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疾病自查自疗手册
14766200000035

第35章 13、胆囊炎

胆囊炎是最常见的胆囊疾病,常与胆石症同时存在。女性多于男性。胆囊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健康自测”

腹痛。

恶心。

呕吐。

发热。

食欲不振。

腹胀胃部灼热。

“常识”

一般而言,急性胆囊炎起病大多和吃油腻食物、劳累、饱食以及精神因素等有关,常突然发病,刚开始就出现右上腹绞痛、呈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或胸背部放射,伴有呕吐及恶心。在发病早期可以没有发热及发冷,当胆囊有化脓感染时,则有可能出现寒战及发热。

急性胆囊炎及慢性胆囊炎发作均是胆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引起其发病的原因是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或胆囊管内,使胆囊胀大,导致胆囊里面浓缩的胆汁排不出去,这种浓胆汁对胆囊壁产生强烈的化学刺激,在这基础上较易引发细菌感染。由于细菌的侵袭,胆囊壁水肿、发炎,又可引起胆囊壁的血液供应障碍,从而进一步使胆囊壁的炎症急剧恶化。

那么,有的患者还可能出现双眼巩膜黄染。当炎症蔓延到胆囊周围时,说明病情日益严重,腹痛加重,范围也比原来进一步扩大。这时右上腹部不能触碰,稍微用力按压便感疼痛难忍。有时进行翻身、咳嗽、深呼吸等动作可使疼痛加重,以致病人屈身静卧,不敢活动。约1/3~1/2的病人可在右上腹摸到一个稍微隆起,像鸡蛋大小的肿大胆囊,触压时疼痛加重。大部分病人积极有效治疗后,上述症状能逐渐缓解但也有少部分病人,尤其是患有动脉硬化的老年病人,可发生胆囊穿孔和坏疽。这时,病人腹痛剧烈,病情发展较快,出现休克、脱水、腹膜炎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治疗”

患了慢性胆囊炎后,胆囊的功能大多已有很大的损害,目前尚无药物可以根治慢性胆囊炎,各类杀菌消炎的抗生素,对治疗慢性胆囊炎并无效果。因此,慢性胆囊炎一经明确诊断,应以手术切除病变的胆囊为宜。

对于症状较轻,胆囊内没有结石,胆囊的浓缩和收缩功能只有轻度减退的病人而言,可以采用利胆的药物来治疗,如口服胆酸钠、消炎利胆片或去氧胆酸等。饮食中的脂肪量不应太多,以避免引起病人的不适。

“预防”

要讲究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适当节制脂肪食物。因为吃带脂肪的食物以后,会反射性地使胆囊收缩,一旦收缩过于强烈便导致胆绞痛的急性发作。

已经证明有胆结石或者肠寄生虫病的人,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胆囊发炎。5.如果发作比较频繁,症状比较重,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用利胆药等保守疗法又不见效,就应该考虑用手术治疗。

要经常做一些体力活动,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上班老是坐着不动的中年人,更要有意识地多做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的肥胖,因为肥胖是胆囊炎或胆结石的重要诱因。

秋凉以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觉时要盖好被,防止腹部受凉,因为肚子受凉以后会刺激迷走神经,使胆囊强烈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