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色盲讲故事.1
1473100000038

第38章 优雅地退场 (1)

秦昭王在昭王三年(前304年)加冠,当年二十岁(虚岁)。

昭王四十八年,决定攻打邯郸的时候,秦昭王已经六十五岁了。

这个年龄,放到今天也快到正部级退休的年龄了。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人啊,到了青春期后,因为自然规律的原因,有了生理欲望,这个时候搞不好会在男女问题上整出麻烦事儿来。

步入到竞争惨烈的社会后,为了五子登科,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其乐无穷的同时,人也就很容易摔跟头。谁敢说自己能无灾无难到公卿呢?

上了年纪后,人在生理上的欲望消退了,想继续战斗也是有心无力。此时,因为自然规律的缘故,在人世间的时光开始掐着手指头倒计时了,对人生的眷恋转化为内心的贪婪,除了死死抓住手中既有的东西,还想拿到更多,这份放不下和贪得无厌,很可能会造成老年悲剧。

如果知道了孔子所说的这“三戒”,就会明白,人在不同的年龄段,总是免不了要犯错误。少年、壮年时代的错误,只要不是特别离谱,好歹还有弥补的机会;年纪大了以后,该放的不放,不该拿的还拿,后果怎么样,只有靠老天爷了。

秦昭王无疑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但也没法摆脱普通人的一些规律。上了年纪的秦昭王,正好犯了孔子说的“老年之戒”。

当时的秦国,没有谁能够威胁秦昭王的地位,他一门心思想攻打邯郸,显然不是为了紧抓住现有的一切,而是想拿到更多。

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往往也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取得更大的成功,取得比前人更大的成功,始终是他们毕生追求的目标。

拿下邯郸,让赵国基本上歇菜,对秦昭王来说就是一块巨大的磁铁。

这样的丰功伟绩,只有燕昭王在乐毅的帮助下差点儿完成,最后还是竹篮打水。要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秦昭王不仅能够笑傲祖先,也能够笑傲当世。

在犯了兵家大忌的情况下,强行起兵,在内心强大欲望的驱动下,又犯了孔子所说的“老年之戒”,秦昭王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也让秦国经历了一百多年来最大的失败。

更有意思的是,秦昭王不仅犯了“老年之戒”,还跟“壮年之戒”沾点儿边,跟白起斗上了气。

王陵在邯郸损兵折将的时候,白起对当前局势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并且得出了一个必败的结论。只要还有点儿基本判断力,就应该知道,白起的分析和结论正确得无与伦比。可惜,如此的无与伦比,秦昭王竟然没有当回事儿,这就不是欲望所能解释得了的了。无论是多么强烈的欲望,都不会明知道前面是铜墙铁壁还拿脑袋去撞,秦昭王也不是那么没眼力见儿的人。

在我看来,秦昭王之所以那么执著,跟他的舅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秦昭王在位的前三十几年,秦国取得的所有成就都跟他舅舅有密切的关系。逼得楚国搬家这样的辉煌,就是在穰侯主政期间取得的,这一点秦昭王心里明镜儿似的。

从走上王位,到这期间秦国的所有辉煌,秦昭王都不敢挺直了腰杆儿说,这些都是我的。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阴影——穰侯,通俗说就是,秦昭王有穰侯心结。

即使在穰侯离开秦国政坛多年以后,秦昭王也没有彻底摆脱这个阴影。空前辉煌的长平大胜,还是跟穰侯脱不了干系。长平大胜的最关键人物就是白起,白起跟穰侯是啥关系,秦昭王比谁都清楚。在白起拒绝前往前线的那一刻,或许让秦昭王看到了洗掉心头阴影的机会。用其他人来拿下邯郸,取得比以前更大的辉煌,不单给白起难堪,还能够驱散自己心头的阴影,从而彻底清除心中的穰侯心结。

在这种情况下,秦昭王不怕鬼、不信邪,毅然派王龁去前线替换王陵,继续指挥秦军跟赵国人死磕。

至此,秦昭王已经有了跟白起赌气的苗头,或者说,秦昭王是在跟舅舅赌气,白起不过是穰侯的一个现实代理人。

当白起说风凉话的时候,是不是他也在跟秦昭王斗气呢?

君臣斗气的结果,只能是君上失态,臣下受损。

当白起面对三尺长剑的时候,秦昭王的失态达到了极限,白起的损失也探了底。

白起的结局,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多见。

历史上,老板对功臣痛下杀手,不是一次两次,死的人,也不是一个两个。那些功臣们的下场比白起还凄惨的多了去了。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则是老板们搞兔死狗烹、卸磨杀驴的勾当,二来是功臣们欲望太多,手伸得太长,更多时候是两者兼而有之。

白起跟这两种情况都不沾边,当时秦国追逐的兔子们,还都在满山跑,欢实着呢,秦国也需要更多拉磨的驴;从现有的史料来看,并没有发现白起去动不该自己动的东西,他本人也没有卷入最高权力的是是非非。

秦昭王并没有非杀白起不可的正当理由,白起自己也没有主动找死的举动,顶多就是说了那一句风凉话,但是秦昭王还是赐死了白起。之所以会这样,只是因为秦昭王在赌气,孩子一样的赌气。

秦昭王赐死白起,在秦国创造了一个唯一。

秦国并不是没有杀功臣的先例,也不是没有杀功臣的后来者。不过,秦惠王杀掉的商鞅,是秦孝公时代的功臣,秦二世杀掉的蒙恬,是秦始皇时代的功臣。只有秦昭王杀掉的,是自己时代的功臣。

如果邯郸之战是另一个结局的话,白起的人生也许会是另一个结局吧,秦昭王也就不会背上杀功臣的遗憾了。

历史故事不是童话故事,大团圆的完美结局很少,很少……

优雅地退场

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二月,王龁撤离邯郸的时候,并没有带回所有活着的秦军将士。有两万秦军陷入了赵国人的重重包围当中,危急时刻,这些人在领导郑安平的率领下,选择了一条几年前赵国人走过的路——投降。

这两万秦军的下场,到底是咋样,我不知道。不过,郑安平本人还是相当滋润的,在赵国受到了极其热烈的欢迎,并被封为武阳君。

郑安平,范雎的救命恩人,而且还是范雎举荐的秦军将领。

这就来麻烦了,按照秦法的有关规定,被举荐的人犯了事儿,举荐人要承担相同的责任,具体说来就是,被举荐的人触犯了什么样的罪名,就等于举荐人也触犯了什么样的罪名。

郑安平在前线投降敌人,那就是范雎投降敌人。

换句话说,因为范雎遇人不淑,错看了郑安平,他要承担极为严重的后果——夷三族。

夷三族不是针对一个人的处罚,而是对家族的集体处罚。具体是哪三族说法不一,主流的说法是父、母、妻三族。

夷三族这个孙子刑罚,非常不人道,它并不是把三个家族的所有人咔嚓一刀,一了百了,而是分步骤虐杀。

第一步,在犯人脸上刺字、割掉犯人的鼻子;第二步,砍掉左右脚;第三步,用鞭子(或板子)把人活活打死;第四步,把已死去的人的脑袋砍下来;第五步,在闹市把尸体剁成肉酱。但是,如果犯人所犯的罪行是因为指责国君,那么在进行第一步之前,先要割掉舌头。

范雎及其家族,并没有受到如此残酷的待遇,因为秦昭王下了一道死命令:谁敢提郑安平的事儿,就按照郑安平的罪名来处理谁。

在下这道命令的时候,秦昭王可能想到了那个空旷的离宫。在那里,两个无依无靠的人互相温暖着对方,彼此给对方带来了一丝希望。

在秦昭王的庇护下,范雎逃过一劫。不仅如此,秦昭王还一个劲儿地给范雎送好东西,变着法儿哄范雎高兴。

秦昭王很够意思,但是架不住范雎点儿背,两年以后,因为另一个恩人的缘故,他还是离开了历史舞台。

当年范雎举荐了一个准诸侯,河东郡守王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