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跟高层领导学读书
14739000000001

第1章 前言

《跟高层学读书》是目前国内较全面研究高层领导人读书生活和读书方法的书。

现代社会是学习型社会,每一个人都应该崇尚读书,端正学习态度,养成终生读书学习的好习惯,何况是领导干部呢?

领导干部只有自觉地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构建学习型政党的需要。领导干部通过读书,不但可以获取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还能够加强自我约束,严格要求亲友和身边的工作人员,提升个人修养,提升个人综合素质,自觉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古人说“开卷有益”,读书不但可以学到历史经验,更可以学到历史教训。毛泽东在书中读到了历史教训,他曾借李自成告诫党的领导干部要戒骄戒躁。

毛泽东曾借《吕蒙传》启发领导干部们要崇尚读书。胡耀邦则在书中读出了领导干部读书的紧迫性。任弼时在少年时就曾经说:“文明人知国家与身有关系,故以阅报为贵”。光重视读书学习还够,关键是要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这方面,郭化若将军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

有人读书刻苦,可收效不佳;而有人却常常能够从读书中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这就是读书方法的问题。

每一个人都应该去探索、总结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学习、借鉴高层领导人智慧、高效的读书学习方法,就会事半功倍。

爱读书是高层领导人的共同特性。他们不但重视读书,更重视探索、学习科学的读书方法。伟人们在长期的读书生涯中摸索、总结形成了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读书方法,这些读书方法对于今天的我们学会智慧、高效地读书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本书将总结这些伟人的读书方法,以期与大家分享!

毛泽东终生博览群书,“三复四温”、“不动笔墨不读书”、“问学”、“多读、多写、多想、多问”、“学以致用”是他主要的读书方法。

除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邓小平、陈云、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徐特立、叶剑英、刘伯承、罗荣桓、陈毅、彭德怀、杨尚昆、郭化若、王震、王首道等老一辈领导人均有自己独到的读书方法。学习、借鉴他们的读书精神和读书方法,对于我们的读书学习,对于解决现实问题,都将有珍贵的启发价值。

本书本来是按读书方法分篇的,在认真听取出版社编辑意见的基础上,决定采用按人分篇。

为了弥补按人分篇造成的读书方法不明晰的问题,特在研究以上领导人读书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十条读书方法,并附上相关的领导人例子,以方便读者按读书方法的阅读。

一、如何挤时间读书学习。现在是一个快节奏的经济社会,每一个人都很繁忙,领导干部更忙。大多数领导干部都能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却苦于缺少时间读书。那么,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为我们树立了如何挤时间的榜样。为了读书,毛泽东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上了。外出开会或视察工作,常常带一箱子书。一有空闲就看起来。晚年虽重病在身,仍然坚持读书学习。

二、既要博览群书,又要有选择地读书。因为我们面临着不确定的社会、不确定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博览群书,以树立全局、系统、统筹的思维。但博览群书,又不能没有选择地读书。我们应该应时代潮流的需要读书,读时代需要我们读的书,要有重点和专攻,一个阶段可以集中看相关的书。在这些方面,毛泽东、徐特立、刘伯承、王首道、陶峙岳的读书方法将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三、定量、有恒——有计划地读书。在读书学习之前,先要订个学习目标,然后将目标分解,定量、有恒,有计划地学习,就可以达到不可思议的学习效果!徐特立、毛泽东他们师生二人用他们一生的读书生涯向我们昭示了定量、有恒的读书方法的神奇效果。新中国的教育家徐特立就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他学《说文解字》时,把五百四十个部首分作一年来读,每天只读两个字。他教学生学这些部首时,只要求他们每天记一字,两年学完。他在四十三岁时开始学外文,用的也是这个方法:每日学一个生字,一年学三百六十五个字。这样持之以恒,终于学会了法文、德文和俄文。他说:“读书常患‘走马观花’、‘狼吞虎咽’、‘囫囵吞枣’,随读随忘。不切实际的贪多,既不能理解又不能记忆。我的读书方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

四、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智慧的人总是能够在阅读前人思想的同时,启发自己的思考,将阅读与思考统一起来,敢于批判地学习,提出自己的见解,保持自己的独立精神。在这方面,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李大钊、陈毅、罗荣桓、彭真等领导人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五、“三复四温”。为了达到务求甚解的目的,毛泽东非常重视“三复四温”,反对只图快、不讲效果的读书方法。重点书他总是一篇篇仔细研磨,从词汇、句读、章节到全文意义,哪一方面都细细滤过。对一些马列、哲学方面的书籍,毛主席反复读的遍数就更多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他都反复读过。许多章节和段落还作了批注和勾划。他从青年时期就认真读过《史记》、《汉书》等古籍,并且不断地重读。即使到了晚年,他还是反复地研读哪些他喜欢的书籍。读过一遍,他就会在该书封面划上一个圈。在他读过的许多书籍封面上,均留下了他读过二遍、三遍的圈记。晚年的他重病在身,仍坚持重读了新中国成立前出版的从延安带到北京的一套精装《鲁迅全集》及其他许多书刊。

六、“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从他的老师徐特立那里学来“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方法,并终生坚持。他每阅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记或心得体会。他读书非常认真,甚至不忘修改原书上的错别字和不当的标点符号。

七、该精读的精读、该速读的速读。通过这种方法,杨尚昆读完了几万卷书。

八、问学。学问学问,就要勤学好问。向权威长者和专家问学,根据需要向一切人学习,这不但表明了一个人虚心的学习态度,更是一种聪明的学习方法,问学效率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握大略与要点,还能够纠正自己的偏见……在问学方面,毛泽东是我们的榜样。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就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从芋园问学,到北大求道,再到后的读书学习讨论会、座谈会,体现了他勤学好问,重视在讨论中学习的求学精神。

九、讨论。和他人在讨论中学习,是一种开放交流式的读书方法。讨论有时比自学更有效率,效果更好。瞿秋白就非常重视讨论式的学习。

十、学以致用。读书方法虽然多,但最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即理论联系实践地读书。在这方面,毛泽东一生重视学以致用,并且写下了著名的《实践论》,“毛泽东‘古为今用’是没有人能企及的”,为了更好地做到古为今用,他“下轿伊始问志书”。毛泽东提倡“学以致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他非常重视历史经验。在他的著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现实。叶剑英的“一读,二记,三用”读书“三遍法”更是强调读书的最终目的是“用”。此外,王震将军非常重视古为今用。

作为领导干部,不可避免都会面临国家、单位和个人的困境,在逆境中读书学习,不但是提升自我的机会,而且可以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利用逆境读书,而不是消沉,其实就是在充分利用时间读书。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会遇到逆境。如果暂时无改变的可能,那么,读书学习不失为一种好选择。越是面临逆境,越是面临复杂的情况,越是要读书。在逆境中学习,把逆境当成读书学习的好机会,往往能够为以后的人生奠定深厚的基础。毛泽东、邓小平、陈独秀、彭德怀在逆境面前不消沉,而是抓紧时间读书,通过读书为思索解决现实问题、提升自我准备了理论能量。

作为领导干部,不但要自己重视读书学习,还要影响周围的亲人、同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这样,才能创造更有意义的人生,更有效率的社会。才能更好地构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社会。毛泽东、任弼时、陈云、陈毅等领导人都非常重视教育、影响领导干部、周围人、青少年和全社会读书学习。

徐文钦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