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水应该这样喝
14721500000007

第7章 水在地球上是如何循环的?

地球上的生物圈可以分为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水在以土几个区域作如下循环:一是从海洋或其他水体中,也可以从动、植物体内蒸发出来,而进入空气:二是从天空中降入到陆地或海洋,从陆地经河道流入海洋:三是水作为液体所能起的各种作用,其他物质多半无法替代。水和其他物质相比有其独特性,如水在4℃时密度最大,4℃以下时体积反而膨胀起来(直到成冰),所以冰比水轻,可以浮在水面上。冰的导热性较差,所以水在结冰过程中,是慢慢向下冻结,不会一冻到底,这样就保证了水下生物安全越冬。水容热的能量很大,是铁的10倍、沙的5倍、空气的4倍,所以海洋性气候温和。人体也靠水来保持体温。水的3种状态,即液体(水)、固体(冰)和气体(水蒸气、云、雾等),水的这3种状态可以在自然界中共同存在。水的凝聚性、表面张力,使岩石和土壤的缝隙中能存在水分,水分在为植物输送营养时,也悄悄地到达高高的树梢。几乎什么物质都能溶解于水,所以鱼儿才能从水中得到氧气。

水在地球上的循环,对生命的存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水对气候的影响水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大气中的水汽能阻挡来自太阳辐射量的60c}r。,保护地球既不会成为炽热的火球,也不会成为冰冷的寒球。如火星上由于没有水分和大气层的保护,火星表面最低温度可达一273.16C。海洋和陆地水体在夏季可以吸收和积蓄热能,使气温不致过高;在冬季则能缓慢地释放热能,使气温不致过低。

天空中的云,大多是由海洋和地表中的水分蒸发而形成的,云中的水汽通过凝固,降落下来变成雨(或冰雹),冬天则变成雪。落于地表上的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又从地层里流出来,形成泉水,经过小溪、江河汇人大海。形成一个水循环。

雨、雪等降水活动对气候形成重要的影响。在温带季风性气候中,季风带来了丰富的水汽,形成明显的干、湿两季。

此外,在自然界中,由于不同的气候条件,水还会以冰雹、雾、覆、露水、霜等形态出现并影响气候和人类的活动。

(2)水对地理的影响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从外太空看地球,地球是个蓝色的星体。水侵蚀岩石、土壤,冲刷河道,输运泥沙,营造平原,改变地表形态。

地球表层水体构成了水圈,包括海洋、河流、湖泊、沼泽、冰川、积雪、地下水和大气中的水。由于注入海洋的水带有一定的盐分,加上常年的积累和蒸发作用,所以海和大洋里的水都是咸水(某些湖泊的水也是含盐水),不能被直接饮用。世界上最大的水体是太平洋。北美的五大湖是最大的淡水水系。欧亚大陆上的里海是最大的成水湖。我们国家的长江、黄河被称为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和中华文明的摇篮。

地球上水的体积大约有13亿6千万立方千米。海洋占了13亿2千万立方千米(约合97.29r。);冰川和冰盖占了2500万立方千米(约合1.8%):地下水占了130万立方千米(约合0.9%);湖泊、内陆海以及河里的淡水占了25万立方千米(约合0.02%);大气中的水蒸气占了13000立方千米(约合0.001%)。

(3)水对生命的影响地球上的生命最初是在水中出现的。水是所有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中水占体重的70%;水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人对饮用水还有质的要求,如果水中缺少人体必需的元素或有某些有害物质,或遭到污染水质但达不到饮用要求,就会影响人体健康。水中生存着大量的水生植被等水生生物。

水有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在生物体内还起到运输物质的作用。水对于维持生物体温度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