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官家定律
1476100000007

第7章 三国时代的权力流氓化 (2)

它的具体做法是:在各郡设置中正官,各州再设大中正官,中正官的职责就是对够资格的人选进行量化打分。也就是根据这个人的道德和才能给予一个总的评价,然后再结合他的家世和才德给出一个综合品级。这个品级分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和下下共九品。通常情况下,一品是光设不封的,所以二品就成了最高的评价,三品以上的是上品,以下都属于下品。这就是九品刚刚推行时的雏形。

中正评议的结果要上交给司徒府复核批准,然后送吏部存档,作为将来选官的依据。当官职出缺的时候,就在吏部的人事档案里面找人补缺。但是九品中正制有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做官要依靠个人的名望,要经过当朝大臣们的举手表决,方才有效。而名望这玩意是个介乎虚实之间的东西,获得名望的最可依赖和最便捷的方式就是看你是不是出身于高门之家,其他都是扯淡。

普通老百姓只有名,没有望,有时候连名字也给你省了去。

中正官给那些候补官员评定品级是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称之为“乡评”。乡评中分高的进入官场时起点就高,升迁的速度也快,低的自然起点就低,升迁起来也像蜗牛一样慢。以后又将各官职都给定了品级,我们现代人都知道县令(县长)是七品,知府(地级市的市长)是五品之类的。九品中正制废除之后,官职品级的划定仍然保留了下来,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细化,到宋代每个品级又有了正从之分。比如二品有正二品和从二品之分,这就是所谓的“九品十八级”。甚至在每一级里面又分上下,如从二品下、正三品上等共达到三十六级之多。北宋正一品是不授人的,神宗改制之前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是标准的宰相,也才从一品,各部尚书不过也就混到从二品,到了清代,连各部尚书都是一品了,各朝不太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官分品级。

为了让大家有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下面我就以马甲同学为例来简单说说这个叙述起来很复杂的官员选拔制度。

比如说,朝廷招考官员通知下发后,马甲同学准备参加今年的考试,他的身份是某乡侯之子,家中世代为官,应该算是“官N代”。而他的朋友郑同学就被取消了考试资格,因为郑同学他爸是村东头的郑屠户,将来只能子承父业,想当官,门儿都没有,想杀猪,绝对没人拦你。

马甲同学在家里混到了二十出头,虽然他不上网也不换马甲潜水,但却斗大字不识,窃玉偷香的本事倒是非常精通。他老爹马大甲虽然也没什么文化,但家族还是照样繁衍下去,谁能靠文化过日子。儿子要参加官员选拔,前期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于是马大甲就喊来师爷(那个时候称谋士)面授机宜,让他领着马甲去参加三年一度(跟科举考试的循环年限基本一样)的官员选拔。

在这之前,复习功课已经不是重要的,因为还有比复习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那就是找个包装公司给马甲同学宣传造势,让父老乡亲都能达成共识,马甲同学是个好孩子,尊老爱幼,团结妇女。由此可见,包装是多么重要。

跟眼下名目繁多、光怪陆离的造星活动一样,马甲会在他所处的郡县内进行各种造势活动,虽然之前他是一个品行不端甚至是地痞流氓式的不良青年,但经过包装公司的一番折腾,戴上儒士巾,学会微笑只露六颗牙,再加上偶像派的宣传攻势后,马甲同学立刻就变成了一个人见人爱、花见花败的纯情少年。如果再开个粥棚拿点散碎银子赈济一下灾民,假装流下两滴同情的泪水,效果会更好。最关键的一点是人家生在干部家庭,家里不差钱。

这个时候,马甲在其家乡就已是妇孺皆知,紧接着,就是“跑部钱进”了,毕竟给官不给官、给个什么官都是上面人说了算,不是老百姓说了算。

到底是世代为官,到哪儿都是熟人,在京城七大姑八大姨地到处打点,钱送出去不少,人也认识了很多,称兄道弟下来,终于混了个脸熟,特别是在那几个很有可能成为主考官的老爷子心里留下了好印象。

转眼间,考试开始了。

主考官(学名:中正)一般是从二品官员担任,这是个肥缺,也是个很为难的缺,因为官员空缺就那么几个,而各个宗族里的人繁殖力又超强,虽然朝廷不停地增加各种拿钱不干事的虚职,却总是供不应求。一到这个时候,这也要考虑那也要协调,弄好了,大家皆大欢喜,弄不好,山水轮流转,指不定哪天就栽别人手上了,的确很为难。

等到考官大人来到了地方,就要准备考试了,考试科目没有科举考试那么多内容,也不需要把儒家经典倒背如流,就考你三样:家世、道德、才能。

这下,大家知道为什么出身寒门的人没指望了吧,第一科审核家世就让你卷铺盖回家了。祖宗三代都是贫农,你还是扛着锄头下地去吧。

至于道德,那个时候的领导好像不兴下去搞调研,所以道德这个东西的定位非常虚无缥缈,马甲同学虽然恶名昭彰,但由于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又花钱请了几个群众演员来丰富背景,于是自然也就顺利过关。

考完试以后,考官会对考生作一个评语(称为“状”),一般都是非常简明扼要,历史上最经典的评语当属评论曹操的那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了(不过曹操的评语并不是通过考试得来的)。

再然后就是对路人甲的成绩打分了,成绩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次(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得名的由来),有点像小学生成绩本上A+、A、A-的打分。

一般来说,上上品是虚衔,除了很牛的人死后会被追封这个等级以外,活着的人基本上是没指望的。九个等次又分为了上品和下品,一般二品(上中)和三品(上下)为上品,其他的均为下品。

像马甲同学这种钱送得多、关系硬或是考官看着顺眼的人,考官会给一个称呼“清官”(这个“清”字不作两袖清风的意思),这意味着他今后会飞黄腾达;而其他的人则被称为“浊官”,得到了这个称呼,这辈子基本上就可以像浑浊的烂泥一样——别指望会被糊上墙了。

这就是九品中正制,当然,我这也是往简单里说。

有人说相对汉代举孝廉的选拔制度,九品中正制是一种先进而又时髦的玩意。

举孝廉是指在一个地方,按户数比例每年推选一些德才兼备的人进入后备干部人才库,能够进入人才库并不要求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必须具备清廉和孝顺父母这两项优点。当官职出现空缺的时候,国家就会从这些候补队员里面挑人去补缺。这样一来,地方权力集团就逐渐把持了选官之权。谁掌握了选官之权,谁就掌握了规则,就掌握了规则带来的利益之便。这样就造成了世家豪强、地方势力不断做大做强并脱离中央控制的局面。所以,东汉末年各州郡因平定黄巾起义而获得募兵之权,最终纷纷割据,皇权对国家的控制力逐步丧失。在电视剧里,可怜的汉献帝居然混到连饭都吃不上的地步,害得曹操千里送鸡腿。

九品中正制的具体操作人员是由中央发聘书认可的,地方州郡没有权力发证资格。拿到中央聘书的中正官就要向中央负责,这和汉朝末年地方士绅操纵的乡里评议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九品中正制很好地解决了权力集团内部官员选拔机制的统一问题,将汉朝选官传统和曹操的用人政策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了。

到了魏晋时期,情况发生了变化。这时候大小中正官都是来自于各个州郡的士族,这些士族人员长期居于一地,彼此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网。那么在评定品级时,会毫无争议地将赞成票投向士族。这时候九品的划分,已经完全打破了不管门第出身的游戏规则。在这之后的三百年里,权力系统内部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垄断局面,九品中正制也随之转化为士族豪门把持政治特权的保护性措施。

客观地说,九品中正制的出发点是对路的,确实有“唯才是举”的意思在里面,但由于中正官大多由握有特权的豪门大族人士担任,于是品评的高低标准也就逐步转向由家世背景来决定。也就是说,这个时期门阀世族将九品中正制玩弄于股掌。这帮人是权力系统内的常客,世代为宦,几乎通吃了所有的高位显职。在门阀势力的不断挤压之下,九品中正制发生了质的转变——品评出来的人就等于拿到了官场入场券,而取得上品的人更可以在权力系统享受到VIP的待遇,高官厚禄,特权傍身。许多士人为了能够获得一个高品位的评价,不择手段。九品中正制就像是组织部门设置的人才储备库,为庞大的权力机构运转提供人力资源。这种制度优缺点并存,优点是让权力系统能够拥有一个庞大的人才信息库,缺点是抬高了评价人才的门槛,将一部分社会底层人员堵在了门外。

这样一种风气的盛行,导致了整个权力系统裙带关系纠结,官员光说不练。三百多年的魏晋南北朝,官家权力系统被活活搅拌成了一锅烂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