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东北亚安全合作机制研究
14765700000043

第43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

国家发展战略的内涵

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国家发展战略”一词。关于它的概念,比较认同的说法是:“国家发展战略是建设和运用国家各方面的实力,以实现国家总目标而采用的方略。”在军事领域之外,国家发展战略多是在产业、能源、资源等重大问题上使用,如日本的产业发展战略,美国的能源战略等。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则始于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从此,在国家层面上制定发展战略才真正登上历史舞台。

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复杂而困难的,因为它要求选择者能对人类社会演变机制和规律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又要求能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状况和本国实际情况有深入地了解,还要求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有准确地把握。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以及社会制度,因此各自的战略不可能完全相同。

先期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战略

工业革命以后,先期工业化国家指最早进入工业化进程的国家,也就是现在的西方发达国家,它们先后进入到了一个疯狂追求工业生产、产品消费和经济增长的时期。在200多年的时间里,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工业文明核心价值观念的“理性”带领下,走的是一条非理性的破坏环境、无限开采和消耗自然资源的道路。尽管对这条道路的选择有着各种不同的理由和背景,但毋庸置疑,几乎所有的先期工业化国家都走上了以消耗和迫害自然资源换取经济增长的恶性循环道路。

先期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史伴随着其海外殖民史。为了满足工业化大生产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这些国家普遍采取的策略是掠夺别国资源甚至不惜发动侵略战争。在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上,殖民地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难以估量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殖民体系瓦解。工业化国家内部资源稀缺的矛盾不断加剧,解决的办法是用资本输出的方式开发利用海外资源。于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掀起了一股开发海外自然资源的高潮。在资本输出以后的技术输出的支持下,先期工业化国家纷纷把原材料开采、生产加工过程多放在了海外。

到了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转移”高潮。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经历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导致它们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这次调整的重点是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因此,它们除了向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外,一并将部分资源消耗密集型和环境消耗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西方国家的工业化过程,实际上是把落后的产业,包括低效益的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密集型和环境消耗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不断“转移”的过程,是发达国家把本国的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供给的矛盾“转嫁”到发展中国家的过程。

东北亚各国除日本外,都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接受着工业化国家的“转移”和“转嫁”,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危机。而日本虽为发达国家,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经历着为了追求工业发展而支付环境资源的代价。

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

1.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全球资源、能源、技术、市场等竞争如此激烈、环境问题又日益恶化的今天,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似乎已无多大的空间。国际社会和各国普遍达成的共识是: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但是,在各国范围内,由于前文提到的历史背景、文化习俗、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同,具体选择的道路也不会相同。因此,即使各国均认同可持续发展战略,但仍要在很多领域进行交流和合作:

第一,如何实现“以人为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说到底必须满足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因此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制定都应突出“以人为本”。各国应当加强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不同态度的交流和理解。

第二,应当充分注意到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国发展战略的选择,都以本国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和前提,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应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能接受的战略道路进行交流。

第三,国家之间的资源交流同时要加强协调。各国自然资源禀赋、生产能力不同,使得国家间资源、产品的流动成为必然。然而这种流动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使自然资源的利用产生更多的效益,促进国家间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又会加速某些国家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使国家之间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贫富分化的矛盾开始扩散。国家发展战略的选择既要考虑处理好本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又要顾及到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因此在国家间资源交流的同时,要加强协调,争取做到共同发展。

2.循环经济理论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的同时,循环经济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可以说该经济理论是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的。

循环经济思想萌芽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循环经济”这一术语在中国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术界在研究过程中已从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环境保护的角度、技术范式的角度、经济形态和增长方式的角度对其作了多种界定。当前,中国社会上普遍推行的是国家发改委对循环经济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这一定义不仅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循环经济发端于生态经济。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在1966年发表《一门学科——生态经济学》,开创性地提出生态经济的概念和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后,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生态经济系统中,增长型的经济系统和资源供给的局限性之间就必然构成一个贯穿始终的矛盾。围绕这个矛盾来推动现代文明的进程,就必然要走更加理性的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生态经济发展道路。它要求在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按照物质能量层级利用的原理,把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统筹考虑,立足于生态、着眼于经济、强调经济建设必须重视生态资本的投入效益,认识到生态环境不仅是经济活动的载体,还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要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强调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也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和环保问题,而是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使社会生产数量型的物质增长转变为质量型的服务增长,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它要求人文文化、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结构调整等社会发展的整体协调。

实施循环经济是有成本的经济。实施循环经济需要技术、投资、运行成本,是建立在资金流动基础上的。实施循环经济不仅要注意成本、资金要素,还必须注意联结物质、能量循环利用在时间、空间配置上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实施循环经济要在一定条件下将物质、能量、时间、空间、资金等要素有效地整合在一起。

在实施、推进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也必须注意到对“循环经济”而言,发展经济仍是主导性的,经济的合理性是物质、能量以及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边界条件,没有经济效益的循环是难以为继的。循环经济首先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能量以及排放废弃物循环流动基础上,是有时空概念的经济,是有成本概念的经济。经济效益的大小又是循环经济的目标函数,而物质、能量等的有效、合理循环是手段、途径。因而,推进循环经济必须充分重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同,不可偏废。

循环经济是一门新兴科学,而又需要如此多的因素相配合,因此说,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或技术问题,它的科学研究以及有效实施单凭某一个国家、某一个部门或某一个团体是无法实现的,必须在理论研究、项目建设、实施目标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