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每天要看的快乐心理学
14730600000037

第37章 “模仿”对你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心理学关键词:模仿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下意识地模仿身边的人的面部表情、言谈方式、姿态、身体语言……心理学家发现,其实模仿是人的一种本能,一项新研究发现,不同文化环境下的儿童都会事无巨细地模仿成年人的动作,即使这些动作是不好的或愚蠢的。

其实,模仿是学习的基础,模仿别人是人们常见的一种行为。人们之所以去模仿别人,是因为可以通过模仿来借鉴别人的经验,重复别人的模式,可以给自身带来很大的便利,减少自身的付出和风险。例如,许多产品的开发,都是模仿别人已经开发成功的产品。因为模仿可以带来很多好处:技术上的风险小,开发起来容易,投入的财力、物力、人力较少等。

那么,通过模仿别人,模仿者身上都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变化呢?心理学家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类:

1. 塑造效应。塑造效应就是指模仿者通过对别人的模仿,学习到了以前不会的新反应。

2.

抑制效应。指模仿者由于看到被模仿者受奖或受罚而抑制或不抑制某种行为。这种情况下模仿者没有习得新反应,只学会在适当条件下表现或抑制原先已掌握的行为。

3.引发效应。指模仿者表现出与被模仿者行为有关的行为。

4.

涟漪效应。“涟漪效应”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提出的,定义为:一群人看到有人破坏规则,而未见对这种不良行为的及时处理,就会模仿破坏规则的行为。如果破坏规则的人是人群中的领导者,那么波及人群的效应就更加严重。形象点说,“涟漪效应”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现象:往一湖平静的湖水里扔进一块石头,泛起的水波纹会逐渐波及到很远的地方。

心理学家提醒,不是所有的模仿都是值得提倡的。例如,一个人看见别人过马路闯红灯,不自觉地也跟着闯过去,这种对不良行为的模仿,是一种消极的模仿,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