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历史色盲讲故事.2
1473200000070

第70章 天上掉下个李妹妹

这次楚国人是南下,合纵失败的同一年,公元前241年,楚国又把都城从陈迁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并把寿春改名为郢,以纪念那个曾经的伟大都城。

此次搬家让楚考烈王虽然很无奈,但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错,都是爷爷和老爸给自己留下的摊儿太烂。不过,另一件让楚考烈王无奈的事儿,就怨不得别人啦。

李代桃僵?

楚考烈王忙活了好多年,竟然连一个儿子都没捞到,这就让他有点儿冒冷汗了。

国君没有儿子,不仅是享受不到天伦之乐那么简单,这是一个关系到自己身后权力传承的大问题。

春申君也是想国君所想,急领导所急,一个劲儿往国君身边送美眉。这些美眉并不是些普通的美眉,而是一些看上去能生儿子的优质美眉(也不知道是怎么看出来的)。

春申君的货源很充足,楚考烈王的精力很旺盛,结果却让他们很失望,楚考烈王还是没有抱上大胖小子。

这时候,天上掉下个李妹妹。

赵国人李园带着自己的妹妹来到楚国,打算把妹妹进献给楚王。

听说楚考烈王生不出儿子来,李园打了退堂鼓。

李园来楚国是作长线投资的,妹妹就是他的投资成本。

在那个一夫一妻多妾的时代,男人这会儿还跟你如胶似漆,扭脸就会跟别人卿卿我我,女性的利益根本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唯一的指望就是自己能够生个儿子。有了儿子以后,即使男人再也不搭理自己,自己也可以靠着儿子过下半生。

楚考烈王不能生儿子,李妹妹进了楚王宫,就不好说能够怎么着了,李园就更甭想沾光了。

李园的这个退堂鼓,打得还是比较英明正确的。

大老远跑一趟,啥买卖也没做成,就这么回去,太亏了,光路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不让自己赔本儿,李园又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人——春申君。

李园投身到春申君门下,成为了一名食客。在春申君门下待了没有多久,李园请假回家探亲,到了该回楚国的时候他并没有急着动身。

回到楚国后,李园去找春申君销假,春申君少不了要问一下为什么超假啊。

李园把自己超假的理由汇报了一番,齐王派人来向我妹妹提亲,光忙着陪齐王使者了,没想到竟然超了假期。

一听这事儿,春申君心中一动,什么样的美女啊,竟然惊动了齐王,就问李园:下聘礼了吗?

李园等的就是这句话,赶紧说,还没有。

春申君心想,这就好办了,没有下聘礼,就是八字没一撇,自己还有机会。

春申君接着问李园:我能见见你妹妹吗?

就是让你见的,李园赶紧说:当然可以。

李园麻利儿把妹妹送到春申君身边。

春申君对李妹妹也很满意,很快就让李妹妹怀孕了。

知道妹妹怀孕后,李园找到了她,兄妹二人嘀咕了大半天。

怀孕后的李妹妹在跟春申君闲聊的时候,分析了一下楚国未来的政治形势。

楚王没有儿子,百年之后,按规矩是兄弟继位。一朝天子一朝臣,接下来就是新一轮的政治洗牌,不出意外的话,春申君就是第一张被清洗掉的牌。

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月有阴晴圆缺,政坛没有常青树,今天不走明天也得走。

即便春申君很看得开,不在乎政坛上的起起落落,那他也必须看重另一样东西:自己的身家性命。

春申君主持楚国的政务以来,经常不把楚王的兄弟当盘儿菜。楚王的兄弟一旦接棒,春申君就不只是从政坛出局那么简单了,身家性命是有啊还是没有,就说不上来喽。

李妹妹说的这一切,春申君比谁都门儿清,否则他也不会整天忙活着给楚考烈王送美女了。

但是楚考烈王自己不争气,谁又有办法呢。

李妹妹就有办法。

李妹妹向春申君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主意,把自己送给楚王。

春申君一听,嗯,不错啊,万一生的是儿子,那就等于是自己的儿子做了楚王,那时候,楚国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老天爷没有辜负李妹妹,来到楚考烈王身边后,她果然生了一个儿子。

就这么一个儿子,他不是太子谁是太子,李妹妹母以子贵,也成楚国的王后。

楚考烈王也很看重李园这位国舅爷,让他进入了楚国的政府。李园总算是没有跟妹妹白嘀咕。

有了更高地位的李园,把矛头掉转方向指向了春申君。未来的楚国,只有春申君才是他最大的敌人。

李园,一个楚国政坛刚起步的生手,要想彻底扳倒树大根深的春申君,这个基本上没戏。既然不能通过政治斗争摆平你,那就从肉体上消灭你。

李园也招揽了门客,跟四公子不同,李园的这些门客大多是亡命之徒,关键时刻能扛着炸药包往上冲的那种,算是敢死队员。

等待着,等待着,最关键的那个时刻终于来了。

楚考烈王辛苦了二十五年,终于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春申君的门客朱英,再次找到了春申君。

朱英再次展示了自己那敏锐的洞察力,指出了春申君面前的两个前景: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

楚考烈王去世后,幼子接棒,春申君将获得更大的权力,说整个楚国都是他的也不过分。这是天堂。

还有一个地狱。作为国舅爷的李园,不会眼睁睁看着楚国落到春申君手里,他会利用自己便利的身份,抢先占据有利位置,然后从肉体上消灭春申君。

天堂和地狱之间,只有一线之遥。

为了保证春申君能够顺利进入天堂,朱英给他出了一个稳赚不赔的主意:让我负责王宫中的警卫工作,只要李园一到王宫,我就让他有来无回。

只要楚考烈王一闭眼,李园肯定会第一个到达,因为人家是国舅爷,并且还有妹妹这个内线。如果春申君在王宫里埋下朱英这颗地雷,李园最后会怎么着真不好说。

可惜,春申君不愿意进行地雷战。

听了朱英的这番话,春申君并不以为然:你把事情看得太悲观了,李园算个什么东西啊,再说,我对他一直不错,他不会那么做的!

十七天后,楚考烈王永远地闭上了双眼,李园果然第一个到达王宫,并且在进入王宫的必经之处——棘门,埋伏下了敢死队员。

春申君姗姗来迟,棘门就是他的鬼门关。

楚国的这次政变,从李园开始策划到正式结束,相当诡异。

李园在家里养针对春申君的敢死队员,弄得沸沸扬扬,整个都城的人都知道他想干什么。

更不可思议的是,春申君知道李园不地道,竟然一点儿应对措施都没有,即使不让朱英负责王宫的警卫,那你去王宫的时候多带几个人不行啊,他是怎么想的呢?

历史惊人地巧合,就在这一年,秦国也发生了一起政变,秦王政粉碎了嫪毐的政变,正式开始了当家做主。

更巧合的是,吕不韦把怀孕的赵姬献给了异人,春申君把怀孕的李妹妹献给了楚考烈王。这两个故事都出自《史记》,不同的是,吕不韦那个有点儿眉目不清,春申君这个有鼻子有眼儿。眉目不清的那个,不一定是真的,有鼻子有眼儿的这个,同样也值得推敲。

春申君进献怀孕的李妹妹,出自《史记·春申君列传》,并且言之凿凿:“而李园女弟初幸春申君有身而入之王所生子者遂立,是为楚幽王。”

但是,同样是在《史记》里,这件事看上去又那么不可思议。

《史记·楚世家》记载,这位楚幽王缺少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中的寿,当了十年领导人就去世了,此时大约在十五岁左右。

接下来的记载就有点儿看头了,《史记·楚世家》:十年,幽王卒,同母弟犹代立,是为哀王。

楚幽王不但有一个同母的弟弟,还有一个异母的弟弟,还是《史记·楚世家》:哀王立二月余,哀王庶兄负刍之徒袭杀哀王而立负刍为王。

这很让人费解,楚考烈王忙活了二十多年没有儿子,跟怀孕的李妹妹颠鸾倒凤后,福至心灵,竟然生了两个儿子(假设楚幽王是春申君的儿子)。

这太不可思议了吧!

也许会有人说,后来的这两个儿子也不是楚考烈王生的。按照这种逻辑,任何人的血统都是可以怀疑的。

至少当时的楚国人没有怀疑负刍的血统,负刍有幸,或者不幸,成为了最后一任楚王。

就在负刍发动政变走向领导岗位的那一年——公元前228年,赵王迁被秦国俘虏。

楚国这个最悠久的大国,也进入了生命倒计时。

姜是老的辣

楚王负刍接手的这个摊儿,怎么说呢,不是太烂。不是太烂的意思就是,自从搬家后,楚国没有再损失更多的土地,只是在楚考烈王刚即位那一年(前262年),楚国把州(今武汉附近一带)割让给了秦国。

失去了这个江汉三角洲后,长江就再也不是楚国的天险了,反而成了楚国腹地的一道大口子。

秦国人完全可以沿着长江两岸“军队向前进”,成都平原、关中平原的大量物资沿着长江的支流、干流,大模大样、保质保量地完成后勤保障,根本用不着远征的秦军“生产长一寸”,再加上秦人本身固有的纪律性,很快就“革命无不胜”了。

所幸的是,秦国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是埋头跟中原的三晋过不去,长江这道大口子,倒也没有给楚国带来什么麻烦。

除了长江这个没法量化的负资产,楚王负刍接收的固定资产还是相当可观的,在整个长江下游流域,楚国人还是能说了算的。摆在楚王负刍面前的形势,当然说不上是大好,但也说不上有多么糟吧,至少跟三晋相比,不是更糟。

守着这个还能说得过去的摊子,楚国交出了一份说不过去的成绩单。

始皇帝二十年(前227年),发小太子丹给秦王政来了一个图穷匕首见。躲过斩首行动的秦王政,缩短了秦军的准备时间,马上展开报复,让王翦前去教训那个送上门儿的燕国。

第二年,燕国前线的事儿还没整利索呢,秦王政安排另一支人马南下,又跟楚国人干上了,并且还拿下了楚国的十余座城池。

率领秦军一南一北忙活的是爷儿俩,老爸王翦在北方折腾燕国,儿子王贲在南边修理楚国。

因为自己的家门口还有魏国这么一块绊脚石,秦王政也没有让王贲发扬痛打落水狗的精神继续修理楚国,而是让他回来踢开这块绊脚石。

收到了太子丹的人头后,秦王政也见好就收,从前线召回了王翦和李信,这会儿他的目光又调整到了楚国身上。

那些年秦国很忙,还没有完全忙活完赵国,就开始忙活燕国,还得看着家门口的魏国,现在领导又惦记上了楚国。

值得一提的是,从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开始,老天爷也跟秦国人磕上了,地震、饥荒、暴风雪,隔三差五就到秦国来串门儿。拖着老天爷这么个油瓶,秦国人依旧能够潇洒自如,我们还能说什么呢?

瞅瞅楚国那还不算太糟的形势,秦王政知道,要想彻底摆平这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强国,且得费点劲儿呢。

秦王政把王翦、李信这两位从任务繁重的燕国前线叫回来,就是要跟他们商量一下,怎么才能够给楚国来个一次净。

自古名将如美女,不能白发见世人。男人喜欢黑发的美女(今天有点儿不一样,金发碧眼的也不错嘛),国君(这个似乎不分男女)喜欢年轻能干的小伙子,都是人之常情。

男领导秦王政也喜欢年轻能干的少壮派,首先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年轻的李信:我想拿下荆国(避老爸的讳),你看多少人够用?

虽然率领数千秦军迫使燕王喜献上了太子丹的首级,但是李信并没有忘了自己姓啥,他也知道楚国是块难啃的骨头,不过呢,他也没有妄自菲薄,随口报出了一个价位,有个二十万就够了。

二十万,不少啦。

除了长平大战可以推测出秦军的数量应该不少于赵军外,在这之前,我还没见过比二十万更大的数字呢。李信也是料敌从宽啊,给楚国的待遇是二十多个燕国才能享有的。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秦王政还要听一下王翦的报价。也许,秦王政觉得李信的这个报价有点儿偏高,希望王翦能够给出一个比较低的价位,造成竞价,从而降低成本。

这就是秦王政举办的一个政府招标会,报价越低,中标的概率越大。

出乎秦王政意料的是,老将军王翦却逆市操作,报了一个高得离谱的价位,少了六十万不行。王翦将军把政府招标会当成政府拍卖会了。

看到王翦老将军这么不领会领导的精神,秦王政也很无奈,看看这两个报价,一个是最多二十万,一个是最少六十万,答案还用多说吗。

李信中标!

王翦非但在竞标中失利,还让国君调侃了一把:王将军太老了,竟然这么胆小!

一看国君是这个态度,老将军也有点儿伤心,借口身体有病,申请退休,回老家频阳(今陕西富平)养老。干了一辈子革命工作,也该歇歇啦。

打发走了年老的王翦,秦王政像以前那样,满怀信心地期待着年轻的李信送来好消息。

刚刚从燕国前线回来的李信,又一次走上了战场,这一次他有了一个副手——蒙恬。两个年轻人怀着大有作为的美好理想,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来到前线后,李信跟蒙恬进行了分工,李信负责攻击楚国的平舆(今河南平舆),蒙恬负责攻打寝(今河南沈丘)。一切都很顺利,这两个地方没有什么意外地被拿下。

扫清外围后,李信挥师南下,来到楚国最后一个都城,后来改名为郢的寿春。

楚军真的很菜,在家门口也没讨到什么便宜,又被李信修理了一顿。

李信并没有继续跟楚国人纠缠,反而引兵向西撤退,打算与在城父(今河南宝丰)的蒙恬会师。

一看该死的秦国人要扯呼,楚国人紧紧贴了上去,不离不弃地悄悄跟在秦国人的屁股后面。楚国这贴膏药的黏性还不错,三天三夜,愣是没有被秦国人甩掉。

是时候了。

跟着秦国人跑了三天三夜后,楚国这条盘踞着积蓄力量的毒蛇,迅速吐出了自己的毒信子,攻陷了秦国人的两个防御工事,斩杀七名都尉。

该死的秦国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这仗打得极其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