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人民史观论
14757300000008

第8章 以人为本与我国全面

小康社会建设一谈到小康社会,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收入增长、市场繁荣、商品充裕、生活水平提高、衣食住用行都有较大改善等,这种看法是对的,但不是全面的。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小康社会的理解往往习惯侧重于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的增长,而比较缺乏的是关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对经济建设中人的理解往往更多地强调提高人的素质以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而较少关注作为发展目的本身的人;就对人本身的关心而言,也是更多地注重人们的物质利益和物质需要的满足,而较少地去关心人的精神追求和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人的发展既不同于动植物的生长,也不完全等同于人的生理能力的变化,而是一个具有丰富的自然、社会内涵的辩证历史过程。寻求发展是人生的一大目标,也是人生的一大动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其实质就是追求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今天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本质和根本目标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理论根基就是以人为本

(一)关于小康社会的历史考察

从语言学的发展看,“小康”一词是一个至今仍然存活在现代人语汇中的古老概念,它反映了世世代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就此而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小康”概念最初见于《礼记·礼运》孔子与其弟子子游(言偃)的对话中。在孔子看来,夏代以前是一个“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在其中,人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在这样一个“大同”社会中,经济上没有财产的私人占有,没有剥削,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政治上实行民主,公职人员由社会成员共同选举产生;日常生活中人们互敬互助,团结友爱,过着和平、幸福、安宁的生活。而夏、商、西周时期则是一个“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在其中,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在“小康”社会中,经济上财产归私人所有,劳动成为为自己谋取利益的手段;政治上实行“家天下”的体制,君主大夫世代相传;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出现了诸多的隔阂、冲突乃至战争。但尽管这样,“小康”社会仍是一个比较美好的社会,因为“礼”的存在使得君臣有规矩,父子有真情,兄弟和睦,夫妻好合。就此而言,在孔子心目中,“小康”社会乃是一个依赖礼义维持秩序、保障正义的社会。

自孔子提出上述思想之后,“大同”所代表的高度和平、幸福的社会和“小康”所代表的低一层次的和平、幸福的社会,分别成了儒家心目中的最高目标和现实目标,关于“大同”和“小康”的一系列理论也就构成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汉末年,何休在《春秋公羊解诂》中把“大同”、“小康”社会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系统性的“三世说”,认为人类社会是由“衰乱世”至“升平世”再到“太平世”的发展过程。所谓“太平世”,就是“大同”社会,所谓“升平世”则相当于“小康”社会。鸦片战争以后,孔子和儒家的上述理论在变化了的环境中得到了进一步具体的阐释和发挥。首先是洪秀全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描绘了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人间“天国”。接着康有为又在《大同书》中进一步描述了人类历史的三个阶段,即由“据乱”到“升平”(小康)再到“太平”(大同)的过程,认为“大同”社会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之上,尤其是要实现人的自由、平等、独立和个性解放。继他们之后,在“华夏大厦之将倾”的危急情势下,孙中山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确立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最高理想,并提出了民生、民权、民族的三民主义。在他看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认为“民生主义即贫富均等”,“就是要人人有平等的地位去谋生活”。为此就要“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实现“土地国有”,并由国家兴办经营交通、矿产、工业等足以操纵国计民生的大型企业。为了能够将中国建设成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孙中山耗费半生精力写出了《建国方略》一书。在书中他精辟地分析了民主政治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指出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系统地论述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前进道路以及基本原则的著作。

以上概述表明,在中国历史上,虽然不同时代的人们对“小康”、“大同”社会的具体内容有不同的描绘,并且都存在着严重的空想色彩,但在本质上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基本思想和人们对“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精辟地总结道:“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虽然他们在实践中都碰了壁,理想未能实现,但是他们的艰深探索、他们对中国民富国强的期盼和描绘,却为中国几代共产党人的中国式现代化或“小康社会”理论提供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理论基础

16世纪以来,以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为代表的西方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者曾经提出了诸多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其中包含了与传统中国社会“小康”、“大同”理论相同的“共同富裕”等思想,它们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

与空想社会主义根本不同的是,马克思、恩格斯不是从正义、善良等抽象的观念出发,而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原则,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通过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尤其是经济形态来描绘未来社会的一般面貌,并且这种预测、描绘也只是指出了大致的轮廓和发展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这个社会,消除了生产的现存的人为障碍,“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这表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一个生产力充分发展,实现了共同富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理想社会。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正是这样一个致力于实现人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水平共同提高的理论。

在中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建立小康社会,强调富民,是近代以来一切仁人志士不懈追求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中国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基础。1953年12月,在《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毛泽东初步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1959年,他又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不会凝固不变的,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个阶段可能比前一个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个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极为丰富和人们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了。

为了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毛泽东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大致时间和战略步骤。他认为要建成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需要100年或者更多的时间。“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所不曾取得的重大进展。而他们所提出的中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等思想,则构成了后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小康社会理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最直接、最系统的论述小康社会理论的是邓小平同志。他对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的论述,关于小康社会的具体标准、发展道路、实现途径、根本保证等问题的阐述,为实现我们党和国家的第一步发展战略,即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均达到800美元,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他把“中国式的现代化”同“小康之家”联系起来了,认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1980年1月,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他再次谈到了小康目标问题,指出,“到本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每人平均达到1000美元,算个小康水平。”1982年9月,邓小平所设计的20世纪内达到小康标准的奋斗目标在党的十二大上被全党所认同,十二大报告把“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确定为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1984年3月25日,他在会见日本客人时,正式明确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认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标志着小康社会理论的形成。

从1982年开始,邓小平对小康社会或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战略的设计进入第二阶段,在提出20世纪末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了21世纪的发展蓝图。1984年10月6日,在会见参加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代表时指出:“我们第一步是实现翻两番,需要20年,还有第二步,需要30到50年,恐怕是要50年,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后来在1987年,他又进一步把“两步走”的战略调整和具体化为“三步走”战略,指出“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80年代翻一番……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样,小康社会理论就构成了“三步走”社会发展战略的核心,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提出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的同时,邓小平还对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在他看来,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它具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般特征,即:第一,我国的小康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具有先进性与落后的方面并存的特征。第二,我国的小康社会的发展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程度上都具有不平衡性。第三,我国的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国人口众多,基础落后,要消除同发达国家两三个世纪至少是一个多世纪形成的差距,绝不是短时期内所能办到的。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决定了我国的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另一方面,它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在更高水平上的有机统一和协调发展。概括起来,其主要特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小康是人民生活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一种发展水平,即“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为此就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要“搞两个开放,一个对外开放,一个对内开放”。因此,它是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对内开放就是改革,只有综合性的改革,才能够保证本世纪内达到小康水平,而且在下个世纪更好地前进。改革开放将贯穿于中国小康社会的全过程,它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和必由之路。

第三,小康社会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能够深刻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优越性。邓小平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实现了小康和“三步走”的发展战略,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社会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

第四,小康社会是一个“人民有更多的民主权利”的社会,要给基层、企业、乡村中的农民和其他居民以更多的自主权。“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同时,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做到既能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又能保证我们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第五,小康社会中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它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小康社会以其丰富的内容深化了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使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更加鲜明,因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必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第六,小康社会是人民文化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社会形态,它强调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育“四有”新人,提高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通过对上述基本特征的概括,1991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对小康的内涵做了如下描述:“我们所说的小康,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由此“小康社会”成为一个完整、科学的社会形态概念。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思想为我们党今天进一步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系统的理论基础。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的具体展现。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并将其视为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的一切工作在本质上都应该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标展开,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展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问题有过极为精辟的论述。作为唯物史观的创立者,马克思、恩格斯在思考未来社会和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等问题时,始终注重从与资本主义社会相互比较的角度,进行具体的和历史的考察与分析。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社会不仅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也是一个从片面发展向全面发展逐步推进的过程。资本主义虽然造就了以往任何时代都无法比拟的物质成就,建立了世界性的普遍联系,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却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弊病和人的异化,劳动异化使人的劳动过程与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与劳动者相对立。个人处于这种异己的、片面的社会关系之中,受制于市场经济中各种盲目的偶然因素的支配和制约,丧失了全面发展的个性与自由。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人的社会关系的片面化,人的劳动对象关系的贫乏性,以及与自然界联系的狭隘性,使个人失去了自主性和独立性。所以,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实质上仍是以牺牲大多数个人的利益为前提条件的,它没有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此相反,未来社会是一个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弊病的自由人的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表明,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是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中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例如,马克思就曾明确指出:“一切民族,不管他们所处的历史环境如何,都注定要走这条道路,——以便最后都达到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的这样一种经济形态。”这个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在这里,生产力充分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灭了阶级差别,一切社会成员有充裕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此基础上,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成为可能。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体素质诸方面的自由而充分的发展。恩格斯指出:“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它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这一论述说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二是人以智力和体力为核心的能力获得了多方面发展,这两者是相互统一的。人只有得到了自由,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反过来,只有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人才会获得自由。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阶段、从低级文明走向高级文明、从不完全走向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只有到了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可能逐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是因为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提供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条件,才能为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创造基础。正因为如此,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规定,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一个“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它能够更全面、更彻底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每个人既能获得和其他人一样的合乎社会各方面要求的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每个人又能获得与个人自身脑力和体力相适应的,充分体现自己特长的,深刻挖掘自己潜能的,完全符合自己心愿的,最丰富多彩的发展,从而使社会个体具备了能够不断自学提高自己的素质,充分表现自身真正个性的积极因素;同时,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进而促进全社会一切人的全面发展。当然,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也告诉人们,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个逐步实现、永无完结的过程,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还会在更高的层次上继续向前推进。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理论为我们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所以,以人为本就成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理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具体化,它贯穿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过程中。

人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共存,互为前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个宏伟目标与巨大系统,它涵盖着众多具体目标和子系统。十六大报告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四个方面,论述和规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和题中之意。我们以往的理论研究也讲人的发展,但常常把人的发展包含于社会经济发展之中,以为社会经济发展了,每个人也就会自然而然得到发展。因而,自觉不自觉地将人的全面发展简单地归结为社会经济发展。未能单独强调,重视关注不够,使我们的社会发展观欠科学。今天,我们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党规的形式加以固定,我们再也不能犯顾此失彼的毛病了,而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讲的:“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把人的全面发展同满足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一样,提高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高度。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七·一”讲话和十六大报告把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因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互为前提的。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手段。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的细胞,离开了人,社会就不可能存在和发展。所以,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的发展的条件和手段是由社会提供的,离开了社会,人的存在和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将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时空舞台。同时,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又相互促进。正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所指出:“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人的发展都是一个逐步发展、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二者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之间,并非简单地包含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的并列的两个方面,我们既要研究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课题,又要研究人的全面发展规律。目前,研究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还只是一个刚刚开拓的课题,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步一步实施,这一研究必定广泛而深化。因为它不仅可以拓展和深化人学、发展学等学科的研究以及物质、政治、精神等文明建设的研究,并且能为我国如期实现人民梦寐以求的全面小康社会注入新的发展理念。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与以人为本

1.科学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社会发展状况或水平的度量和评价是通过各方面的统计指标实现的。小康指标体系是小康标准的基础。对于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国外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增长、生活质量、社会福利、环境保护等领域进行分析和评价。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计划委员会、统计局等十二个部委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内涵开始制定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于1995年1月修改完成。这个指标体系确定了16个基本检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我们从这些具体指标以及后来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系列指标都可以看出,其中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由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

此后,国家统计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等部门又先后制定了“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和“全国城镇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

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指更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平衡的小康社会。这样的小康社会,与目前的初步的小康社会相比较,其基本特点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要科学认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至少要把握以下三个要点:

第一,这个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乡村、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这个目标涵盖了七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从宏观上规定了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二是从总体上规定了让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使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

三是要求在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生存性需求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能够充分享受健康向上、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各种文化娱乐。

四是在促使城乡居民和个人消费水平从初步小康向比较殷实的小康迈步的同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城乡居民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五是在提高生活消费水平的前提下,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六是在人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七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这七个方面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观,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执政观,实现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发展观,以及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的价值观。

第二,这个目标中,最关键的是经济目标,即用大体20年的时间,使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经有关部门测算,实现到2020年翻两番,我国GDP需要年均增长7.18%。到2010年翻一番,这一目标可以达到或有所超过。到2020年再翻一番,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前10年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取得明显进展,从2010年到2020年保持年均7%的增长速度,再翻一番的目标也可以达到。届时,我国GDP将达到4.3万亿美元,人口大约在14亿多一点,人均可以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这个预测表明,十六大把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符合我国在这个期间的发展实际的。

第三,这个目标中,还蕴含了十项具体的指标体系。这十项指标是:

(1)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标志。

(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00元。2000年这个数字为6280元,按过去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3倍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20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8840元。

(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2000年这个数字为2253元,过去20年人均收入增长了3.5倍(其中,近10年增长1.6倍)。按今后20年增长3.2倍测算,基本可以达到8000元的标志值。

(4)恩格尔系数低于40%。2000年,我国这一系数为46%,近10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到2010年全国恩格尔系数将低于40%,2020年将进一步降到35%左右。

(5)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2000年这个数字为19平方米。近10年平均增加0.5平方米,呈现加快提高趋势,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将处于向满足“住”和“行”的需要为主的转变期,到2020年城镇人均住房将超过30平方米。

(6)城镇化率超过50%。2000年,我国城镇化率为36.2%。近1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将达到56%。

(7)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2000年城镇居民计算机普及率为9.7%。考虑城乡人口分布、城乡家庭户均人口数等因素,全国约为4.2%左右。1997~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并且呈加速提高趋势,到2020年可以基本实现计算机普及率20%的目标。

(8)大学入学率20%以上。2000年这个数字为11%。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实施力度的加大,高校继续扩招,今后一个时期,这一指标将快速提高,2005年将达到15%,2020年有可能达到25%。

(9)每千人医生数2.8人以上。2000年为2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社区医疗服务的加强,2020的将超过3人。

(1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2001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71.6%,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将进一步完善,预计2020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将超过95%。注:以上数据见朱立范:《科学把握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学习时报,2003年5月19日。

2.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

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诸目标中,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最终目标,因为社会的发展最终表现为人的全面发展。首先,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发展的目标。从上述各项具体发展目标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的其他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促使人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或手段。其次,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人是一切发展的规划者、决策者、参与者和实践者,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使自身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人的活动又是发展的动力,人们改造自然获取物质财富,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再次,人是发展的最终检验者。人的发展状况不仅决定社会能否向前发展,而且也是检验社会发展的标准。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些论述把人的全面发展从共产主义延伸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人的全面发展提到了全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这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的精神,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

与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一切工作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服务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在根本上变革了传统的社会关系,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并创造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发展过程,同样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这一本质要求,致力于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有机统一。既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同时又要考虑到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把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本质要求体现出来。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人民群众解决了温饱问题,开始过上殷实的小康生活。按照1991年国家统计局等12个部门提出的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标准,对包括人均GDP、恩格尔系数等16项指标进行综合测算,我国在2000年已总体达到小康水平。这意味着我国人民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之后,在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又向前跨出了一步。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上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困难。例如,一部分人还没有实现温饱,物质消费能力较低;社会各阶层之间、各种利益群体之间、城乡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部分人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落后,文化消费水平低;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素质方面还存在种种问题。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既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任重而道远,也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形势的发展需要我们把人的全面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适应变化了的形势需要,我国明确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全面小康或者说更高水平的小康与我们所实现的总体小康相比,无论从范围上还是从层次上来说,都是一次大的飞跃。从范围上看,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发展,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它将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从层次上看,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全面小康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要求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总之,在全面小康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将达到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阶段。

3.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需要牢牢把握一个宗旨,就是要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全面发展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内容、根本基础和本质追求。我们必须要看到,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核心内容和必然要求。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根本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虽然也致力于发展经济,但发展经济不是最终目的,它是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手段和条件。社会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们在个性、需要和才能发展方面提出的种种问题,是单纯用经济手段所不能解决的。社会主义中国所要实现的是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发展目标,其最高衡量标准说到底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就其实质而言,主要是指造就全面的、高素质的具有现代文明的新人。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较量和竞争中,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要体现在更高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上,同时还要体现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上。只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使我国“人口众多”这个经济建设的负担变成优势。也只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不断地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这一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追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既要加快发展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迅速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又要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人的现代化建设。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非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我们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任务都十分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调动一切人力因素,最大限度地配置人力资源,最大幅度地提高人力资本的效率。特别是随着人类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主动性也在不断增强,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自身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更成为推动经济、文化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基础。只有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创造出越来越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才能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从而尽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尽快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努力增加城乡居民的收入,逐步改善人们的吃、穿、住、行的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进医疗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通过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东西部经济的协调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第二,在政治上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实现人民的愿望和利益。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择、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

第三,在文化上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们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使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一个优美的生态环境。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走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第五,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当然,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应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所以,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时刻立足于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互统一的观点,避免和消除单向度的发展观——静止、僵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这就是党中央一再突出强调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即坚持全面发展的观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要从单纯追求GDP增长转到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综合指标的科学发展观上来。

坚持全面发展,就要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包括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民主政治的发展和人民精神生活的充实,还包括人与环境的协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是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过程,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过程。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任何社会的进步都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结果。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先导,三者紧密关联,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既是一种理念,又是一种实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就要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所以,以人为本既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起始点,又是它的归宿点。要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很好的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解决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关于生产力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经验,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生产力、经济文化的发展同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互为基础和互为动力的。这是因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历史的产物,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的产物。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最终制约着人的发展程度。“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的发展的决定和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

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前提和物质条件;它促使人的需要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并使之不断得到满足;它推动人们扩大社会交往,丰富了人们的社会关系;它缩短了人们必要劳动时间,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

当然,经济的增长,生产力的发展并不等于人的全面发展,也不必然地、自发地会带来人的全面发展,二者之间不能简单地划上等号。因为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其间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和社会机制。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道德水平、精神风貌是一个重要方面,它们的发展水平是人的全面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它们的发展状况并非是生产力这一单一因素所决定的,而是社会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国际交往等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发展状况既和人们的生产相联系,又和人们怎样生产相联系。“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

发达的生产力虽然能使人们的物质需要得到更好的满足,但却不能保证人们的精神生活一定丰富充实。事实上,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贫乏正是当今“病态社会”的表征之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然首先应该是物质产品较为丰富,物质生活较为富裕。但小康社会物质上的丰富和生活上的富裕不能以人的“精神沦丧”、“道德衰退”、“畸形发展”为代价。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就人的发展和生产力发展的关系而言,从归根到底的意义上说,发展生产力只是手段,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正因为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获得了空前提高,给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人的全面发展才有了良好的开端。人们的精神状态从消极被动转向积极主动,个体的存在价值得到肯定,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民主观、健康观、娱乐观等,注入了现代因素,大家普遍思想解放,观念新颖,好学奋进,勇于开拓,修养品德,勇于创新,追求幸福,享受休闲,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人的整体素质有了全面提升。

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形态。人的发展与“小康”发展是互动的。发展生产力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物质条件,它要服从于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最终目的。当然,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又要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和人的素质的提高。所以,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又要采取其他各种手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二)人的物质生活与人的综合素质的关系

小康社会首先是一个物质产品丰富、物质生活殷实的社会。对此,我们可以用一系列量化指标加以衡量。但只有物质生活的发展还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既要使全国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并不断向更高水平前进,同时又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富足的生活主要是指满足人民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这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的方面。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的提高,是指人们德、智、体诸方面的共同协调发展,它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特别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更高层次的内容和要求。因为精神属性是人的一个重要属性,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一个人有无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精神生活和精神追求的多少及其层次的高低表明了人的发展的程度和范围。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然有着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先进的科学文化素质。

从人的需要及其发展来说,人的精神需要是更高层次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同人的本质相联系,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在最初的社会形态中,维持生存的物质需要几乎是惟一的需要。社会发展后,人的需要逐渐多样化、复杂化。马克思认为,从内容上看,人的需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然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从层次上看,人的需要可划分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恩格斯根据这个观点,把广义的生活资料分为生存资料、享受资料、发展资料。生存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包括衣、食、住等生理和生活需要以及繁衍后代的两性需要等;享受需要是人在满足生存需要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旨在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存条件的需要;发展需要则是人为了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增强自由个性而产生的需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把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普遍性看成是未来社会的特征,认为社会主义形态的前提是工人有较高的生活需要,如果抛掉狭隘的资本主义形式,那么,财富就是在普遍交换中造成个人的需要、才能、享用、生产力等等的普遍性。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人的需要同人的本质相联系,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发展性和丰富多样性;“需要”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人的利益;生产愈发展人的需要层次就愈高;但生产总是不能满足人的无限发展着的需要。需要的这些特点说明,人的无限发展着的需要与生产总是不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矛盾运动,内在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不断地提高了人的综合素质,内在地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人的物质生活与人的精神生活是不可分离的,人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是在人的物质生活与人的精神生活的有机统一中实现的。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然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今天,由于人类对自然界无节制的开发和索取,自然界已开始报复和惩罚我们,诸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问题已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对困境,人们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共同进化、和谐发展的新观念,确立了可持续发展观,即科学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要求我们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要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其核心问题是要求我们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它体现了人类对自身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更深刻的认识。

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联系的。一方面,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必须正确处理自身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纠正和克服那种对自然界的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一味索取的错误做法,进而采取改造和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而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正是为了我们人类自身的长远发展和根本利益,满足我们人类的长远需要和根本需要,使人类更好地更持久地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要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得到贯彻实施。当今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在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所面临的严重问题,究其最终原因,都是由人的错误或片面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而导致的,是由人的愚昧或落后带来的。这些问题,从本质上说都是人的素质问题。因此,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人的素质,才能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发展过程中,强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颇。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发展是发展的核心,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为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协调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道路上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我们的既定方针。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同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发展的问题,首先是一个改变落后、赶上先进的问题。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总量的增长,始终是发展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没有经济总量的快速增长,其他各方面协调发展就难以实现。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要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日子。要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充分运用我国的体制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以及国际资源,推动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关系,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为子孙后代留下充足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国内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在党的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我们要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四)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新中国成立以后五十多年的历史,总起来可以说有前后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二十九年,后一个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二十多年。在前二十九年中,除开始七年比较顺利以外,之后所走过的道路都十分坎坷。我们党甚至犯过两次大的错误,因而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到两次大的挫折,一次是发生在以“大跃进”为标志的1958年到1960年,另一次发生在以“文化大革命”为标志的1966年到1976年。这两次大错误、大挫折都是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造成的。它的具体表现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一是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即:不顾客观条件,不顾客观规律,急躁冒进,过早过快地实行“一大二公”的所有制形式,盲目地追求生产关系的先进性和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二是在政治建设上急于求纯,即脱离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现状,把国内、党内的矛盾、问题和斗争看过了头,任意片面地强调阶级斗争,使阶级斗争扩大化;三是在社会发展上急于过渡,曾经提出“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看来共产主义也不是一件遥远的事”,并幼稚地提出在较短的时间里赶超英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早日进入共产主义。

以上三个方面,无论是“急于求成”,还是“急于求纯”与“急于过渡”,追其根源,实质均是无视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没有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没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

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之一——“人与自然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双向循环与动态平衡”表明:人是双向循环的起点,也是生产力系统的中心。在整个“双向循环”中,人是循环的起始点,也是循环的归宿点。劳动者是生产力中人的因素,也称“活”的因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力中物的因素,是人们过去劳动的产物,是“死”的劳动,它们只有同活的劳动力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真正的生产力。没有人也就没有劳动资料,也无所谓劳动对象,也就没有人类社会和社会生产力。因此我们说,“人是生产力内在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处于中心地位,是生产力发展中最富于能动作用的力量,以人为本既是生产力发展的起始点,又是生产力发展的归宿点”。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把劳动者称为“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列宁则称之为“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

说以人为本是生产力发展的起始点,是从生产力发展的目的性而言的。生产力表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是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资料的实际能力和实际水平的标志。而人的一切社会活动都是有目的的,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着的物质文化需要。由此我们说,生产力发展的起点和终点(相对的)都是为了人,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生产力发展的前提、条件、动力和核心。

然而在我们以往的哲学教科书和各种宣传材料中,人总是在关于阶级性、人的本质之类的抽象概念中匆匆掠过,在讲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发展规律时,往往省略了人的需求、利益这个最根本的前提和首要环节,看不出人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的分量;在讲实践与认识的规律时,往往忽略了作为主体的人以及人的动机、心理、素质、创新能力等,而人作为认识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这一本质性的理论却在一大堆庞大的逻辑结构和框架里淹没了,“简单事实”又被“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了”。既然人被物化了、对象化了,人的动机、需求、利益、积极性、能动性也就无关紧要了。拿这样的理论指导决策,必然忽视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和利益,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把政治斗争、意识形态看得高于一切,把利益原则当作资本主义来批判。拿这样的理论指导建设,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只讲“国计”而不顾“民生”,甚至以“国计”为名牺牲“民生”,以物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看不到人们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甚至热衷于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好大喜功、弄虚作假。拿这样的理论指导思想工作,往往是漠视人文关怀,不懂得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不懂得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57年里,尤其是在1957年到1977年这20年间,是比较强调阶级性的,人和人的关系首要的就是阶级关系。对人对事总是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从阶级立场上来看问题,突出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在实践中就是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从1957年的“反右派”,到1958年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到1959年的“反右倾”,到“社教运动”以至“文化大革命”。一大批忠心报国的优秀知识分子、干部,还有一些群众,无辜遭到打击、迫害,严重挫伤了广大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使生产力诸要素的“双向循环”速度迅速下降,这是十分沉痛的历史教训。

时至今日,相当一部分人仍然固守着这样的观念: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表现为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所以,一讲到发展生产力,首先想到的就是资金、项目、经济增长率等,而对人的素质、人力资源的开发等问题则很少做长远考虑。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以开发物质资源和自然资源为核心内容,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跑资金、跑项目、跑设备;一味追求产值、利润……这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也会带来一时的经济效益,但却是不能持续的,甚至会为此付出相当的代价。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训应该是很深刻的。

在当今时代里,开发人的主体生产力正日趋成为发展生产力的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战后日本、原联邦德国的迅速崛起,真正的奥秘就在于此。他们的经济复兴固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又常被人们忽视的因素就是:在战火中毁掉的是生产力中物的因素,而作为主体的人的生产力并没有被毁掉,人的智力并没有被毁掉。正是借助于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的保存和发扬,才创造了经济迅速起飞的奇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决不应仅限于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而应该比以往更加强调“人是最伟大的生产力”,更加注重人的主体生产力的开发。因此,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必须把发展转移到注重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