己看低了,觉得我也就是这样了,我不可能行;或者是把自己的现状看高了,觉得一切尽在掌握。

(2)保持平常心:他人的眼神是否都会让你浮想联翩?其实没必要这样,无论什么境况,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凡事只要尽力就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才不至于面对激烈的竞争时产生心理失衡。

(3)在压力来临前做好准备:比如老师应该指导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制定就业计划,规定时间表,有条不紊按步骤来准备就业,避免毕业时就业恐慌心理的突然发作。

(4)改变错误观念:有时候很多压力都是由于自己不合理的信念导致或加剧的。分析自己的信念,尝试纠正不合理的方面,会减轻自己的压力。其中,有些导致压力的事件是不可消除的,但是对待它的态度是可以发生改变的,这样可以使它的威胁性变得更小,从而减轻压力。

(5)改变目标:尤其当面对一个几乎不能改变的客观事实时,我们不能否认改变这个事实,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目标。一个演唱天赋非常有限的人决意去做一名歌手,显然这是不恰当的。但是他可以去做一名音乐理论专家,实现自己的音乐梦想。

(6)寻觅成就感:成就感是化解焦虑的良方。当一个人有成就感的时候,他的内心也会充实。如何让自己有成就感呢?不断地提高自我是一个好方法。与其每天承受焦虑的困扰,不如静下心来制定一份自我提升计划,可以为自己制定充电计划,如果能将充电成果运用在你的工作中,这种成就感自然而然就找到了。

(7)安排好时间:在焦虑状态下,如果你感到自己需要做的事情非常多,很多事情又没有头绪,这样紧张焦虑自然就产生。所以,不妨找个安静的地方,整理一下自己的时间。可以罗列出自己所要做的事情,根据轻重缓急进行安排,按部就班去做,这样你的心态会平静许多。

(8)向别人倾诉:当你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不太好时,可以找到自己的好友、同事,大家敞开心扉聊聊天,把压力和苦闷与他人分担,你会发现自己的内心轻松了许多,这样,焦虑症状态会有所减轻。

(9)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十分必要且十分重要的,同时,也可以学习掌握一些基本的按摩、理疗等方法,在生理上保持很好的状态,有利于缓解各种压力症状。

(10)利用旅游、冥想等多种方法来调理心情。

附:对大学生求职的几点建议

(1)细节决定成败:随着社会的纵深发展,企业对人才的考察已非停留在专业、技能、经验的需求,同时考虑人才的性格、合群、创新能力,注重细微功夫。

(2)突出自己的优势:应届生与社会人士相比,自有其不足之处,但未必所有环节都居人之下。如果在求职过程能将自己的性格特征、专业优势、鲜明亮点表现出来,或许能让用人单位耳目一新,“万花丛中一点红”,被录用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3)乐意从基层干起:许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HR表示,他们的企业并不是不需要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而希望通过输入新鲜血液的方式改变后备人才不足的困境。可因招聘到的绝大多数应届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基层接受必需的锻炼,使得企业在百般无奈之下忍痛割爱,找些学历、专业、悟性并不如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初高中生做学徒或培训干部。如果应届生要想成为企业的顶梁柱,在社会这所大学中,还需到基层去吃苦。

(4)拥有感恩的心:企业使用应届生是需付出一定代价的。可有些应届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往往因为一些琐事闹别扭,甚至与企业分道扬镳,签订的劳动合约犹如一张白纸。为人得讲诚信,可现在有些大学生,似乎视诚信如粪土。没有上班之前信誓旦旦,上班之后往往心猿意马,没有一门心思用在企业里,更多关注哪里会有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地方,时刻准备跳槽。企业在考虑应届生录用时会有所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