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必听的数学之谜
14715300000084

第84章 三角函数表的来历

早期的三角学是伴随着天文学而产生的。大家熟知,把周角分成360等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的角。这种做法起源于古代巴比伦人。他们为了建立历法,把圆周分成360等份,就相当于把周角分成360等份。为什么要把圆周分成360等份?有几种解释。有人认为巴比伦人最初以360天为一年,将圆周分为360等份,太阳就每天行一“等份”。另一种意见认为巴比伦人很早就知道每年有365天,所以上面的说法是不可信的。较多的数学史家认为,比较起来,下面的说法似乎更有道理。在古巴比伦时代,曾有一种很大的距离单位——巴比伦里,差不多等于现在的英里的7倍,由于巴比伦里被用来测量较长的距离,很自然,它也成为一种时间单位,即走一巴比伦里所需的时间。后来,在公元前1000年内,当巴比伦天文学达到了保存天象系统记录的阶段时,巴比伦“时间里”,就是用来测量时间长短的。因为发现一整天等于12个“时间里”,并且一整天等于天空转一周;所以,一个完整的圆周被分成12等份。但是为了方便起见,把巴比伦“时间-里”分成30等份,于是,便把一个完全的圆周分为12×3=360等份。

后来,每一等份变成了“度”。“度”是来自拉丁文,原来是“步”、“级”的意思。

三角学的最早奠基者是古希腊天文学家依巴谷。为了天文观测的需要,他作了一个和现今三角函数表相仿的“弦表”,就是在固定的圆内,不同圆心角所对弦长的表。相当于现在圆心角一半的正弦线的两倍,可惜这表没有保存下来。

托勒玫是古代天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发展了前贤特别是依巴谷的成就,汇编了《天文集》。按照托勒玫的说法和用法,依巴谷采用了巴比伦的60进位制:把圆周分为360°,从而圆弧所对的圆心角就有了度量;把半径分成60等份,这样就可用半径的多少等份来表示圆心角所对的弦长,即用半径的160作为度量弦长的单位。例如60°角所对的弦长就是圆内接正六边形的一边之长,应该是60个单位,相当于现在30°角的正弦是12;90°角所对的弦长是圆内接正方形一边之长,应该是602个单位。

为了提高计算弦长的精确程度,托勒玫把半径分为60等份后,又把每一份分为60小份,每一小份再按60进位制分为更小的份,以此类推。把这些小份依次叫做“第一小份”、“第二小份”。后来“第一小份”变成了“分”(minute),“第二小份”变成了“秒”(second),这就是“分、秒”名称的来源。现在英文里minute这个字仍然有“分”和“微小”两种意义,Second这个字有“秒”和“第二”两种意义。

用表示度、分、秒,是1570年卡拉木开始的。这已在托勒玫之后1400年了。

托勒玫是在托勒玫定理的基础上,按下面方法造出弦表的。

先取以AD为直径的特殊的内接四边ABCD。设AD、AB、AC已知,则CD、BD利用勾股定理很易求出。这样,图中6个长度已知5个,故利用托勒玫定理可求出第六个长度BC,但BC=AC-AB,所以若两弧的弦是已知时,便可算出两弧之差的弦。托勒玫还指出怎样从圆的任意一给定的弦,求出相应半弧所对的弦;怎样从AB的弦和BC的弦,求出AC的弦,实质上托勒玫已经得到与下列公式

sin2x cos2x=1,

sin(x-y)=sinxcosy-cosxsiny,

cos(x y)=cosxcosy=sinxsiny,

sin2x2=12(1-cosx)

等价的关系。

托勒玫利用圆内接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边长推导对36°弧和72°弧的弦长;从72°弧的弦和60°弧的弦,利用差角公式算出对12°弧的弦长;从12°弧的弦平分数次得出对(34)°弧的弦。因此,他能给任一已知弦所对的弧加上(或减去)(34)°弧,计算这样两段弧之和(或差)所对的弦值。这样他能算出两个相差(34)°的所有弧所对的弦值。后来,他利用不等式来推理,得出了从0°到90°每隔半度的弦表。这就是第一个三角函数表。

公元5世纪印度数学家阿利耶毗陀对三角学贡献很大,制作了一个正弦表。他依照巴比伦人和希腊人的习惯,将圆周分为360度,每度为60份,整个圆周分为21600份,再由2πy=21600,可得半径λ=3437.746(他知道圆周率π的近似值3.1416,人们推测这是从中国流传到印度的)。略去小数部分,取近似值λ=3438,依此计算第一象限内每隔3°45′的正弦长。他的方法是用勾股定理算出特殊角30°,45°,60°,90°的正弦,如sin30°=1719个单位,sin45°=2431个单位(这里把λ作为3438个单位),然后再用半角公式计算较小角度的正弦。

印度人的正弦表比希腊人的弦表有所改进,他们是计算半弦(相当于现在的正弦线)而不是全弦的长。

本来,在印度文中,半弦是猎人的弓弦的意思。后来印度的书大量译成阿拉伯文,辗转传抄,意思搞错了。12世纪时,意大利人柏拉图又将这个字译成拉丁文“sinus”,它和当初印度人弓弦的意义已相差很大。

1631年邓玉函和汤若望等人编的《大测》一书,将sinus译为“正半弦”和“前半弦”,简称为“正弦”,这是我国“正弦”这一术语的由来。

中亚细亚的著名天文家阿尔·巴坦尼在三角方面也有很大贡献,他曾著《星的科学》一书,书中有很多三角内容。

阿尔·巴坦尼树立一根杆子在地上,求日影b,以测定太阳的仰角。阴影b的拉丁译名叫做“直阴影”,而水平插在墙上的杆子投影在墙上的影叫“反阴影”。“直阴影”后来变成“余切”,“反阴影”变成正切。公元920年左右,阿尔·巴坦尼造出自0°到90°每相隔1°的余切表。

稍后,中亚细亚的另一位著名天文学家、三角学者阿布尔·威发计算了每隔10′的正切表。14世纪末叶,贴木儿帝国的兀鲁伯(贴木尔的孙子)在撒马尔罕建立一座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天文台。他聚集了100多名学者,组织无与伦比的天文观测和数学用表的计算。他造了0到45°之间每隔1′、45°到90°之间每隔5′的正切表。

14世纪时,欧洲早期的三角学者、英国人布拉瓦丁开始将正切和余切引入三角计算中。

16世纪时,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学生利提克斯见到当时天文观测日益精密,迫切需要推算详细的三角函数表,并花费了大量时间来推算正弦、正切及正割表。可惜,他未能在生前完成,直到1596年才由他的弟子完成,公布于世。

现代三角函数表是后来经过多次改进、演变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