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圣经-你是孩子的榜样
14722900000027

第27章 文明礼貌先行

“妈妈日志”

简单的文明

我们常常有意识地经常提醒孩子要“喊人”,也就是“打招呼”。

仔细想一想,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别人打招呼、相处、沟通着。也许因为孩子比较小,没有主动沟通的意识,那我们就应该用文明的语言来引导孩子。

记得刚开始去幼儿园的时候,畔畔和老师不熟悉,每次都不好意思问好,只是笑笑,就算是打招呼。

回到家里,我用商量的语气和他沟通:“畔畔,你这样对老师笑笑,这种招呼的方式,妈妈觉得不是很有礼貌,明天我们到幼儿园试着大声地向老师问好,老师一定会觉得你很有礼貌的。”

现在畔畔每天早上到幼儿园,见到老师,很会高兴地说:“老师,早上好。”

老师也非常喜欢他,说他是个可爱、懂礼貌的小宝宝,家长联系本上给他评语是:畔畔是个懂礼貌、讲文明的好宝宝。

有时,下午快到下班的时候,如果工作还没做完,我就会立刻给老公打电话让他去接畔畔。

一般情况下做完工作回到家已经是晚上七点多了,我打开家门会高兴地对畔畔说:“宝贝,妈妈回来了”。

畔畔也会很高兴地跑过来,帮我拿包,并把拖鞋从鞋柜里拿出来,对我说:“妈妈我都好想你了,快点进来,我们讲《小猪兄弟》的故事。”

“反面教材”

今天带着畔畔到朋友家串门,给我开门的是朋友家五岁的宝贝女儿亚亚,开了门看见我们不好意思地笑笑,畔畔把带来送给姐姐的飞碟迷宫递给了亚亚说:“姐姐,送给你的。”

“亚亚快叫阿姨呀,给弟弟说谢谢没?你怎么这么没礼貌呢,一点都不喜欢说话。”亚亚的妈妈从厨房里走了出来。

“亚亚,快请阿姨和弟弟吃水果。”亚亚的爸爸请我们坐下后,对亚亚说。孩子没有说话。“这孩子,越大越不喜欢和人说话了。”

亚亚就是不出声,只低着头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你出来陪弟弟玩呀,弟弟是小客人,你要招呼好弟弟嘛,说你一句就耷拉着脑袋,这么害羞呀。”亚亚妈妈有点无奈地敲着亚亚的门,但是亚亚还是没出来。

后来亚亚妈妈生气了,强行用钥匙打开了女儿的房门,我们在客厅里听到了妈妈的骂声和亚亚的哭声……

下午我和畔畔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畔畔问我:“妈妈,亚亚姐姐是不是不喜欢我们去她的家呀?”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问畔畔。

“不然姐姐为什么开了门就不理我们了,还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哭。”

“不是姐姐不欢迎我们,是因为姐姐害羞不好意思和我们打招呼、说话。”我看着畔畔对他说:“所以畔畔和别人见了面就要很有礼貌地别人打招呼,要和别人多说话。如果不开口说话,大家就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不然别人也会和你今天的感受一样,认为自己是不受欢迎的人,还会觉得你不讲礼貌哦。”

“榜样力量”

多指导孩子文明对话!

在教孩子说些平时可用的上的词语时,可先教会他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欢迎、请、谢谢、不客气、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这些用语有利于孩子与他人的沟通。还要注意:平时与孩子的对话也要文明对话,多实践,让孩子有所理解!这样的训练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如果孩子喜欢阅读,那么针对这个细节,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选择有关培养好的行为礼貌的故事书和孩子一起分享。这样的故事孩子爱听,而且也能记住书中传达的意思。

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也要教会她礼貌用语不离口,这样能够潜影默化地给孩子灌输礼貌用语,鼓励他积极开口交流。比如不小心碰到别的小朋友了要说:对不起!要离开了一定要说:再见!看到自己的熟悉的人了要说:你好!等等。

“育儿理论”

文明沟通不是一两天的事。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优秀,最棒的那个!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可以从培养孩子多讲文明和懂礼貌开始!

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文明、礼貌绝不是简单的你好、你早、再见、对不起这些用语。在生活中可以先引导孩子说文明的语言,打开孩子与他人沟通的门,成为受欢迎的人。更为主要的是,文明沟通更深层的含义是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父母应在这方面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比如,有时不慎碰了孩子,马上就对孩子说“对不起”,孩子帮了忙要对孩子说声“谢谢”。这种环境熏陶,对孩子文明礼貌习惯的形成是有益处的;同时,家长要通过自身行为给孩子树立一个有修养的榜样,遇事不急躁、不乱骂,心平气和,善于沟通,这些都会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

“举一反三”

1.客人到家,刚好是妈妈训练孩子礼貌待客的好机会。客人进门,让孩子甜甜地问声好,将客人领进来;稍大一点的孩子,妈妈不如放手让他来摆摆糖果、放放饮料等。如果有小客人来访,父母还要让小朋友自己学做小主人,领着小朋友到处看看,拿出心爱的玩具和小客人一起分享,这样还可以培养孩子之间的沟通能力。

2.孩子出门要做小客人了,这也是训练孩子的好时机。出门前,妈妈先和孩子定好目标,做个受人欢迎的小客人。妈妈事先告诉孩子到谁家、该如何称呼主人。如果是节假日,鼓励孩子想一些祝福的话;要是主人家也有小朋友,让小孩子准备一件礼物送给小主人。这些都能让孩子产生主动沟通的想法。

3.如果是在公共场所,当孩子向陌生人打招呼,父母千万不要责怪孩子,而是应该鼓励他,这样孩子就会更加勇敢地主动和别人沟通,否则会让孩子认为这是不对的,以致不愿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