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男性健康全书
14761300000015

第15章 生气是伤人的利剑

常言道“百病生于气”,就是说生气伤身。若经常为生活琐事动怒,甚至暴跳如雷,就可能因怒而气乱,使心神无主,气血不和,经络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致病。特别是怒发冲冠的情绪波动,对不善于宣泄的男性危害更大。

三国时期的周瑜身为东吴大都督,雄姿英发,儒雅风流,文韬武略,大败曹兵,堪称一代豪杰。但他却经不过诸葛亮的三次用计,气得“箭疮复裂”,仰天连叫数声:“既生瑜,何生亮?”活活气死,年仅36岁。因此,在“气”字上,不妨豁达一点、谅解一点、襟怀宽容一点,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境的平和,这样才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有首叫“莫生气”的诗很好,其中四句,“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他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堪当座右铭。其他如“生气是拿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生气是对身体最大的摧残”,“君子量大、小人气大”,“忍得一时,平安一世”等。一个人真正懂得并实践这些格言,就可免受“气魔”之害。

生气是百病之源。从中医角度来看,生气至少有以下八大害处。

(1)长色斑。生气时,血液大量涌向头部,因此血液中的氧气会减少,毒素增多。而毒素会刺激毛囊,引起毛囊周围程度不等的炎症,从而出现色斑问题。建议遇到不开心的事,可以做深呼吸,双手平举,来调节身体状态,把毒素排出体外。

(2)脑细胞衰老加速。大量血液涌向大脑,会使脑血管的压力增加。这时血液中含有的毒素最多,氧气最少,对脑细胞不亚于一剂“毒药”。

(3)胃溃疡。生气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并直接作用于心脏和血管上,使胃肠中的血流量减少,蠕动减慢,食欲变差,严重时还会引起胃溃疡。建议每天多按摩胃部,缓解不适。

(4)心肌缺氧。大量的血液冲向大脑和面部,会使供应心脏的血液减少而造成心肌缺氧。心脏为了满足身体需要,只好加倍工作,于是心跳更加不规律,也就更致命。建议尽量微笑,回忆愉快的事,可以令心脏跳动恢复节奏,血液流动趋于均匀。

(5)伤肝。生气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建议生气时喝杯水。水能促进体内的游离脂肪酸排出,减小毒性。

(6)引发甲亢。生气令内分泌系统紊乱,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久而久之会引发甲亢。建议放松坐下,闭眼,做深吸气。

(7)伤肺。情绪冲动时,呼吸就会急促,甚至出现过度换气的现象。肺泡不停扩张,没时间收缩,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放松和休息,从而危害肺的健康。建议专注、深而缓慢地呼吸5次,让肺泡得到休息。

(8)损伤免疫系统。生气时,大脑会命令身体制造一种由胆固醇转化而来的皮质固醇。这类物质如果在体内积累过多,就会阻碍免疫细胞的运作,让身体的抵抗力下降。建议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

那么怎样才能不生气发怒呢?专家提出下面的几条参考意见:

(1)要注意心理卫生,遇事要“三思而后行。”

“思”什么?思前因、后果和方法。冲动情绪往往是由于对事物及其利弊关系缺乏周密思考引起的,在遇到与自己的主观意向发生冲突的事情时,若能先冷静想一想,不仓促行事,情绪也就冲动不起来了。

★止怒莫若诗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中国是一个诗教大国,很多古人都会写诗。不过现在大家很少写诗,倒是经常喝酒,可是大家又不知道喝酒是为了什么,好像就是为了买醉一样,而古代人喝酒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通神明,通经脉,愉悦情志,在陶醉到微醉的境界时,能写出好诗来。“止怒莫若诗”,不一定要求现代人非要学会写诗,但是最起码要会读诗,人一定要受教育,懂人情,通过读诗,来放松自己的心情。

(2)要锻炼自制力尽量做到处急不惊、宽以待人,不要动辄以“兵戎相见”,像个“易燃品”,见火就着。

要拓宽自己的胸怀和度量

要学会人际交往礼仪,做到克己让人,“想开些”,这样常能避免产生愤怒的情绪。另外,要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提高文化的涵养,人的修养同个人受教育的程度及家庭环境的影响密切相关,见多识广,常能使你避免为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去发火。

俗说话“不要气、不要恼,气气恼恼人易老。”一个人在生活中,要学会原谅自己,也要学会原谅别人,别让自己的“过错”来折磨自己,也别让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俗语常说:“树大伤根,气大伤身。”“食多伤身,气多伤神。”这些都是宝贵的经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平气和地度过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