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成语接龙
14721100000046

第46章 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兵荒马乱→乱作一团→团花簇锦→锦心绣口→口是心非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兵荒马乱:形容战争期间社会混乱不安的景象。

乱作一团: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团花簇锦: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同“花团锦簇”。

锦心绣口:锦、绣,精美鲜艳的丝织品。形容文思优美,辞藻华丽。

口是心非:嘴里说得很好,心里想的却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战国时期的赵国有一个叫赵括的人,他是名将赵奢的儿子。他熟读兵法,说起用兵,他就引经据典,说得很有道理,就连赵奢也难不住他。但是赵奢知道赵括其实没有什么真本事,带兵打仗不行,只会说一些大道理而已,所以临终时他对儿子说:“不管什么情况下你都不能担任军队的将领,你没有这方面的才能,你如果带兵的话赵国的军队就会面临覆灭的命运。”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大将廉颇前去抗敌。廉颇是一员老将,他的作战经验相当丰富,久经沙场,他率领四十万赵军在长平与秦军交战。根据当时的形势,廉颇制定了比较详细的作战计划。他认为秦国强大,如果正面交战的话,赵国一定会吃亏,但是秦军长途行军,他们的粮草供给肯定会出现问题,无法长久对抗下去。于是廉颇采用防御的计策,紧闭城门,下令士兵死守城池,面对秦军的任何挑衅,都不予理睬。廉颇的计策相当成功,他在长平坚守了三年,秦国始终无法攻进赵国。

但是赵王不高兴了,他认为廉颇的打法很丢人。他听信谗言,让赵括取代了廉颇,统领四十万赵军。

赵括来到长平之后,完全否定了廉颇的作战方案,他准备主动出击,让赵军立刻进入备战状态,随时准备向秦军发动进攻。

公元前260年,赵军开始攻击秦军,秦军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立功心切,领军拼命追赶,秦军把赵军引到了自己的大营前。赵括这时才明白自己中计了,下令撤兵,但是已经晚了,赵军的后路已经被秦军切断了。赵括又命令士兵攻打秦军的大营,但是根本无法攻破秦军的防御工事。这时秦军开始反击,没有给赵军任何喘息的时间,不断地对赵军发起攻击,赵军成了秦军的囊中之物。

这时秦国又把赵国的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赵军的形势越来越危险,没有粮草的补给和救兵的援助,赵军已经无路可走了。

坚守了四十多天后,赵军离灭亡已经不远了。九月的一天,赵军坚持不下去了,赵括决定突围。秦军早就作好了准备,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剩下的赵军听说主将被杀后,就没有了抗敌的信心,于是向秦军投降了。四十万赵军,就这样葬送在了赵括的手里。

长平一战,赵国损失了全部的精锐部队,从此就衰落下去了。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赵括(?~前25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他熟读兵书,但没有带兵经验。在长平之战后期代替廉颇担任赵军主帅,由于他的指挥失误使得赵军全军覆没,自己也战死沙场,赵军四十万人尽数被秦将白起活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