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著名科学家的故事
14755600000065

第65章 朴实无华的人

几乎每张办公桌上都放着玻璃板。我发现,玻璃板常常是一扇扇观察人们心灵的窗口。看看玻璃板下压着什么,往往可以知道主人心中最喜爱什么,最留恋什么,最怀念什么。

在福建省农业厅的一间办公室里,我看到玻璃板当中端端正正压着一张周恩来总理的放大照片,旁边压着一套纪念周恩来总理的邮票。

他,身材非常魁梧,皮肤黝黑,手臂又粗又壮,一头黑发,一张朴实无华的脸。他具有农民的气质,一点也不像那种长期蹲办公室的“白面书生”。

他的办公桌上醒目地放着一把白色的大茶壶。当我刚刚在办公桌对面的一张藤椅上坐下,他就拿出一只搪瓷口杯,从杯里抓出一大把茶叶放进茶壶。我注意到搪瓷口杯上贴着纸,写着“桃仁乌龙茶”几个字。

我虽然多次来福州,只喝过福建的花茶、红茶,这回头一次品尝乌龙茶。那茶别有一股清香,令人精神为之一爽。

我是在党的十二大召开的前夕去福州采访他的。当时,他光荣地当选为十二大的代表,正准备动身赴京。

他很热忱,诚恳,也很健谈。

我们的谈话,常常被他繁忙的工作所打断:

一会儿,一位秘书模样的人拿着公文进来了。他迅速地看了一下,刷刷地当场作了批复。

一会儿,一位办事人员拿着电报进来了,说是外地一个农业考察团要来榕,他马上就接待问题谈了几点意见。

一会儿,一个小青年进来,悄悄地在他耳边低语几句,然后掏出8角人民币,放在办公桌上。论年龄,他们是两代人;论职务,是领导与被领导。然而,他们却非常亲热——小青年上月借他8角钱,现在当面奉还。

一会儿,一个30多岁的瘦高个进来了,有点不好意思的样子。谈了几句别的事儿,瘦高个终于说出来意——孩子要进小学,论年龄还差4个月,能不能想想办法?他虽然没有应承下来,可是,却很和气地向瘦高个作了解释,劝他让孩子等一年,到明年合乎条件再入学……

就连当他陪我去吃晚饭时,从办公室走到食堂,一路上有不少人跟他点头招呼,问他什么时候动身。还有几个人在半路拉住他,请示工作问题。

我们刚在食堂坐定,又有人端着饭碗坐了过来。一边吃,一边向他汇报今天省里评定农艺师会议的情况。

他呢?总是“好商量”。他的脸上,总是浮现着和蔼的笑容。他是一个没有什么架子的人。

正因为这样,他在群众之中很受欢迎的人,谁都爱找他商量,而他也总尽力帮助解决。他是一个朴实无华的人。

他,名叫林桂镗,他具有双重身份:他是科学家——中国著名的茶叶专家、福建省茶叶学会理事长、高级农艺师;他又是领导干部——福建省农业厅副厅长、省科协副主席。

如果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关于干部的“四化”标准来衡量——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他是符合这一要求的。正因为这样,他被选为十二大的代表,这里他生平第一次当选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在这样幸福的时刻,当我请他介绍自己成长的道路时,他陷入了沉思。他说,中国有句古话——“饮水思源”,对于他来说,则是“饮茶思源”。他说着,视线落在玻璃板下那张放大照片上,他久久地凝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