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家定律
1476100000002

第2章 南汉的弊政

当今圣明,哪里会有南汉时期的弊政呢?南汉的弊政究竟是怎样的呢?

南汉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政权,当国之君叫刘岩。刘岩的政权留在历史那一页的只要两个字就可以概括,那就是变态。原因是他喜欢用变态的杀人方法,滥用酷刑,并且杀人的时候自己还要当场亲自观摩。看见受刑人痛苦挣扎,他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兴奋不已,一边看,一边还流着口水。就是这么一个变态的家伙,还推行了一项基本国策:想得到重用的大臣,一律先阉掉。按照南汉规定,考上进士的要先阉割,再委任官职,此外,没考过进士但被刘岩器重的官员也都难逃一刀。南汉一个小小政权,居然养了两万多个太监,里面有不少饱学之士。为了推行这项基本国策,还设了不少专门阉人的技术员编制,南汉被灭的时候,光是被杀的阉割技术员就多达五百名。

士族和庶族之间在交往时有着巨大的鸿沟,两大集团互不买账,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与西方社会的种族歧视相比较,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士族阶层恨不得将庶族的权力空间挤压得无形,因为士族才是权力集团的形象代言人。刘宋时有一个叫张敷的人,此人出身于江南豪门,属于根正苗红的士族青年。他有两个同事,秋当和周赳。当时这两个人和他都是中书舍人,在一个部门任职。而秋当、周赳的身份是庶族。有一次,秋当邀周赳一起到张敷家去做客。周纠显得很不情愿,他说:“恐怕人家不会给咱们好脸子看,别自找难堪了。”秋当不以为然地说:“咱们现在已经和他是同事了,不要顾虑太多,难道你还怕他不陪我们一起坐坐吗?”

俩人于是放下了心中顾虑,鼓足勇气到张家去做客了。张敷算是够朋友的,他为自己的寒门同事特地安排了两个座位。座位安排好了,可主人张敷担心这两个寒门兄弟靠脏了自己家的墙,就把他们的座位安排得离墙有三四尺远,让他们靠不住。等到客人离墙远远地坐好了以后,张敷忽然又召唤下人说:“把我的座位移得离他们俩远点!”这一嗓子让秋当、周赳再也坐不住了,只好灰溜溜地告辞,真是自讨没趣。

寒门百姓,在那些士族眼中都被划入“小人”之列。东晋的刘惔和王濛都出身高门士族。有一次两人结伴出公差,一直忙到太阳偏西也没有吃上饭。就在两人饥肠辘辘,抱怨满怀之际,一个他们认识的朋友为他们准备了酒菜,菜肴非常丰盛,档次也不算低。无事献殷勤,刘惔并不领情准备抬腿走人。可王濛的阶级觉悟没有他那么高,加上实在饿得难受,就对刘惔说:“不过是吃顿饭,填饱肚皮而已。为什么要拒绝别人的一番好意呢?”刘惔一脸正色道:“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我们不要跟小人打任何交道。这些‘小人’想用一顿饭就拉拢腐蚀我们,不要给他们任何机会。”可笑的是,《世说新语》把这个故事居然记载到了“方正”一章里,实在让人看不出来“方正”之意藏于何处?能看得出的只有豪门子弟鼻孔朝天的自大表情。在我们的形象世界里,两晋的风流雅士散淡儒雅,透着文人雅士的桀骜。可谁又能读出他们心底的贪婪和攫取利益时的不择手段。

不光在对待庶族、寒门的态度上表现得不容商量,即便在士族内部,他们也要划分个三六九等。这些士族子弟引以为荣的资本就是那一张“士族俱乐部”发放的“VIP金券”,拿着它就可以登堂入室,鄙夷世俗。在当时,那些早年渡江的百家士族成了贵族中的贵族,他们还特地修订百家谱作为荣耀的象征。而那些晚来的士族,就被打入另册,见了他们就得矮上三分。百家之中,也要按照父祖的地位再加甄别,发达早的家族就有资格在别人面前显摆自己家门的招牌,时时处处显示一个老牌士族的冲天牛气。

南朝宋武帝的舅舅路庆之出身寒微,属于典型的寒门。有一天,他的孙子路琼之去拜访当朝的名门望族王僧达。王僧达先是一副爱理不理的臭模样,样子摆摆也就算了,可这位爷以戏人为乐趣,他问道:“以前在我家养马的仆役路庆之,算你什么亲戚?”说着话,他又喝令下人将路琼之坐过的胡床烧掉。这等于是在取笑路庆之的出身。皇帝的舅舅尚且受此待遇,其他人等就更不用说了。路太后听说这件事后大怒,打狗还要看主人的面,如此拿自己娘家人开涮,她这个太后的颜面何存?路太后跑到皇帝面前哭诉。宋武帝也只能说:“琼之少不更事,何必无事到王家去,自取其辱?人家王僧达是贵公子,岂能为此事轻易问罪?”在身份这个问题上,皇帝也不好强出头。士族强力排斥庶人寒流,使两者身份、地位有了天壤之别。严格的等级观念,深深扎根于官家权力结构之中。

魏晋时期,在达官贵人的家门口通常都会竖有两根柱子,左边的柱子称“阀”,右边的柱子称“阅”,这两根柱子的功用就是用来榜贴本户的功状,炫耀家族的荣耀。阀、阅因此便成为做官人家的一种标志,所以在当时世代为官的人家,又称阀阅、门阀士族或世家大族。门阀制度可以说是世家豪族政治、经济势力膨胀的产物。它发端于东汉,极盛于魏晋,到了南北朝时逐渐走下坡路。在门阀制度下,家世声名是衡量身份的最高标准。只有那些祖辈有人做官、名望较高而且代代相传的人,才能被承认属于“士族”。士族中间也有差别。一般来说,族人能长期保持上品官级的,是最高一层,称为“右姓”或“茂姓”。他们不但在当地是首屈一指的名门望族,就是放之四海也是牛人世家。天下谁人不识君,谁人又敢不识君。其他大族虽然也能混入士族序列,但身份和地位只能望其项背。

对于士族来说,门第族望高于一切,因为这是他们通向权力的登云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要想尽一切办法延续自己的“高贵血统”,保持自己家族血统的纯洁性。中国人讲究婚姻的门当户对,应该与此有关。士族之间互相通婚,拒绝士庶联姻。在平时生活中,他们也鲜有交往,偶有交往,也是点到即止。士族为了明确自己的身份,采用了各种办法,其中编撰“家谱”最是风行。他们希望借此将祖上的荣光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