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圣经-你是孩子的榜样
14722900000039

第39章 语言环境认字

“妈妈日志”

“上”、“中”、“下”

畔畔三岁的时候,我开始教他认识一些简单的字。一天我和畔畔在家做游戏,我把积木、糖、皮球分别放在桌子上边、杯子中和床的下面。放的时候故意没让畔畔看见,然后让畔畔来找。

畔畔找不到就跑过来问我:“妈妈,我找不到了,请您告诉我糖在哪里好不好?”

我找来纸和笔,在纸上写了个“中”字,然后告诉畔畔:“糖在杯子……”然后把写有“中”字的纸给畔畔看,“畔畔,这个字念什么?”

畔畔问:“是‘中’吗?”

“对,这个字念‘中’,我们来继续找好吗?”畔畔找到了糖,很高兴地答应了我的请求。

我又在纸上写了个“上”字,然后告诉他:“积木在桌子……”接着把写有“上”的纸给他看,“畔畔,看看,这个字念什么呢?”

畔畔想了想,问:“是‘上’吗?”

“对,畔畔认的字真多,你太棒了,这个字就是念‘上’,积木在桌子上,快去拿吧。”

畔畔高兴地拿到积木后,不等我开口就嚷嚷起来了:“妈妈,我们再一起找皮球好不好?”

我边点头表示赞成,一边在纸上写了个“下”字,然后再告诉畔畔:“皮球在床……”同时把写有“下”字的纸给他看。

畔畔看了看说:“呵呵,妈妈,这是‘下’字,对吗?”

我竖起大拇指:“对,这个字念‘下’,皮球在床的下面。”

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畔畔就对“上”、“中”、“下”三个字的意义和字形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沟通中学习,在学习中沟通。

“反面教材”

一天中午和两位同事去逛街,因为三位都是孩子的妈妈了,所以聊天的话题大多都是围绕着孩子的。

“我家林林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不爱学习,家里有好多我给他买的书,比如:0~3岁宝宝识字卡、宝宝读物、睡前故事……多的有些我都记不起来了。”刘然一说到她的儿子就开始头痛了。

我问她:“那你平时是怎样教你儿子的呢?”

“什么办法都用了,告诉他记住了这几个字才带他出去玩、才让他吃饭……反正我能想得到的招都用上了。”刘然还是一脸的无奈。

“那你有没有试过,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环境,在教他认识字的时候联系到具体的实物呢?”我笑着问她。

“具体实物?怎么个具体实物法。那你教你小孩学习是用的什么方法。”刘然很想知道我是怎么教儿子的。

“其实具体实物法很简单,比如你教他认‘上’,你不要就拿一张识字卡对着他念上无数遍,在他跟着你念的时候,他心里也许是一片空白,根本都不知道这字能表达什么意思。”我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刘然,“这时,你不妨给他一个好的语言环境,拿一个苹果放在桌子上,问他苹果在哪里,他一定会告诉你‘苹果在桌子上面’,然后你拿出识字卡教他认‘上’字,他这时就不会很空洞了,也许就能记住了。”

刘然很认真地听着,我说完后,她说:“这是个好办法,我回家一定试试。”

看着刘然专注的神情,我有点自豪了,这都是我带畔畔的过程中所收获的经验,我要感谢畔畔给了我这样的经历。

“榜样力量”

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表达!

父母对孩子说话时,语音要正确、清晰,以供孩子模仿。说话的主题,要和孩子当前注意的事物和活动中心相一致,这样,父母的话语才能为孩子理解吸收。

说话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要适合孩子努力发展水平,尽可能使孩子理解。对孩子说的话,不管是否完善,都要设法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揣摩其中的意思,给予语言或行动上的反应。这样,一方面可以鼓励孩子说话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让孩子知道他说的话是否妥当、正确。

教孩子认字了,要在语言情景中自然地进行。但是,适合语言教学的情景并不多,这就需要家长为孩子创造一些适合的语言环境。

“育儿理论”

语言要结合情景。

学习语言不是孤立的,需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每个字词、句子都必须与一定的语言情景结合在一起才有其实际意义。

把一个字或词写到纸上,而不是放到一定的情景之中进行孤立的反复练习,虽然也能使孩子强化记住某些词,但孩子不一定能在日常交往中运用。因为这些字词是脱离了情景学来的,而且这样的学习方式会造成孩子厌恶学习,对孩子的学习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从孩子出生后,父母就可以开始和他们进行“语言”交流。对孩子说话时,要伴随相应的声调、表情、眼光和手势,以吸引孩子的注意。这种早期交流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发育,为以后真正的语言交流做好准备。

“举一反三”

1.当孩子正在起劲地玩狗熊玩具时,你可以指着狗熊说这是狗熊,是白颜色的,然后再谈些狗熊的事。不过此时,如果要让孩子学习狗熊以外的话,就会吃力不讨好。在特定的环境下让宝贝学习相关的事物是不错的方法。

2.孩子开始说话时,往往是用一两个词来表达一个意思,父母可以很自然地把这种单词语、双词语扩展,改造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如:宝宝说“妈妈饼饼”,如果根据当时的情境,表明他说这话的意思是“妈妈在吃饼”,那么父母可以接着说“喔,妈妈在吃饼。”通过这种方法,宝宝逐渐学会了应该如何表达,从而逐渐掌握规范的表达方式。

3.无论父母有多忙,也要抽出时间来和孩子进行面对面的语言交流,这不仅可以促进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而进入到语言的学习中,而且也是一种情感上的交流,有助于亲子关系及孩子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