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泣血忠魂铸悲歌——袁崇焕
14718400000004

第4章 高中进士

袁崇焕参加科举考试不是很顺利。明清时期,科举盛行,加上水上人家地位的卑微,袁崇焕的父亲袁子鹏非常希望他们兄弟能出人头地,跻身士流,改变自己现在的身份。潜质较好的袁崇焕当然就担起了这一重任。然而,由于当时阶层划分特别严格,水上人家要想取得科举考试的资格是非常艰难的。为了袁崇焕能取得这一资格,袁子鹏索性就经常在广西这个文化较为落后、常常鼓励外地人进入的地方行商,以其学额应试。袁崇焕十一二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袁子鹏就将他带到了这里参加平南县试。袁崇焕不负父亲的厚望,考试成绩确实不错,但被当地读书人告发,考试成绩最终被宣布无效。随后,父亲又将籍贯改为藤县,再次应考,这次才终于考上了秀才。

明朝的科举制度是先做童生。要想做童生,必须要通过考试取得秀才资格。考前报名时要填写籍贯、三代履历、同考五人联保,还要请一位廪(lǐn)生作保。然后要经过县考(知县主持)、府考(知府主持)、院考(省学政主持),考中者为秀才,才算有了资格成为县学或府学的生员,这实际上只是一种入学考试。袁崇焕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补为弟子员,时年13岁。

秀才是科举取士制度的第一关,是社会向上流动必须经过的第一道阶梯。袁崇焕取得了这一资格,就算是迈出了仕途成功的第一步,也开始具备士绅的身份。随后,袁崇焕又开始准备乡试,向举人的头衔迈进。

乡试是每三年一次,在秋天举行,所以也称“秋闱”,考试的地点在省城桂林,由主考官主持,考试三场,每场三天,考中的为举人。万历三十四年(1606),袁崇焕在广西桂林丙午科乡试中,考中举人。这年他才22岁。对当时的全国生员来说,考中举人是一件值得高兴的大事。举人每科名额,各省数量不同,人数不多,读书之人,皓首穷经,很难得中。《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因考中举人,高兴得发了疯。这个例子说明:中举,既是科举考试的一件大事,也是科举之人的一件喜事。清朝《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19岁中秀才后,参加乡试,屡试屡败,“三年复三年,所望尽虚悬”,到老也没有考中举人。袁崇焕22岁中举,年龄不算太大,是比较早就得到了功名的。所以,袁崇焕也高兴了一阵子。并写了一首诗。

秋闱赏月

战罢文场笔阵收,客途不觉遇中秋;月明银汉三千里,歌碎金风十二楼。

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头;嫦娥必定知人意,不钥蟾宫任我游。

这首诗中表现了袁崇焕的欣喜与豪迈之情,颇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感觉。

袁崇焕中了举人之后,也像其他举子一样,要参加会试。会试,也是每三年一次,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行,又称“春闱”,考试的地方是在北京的贡院,由礼部主办,皇帝特派高官主考。外省来京应试的人朝廷还给路费、驿马,踌躇满志、风风光光的进京。考场叫贡院,考生入号,关门上锁。考试三场,每场三天。袁崇焕中举后,继续读书,参加会试,但很不顺利,屡考不中。袁崇焕连续12年,四次机会,都没有取得进士的功名。也就是说,他从中举人到中进士,中间经过了13年。

连续十几年都没有考上,论谁都不能高兴。袁崇焕也一样。于是他又写下了一首诗。

下第

遇主人多易,逢时我独难;八千怜客路,三十尚儒冠。

山岫云应懒,还枝鸟亦安;故园泉石好,归去把渔竿。

这首诗表现出了袁崇焕当时情绪低落之极溢于纸面。

他虽萌生归园钓鱼的闪念,但实际并未气馁,而是愈挫愈奋,更加努力,积极进取,一定要金榜题名。“皇天不负苦心人”,袁崇焕会试考中,成为贡士。接着,再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

明朝的科举制度,进士和乡试、会试一样,也是每三年考一次,进士分为会试、殿试两次考试。会试的日期是在二月初九开始,十五日结束。三月初一殿试,也称廷试。万历四十七年(1619),袁崇焕在北京通过会试和殿试(廷试),考中万历己未科进士。这一科的状元是庄际昌,所以万历己未科进士又称“庄际昌榜”进士。虽然这时候的袁崇焕不年轻了,但也正当壮年,得中进士之后,他的人生才算是真正的展开了。从此,他即将一展宏图,在历史上写下壮丽的一笔。

袁崇焕青少年时,便以豪士自许。他所写的《秋闱赏月》中“竹叶喜添豪士志,桂花香插少年头”,就是诗证。他考进士的时候多次落榜,每次上京赶考,他总是沿途游历,足迹几乎踏遍了半个中国。他说:“十四公车,强半在外,足迹几遍宇内。”他喜欢游历,在《募修罗浮诸名胜疏》说:“余生平有山水之癖,即一丘一壑,俱低回不忍去。”他喜欢同好朋友谈天说地,纵论山川形胜、兵戈战阵之事。

袁崇焕中进士的这一年、这一月,中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明朝辽东经略杨镐于二月誓师辽阳,三月四路丧师。这就是明清之间在辽东大地上进行的萨尔浒之战,结果明军大败,后金军大胜。

萨尔浒大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既决定了明皇朝的历史命运,也决定了袁崇焕的个人命运。袁崇焕这个向来关心国事、边事的新进士,心情一定很复杂。他那时在北京,一定也听到了不少辽东战事的消息。

袁家先祖来自北方,是南迁人氏。万历四十四年(1616),袁崇焕的堂叔袁玉佩中了进士,比袁崇焕中进士早三年。堂兄袁崇茂也是秀才。袁家出了两个进士一个秀才,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书香人家。

袁崇焕身材短小而且精悍,动作敏捷;好谈天下大事,说得尽兴时还会手舞足蹈。清朝官方编撰的《明史》则称赞袁崇焕为人慷慨,很有胆识。袁崇焕的上司、与袁崇焕合不来的辽东经略王在晋曾说,在当时众多边关大将中,无论是胆量气魄还是志向才华,袁崇焕都是出类拔萃的,并称赞袁崇焕富有光明磊落的品格和宽阔容人的胸襟。

后来袁崇焕蒙冤被杀,当时全国上下不明真相,都认定他是勾结外敌的“汉奸”,因此无论是时人议论还是史官记录,实际上都把他抹黑了。

广东、广西都是袁崇焕的故里。准确地说,东莞是他的出生地、原籍地;藤县则是他的成长地、寄籍地。当时的藤县、平南县盛产木材,经营木材生意的袁子鹏大约在1586年就带着2岁的儿子袁崇焕和其他家人迁居广西。因此,袁崇焕的少年时代就是在广西藤县天平乡莲塘村(与平南县接壤)度过的,举人资格也是在广西考取的。

当时,长期在外生活的官商人家子弟,由于来不及赶回原籍地应考,冒充客居地籍贯参加科举考试是常有的事。万历二十五年(1597),13岁的袁崇焕起初在平南县报名参加童生考试,被人揭发后,才随祖父和父亲到藤县应试,中了秀才。其中的缘故已经没法搞清了。万历三十四年(1606),22岁的袁崇焕又以藤县籍生员身份到桂林参加广西的乡试,考中举人。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当年他就与家人返回久别的东莞老家祭扫祖坟,并作了一首诗,题为《登贤书后回东莞县谒墓》,开头就写道:“少小辞乡国,飘零二十年”。从2岁离开东莞到异乡考中举人,时间正好相隔了20年。在以后许多场合,袁崇焕反复表明自己是东莞人,《明史》及袁崇焕身边的知己好友与部将对此也是一致肯定的。因为举人是在广西考中的,在个人科举档案里也就留下了“藤县籍贯”的记录,明代部分史书就此认定他是藤县人。不管是东莞人,还是藤县人,袁崇焕都是地地道道的岭南人。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要真正了解这位三百七十多年前的岭南爱国英雄,我们还得先了解生他、养他的岭南自然人文环境。

五岭逶迤峻峭,横亘在两广与湖南、江西交界地带,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将岭南与中原相隔绝。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岭南是一块封闭、偏僻、遥远而令人生畏的土地。清朝以前,这里一向都是历朝历代贬谪官员、流放重犯、发配充军的首选地。

其实,岭南是我国原始文明的发源地之一。1958年考古学家在今曲江马坝发现的“马坝人”头骨化石,证实十三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里生息繁衍。三皇五帝时代,这里生活着被中原称为“南蛮”的古老越族人。两千两百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在岭南设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岭南开始与中原同属于统一王朝的版图。因为远离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岭南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比较迟缓。

西晋以后,兴起几次移民浪潮。特别是在唐代,不堪北方战乱之苦的中原人士不断翻越五岭,南来定居。加上韩愈、苏东坡等贬谪来岭南当地方官,实实在在做了不少事情,促进了岭南社会文化的进步。据统计,宋代珠江流域的书院(古代的学校)已占到当时全国书院的21%;到明代,这一数量已占到全国的30%,总量跃居全国第三位。

唐宋以来,科举考试在岭南受到重视,不断有读书人考中进士,闯进封建王朝的政治文化中心圈子。唐代著名宰相张九龄、北宋工部尚书余靖等,都是可圈可点的政治家兼文化名人。明代中期,又出现了著名学者、理学家陈白沙。作为北方移民的后代,袁崇焕高中进士固然是其家族对文化教育重视的结果,但同时也与明代岭南社会文化的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尽管如此,与中原地区及江南地区相比,岭南地区杰出人才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更谈不上人才辈出了。在中原及北方人士看来,岭南人仍是“南蛮子”。唐初,六祖慧能到湖北黄梅东山寺五祖弘忍门下学习佛法,初次见面就被称为“猫獠”(音同葛老,西南夷的一种,一泛称未开化的岭南人)。到明末,袁崇焕仍然被崇祯皇帝称为“蛮子”。岭南社会文化总体面貌的落后仍然没有根本改观。但是,岭南面临广阔的南海,自古以来就有海洋的优势。发达的海上航运与商业经济,造就了岭南文化胸襟广阔的海洋气派,也造就了岭南人没有束缚与禁忌、敢闯敢干、一往无前的性格。这是岭南人的“精神脐带”,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割断。这样,才有了袁崇焕的慷慨、豪气和胆识。可以说,袁崇焕身上比较典型地体现了岭南的民性。

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而完善于唐朝,到明朝时已经日趋僵化。当时,考试以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的文句为题,文章格式是八股文,引经据典必须依据朱熹《四书集注》等官方指定的著作。州县一级选拔秀才,各省每三年举行一次乡试,从秀才中选拔举人,朝廷相应地每三年举行一次会试,从举人中选拔贡士,然后经皇帝殿试从中选拔进士。明代及清代的进士分三榜公布,称为“三甲”。一甲只录取状元、榜眼、探花各一人,赐进士及第;二甲录取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也录取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

当年的殿试,三榜(甲)共录取进士345名,袁崇焕排在三甲第二十八名。除了袁崇焕外,同年的二甲进士马士英(明代六大奸臣之一)、三甲进士孙传庭都是明末知名人物。清兵入关后,马士英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政权,任东阁大学士,与阉党残余分子阮大铖相勾结,排斥陷害抗清大将史可法,导致南明政权短命而亡,马、阮留下了千古骂名。任陕西巡抚、总督的孙传庭,积极镇压陕北农民起义军,在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攻破潼关时,被农民军击毙。袁崇焕13岁踏上科举考试之路,22岁就中了举人,到35岁才高中进士,让人不得不感叹,科举考试真的是“赚得英雄白了头”。寒窗数十载,一朝跃龙门,袁崇焕终于跨过人生一道门槛,实现了一次大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