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万象
14765100000016

第16章 石球之谜

当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还在艾弗尔的瓦尔夫格堡采石场上空回荡的时候,魔幻般的奇迹发生了:从炸裂的岸壁中滚出一个直径约15米、重约100吨的巨型石球,它沿山谷而下。后来,它终于停了下来,不再滚动,从此就一直躺在那儿。这个庞然大物是怎么形成的?这个问题对科学家来说,至今仍是一个难解之谜。

瓦尔夫格堡并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出现石球的地方。在巴西的茹安维尔,有一个由德国人威廉·蒂布尔齐乌斯创建的博物馆,馆中收藏着许许多多大小不等的令人入迷的石球。

据说,这些石球是印第安人或是天主教徒制造的,来自一个名叫科鲁巴的地方,在这个偏僻的科鲁巴地区,人们随处都能看到四散在各处的直径不同的石球。住在那里的一位德国工厂主就收藏着各种石球、双连球以及石片中夹着的石球。这清楚地表明,石球不可能是印第安人或天主教徒的手工制品,它们是大自然的产物。

在圣保罗有两个爱好自然的德国人,多年来,一直在跟踪寻找石球。他们收集了许多千奇百怪的石球,并把一些石球送到汉堡,请土壤学家作了显微镜检验。检验结果发现,组成石球的物质是粘结很牢的砂岩,其中80%的成分是棱角锋利的石英,空隙中填满了长石、云母和黏土。

但是,这种球形形状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不仅矿物学家就是地质学家也不能给出满意的答案。难道让石球的奥秘永远这样没有科学的答案吗?不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解释。

英国沉积学家理查德提出了一个渐渐聚结的概念:“球形矿物质体的连锁变化引起向石头演变。”在可以聚结成一块结构松散的砂岩的水下沙层中,矿物质的分泌物挤进了沙粒的空隙。一旦这种分泌物达到饱和的地方出现一个结晶核(如石灰晶石、铁碳酸盐、甚至可以是植物的一点残骸),就以这个核为中心出现结晶现象。结晶分泌物又封住了沙粒,在温度和物质凝聚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结晶过程就以同样的速度向四面八方延伸,于是在砂岩胶结的地区就会有球状体出现。当然,一旦物质分泌终止,球形聚结过程也会停止。这时,砂岩球体已经形成。

随着岁月的消逝,石球外面的、松软的地表层被风化而剥落,牢牢连结起来的由岩粒组成的球体便渐渐暴露出来。这种过程往往需要几百万年。由炽热的火山岩浆构成的玄武岩石球的形成过程大致也一样。

至于双球体——两个球体连在一起的石球是怎么形成的呢?这是因为在结晶过程开始时,两个结晶核靠得很近,互相阻碍了对方结成圆形体,所以使两个(甚至几个)石球靠在一起或叠在一起。

事实是否如此,有待科学家们去探索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