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疾病自查自疗手册
14766200000041

第41章 5、鼻息肉

鼻息肉是由于鼻腔和鼻窦黏膜极度水肿,受重力作用而逐渐下垂所形成的肿物,其形状像肿瘤。鼻息肉多见于成年人,男女均可能发生,儿童较少见。

“健康自测”

鼻塞。

鼻涕增多。

嗅觉障碍。

头痛。

鼻梁变宽而膨大。

“常识”

1.什么是鼻息肉?

鼻息肉的形状虽像肿瘤,但并非真性肿瘤。其发生主要与炎症刺激有关,特别是变态反应的炎性刺激,最常见于变态反应性鼻炎和鼻窦炎的患者。在变态反应的刺激下,鼻腔和鼻窦粘膜发生极度充血和水肿,使组织间隙扩张而发生息肉。早期经适当治疗,水肿可消退,鼻息肉亦可完全消失。

鼻息肉为一常见疾病,多见于成年人,儿童很少发生。鼻息肉可为单发性或多发性;可发于一侧,亦可两侧均患之,多数患者为多发性及双侧性。

2.疾病病因。

鼻息肉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以鼻粘膜的慢性炎症和变态反应最为重要。

(1)慢性炎症。鼻窦炎、慢性鼻炎的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致使鼻粘膜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及淋巴回流障碍,致使鼻粘膜发生水肿而逐渐形成息肉。近年又发现阿斯匹林不耐受、支气管哮喘与鼻息肉有密切联系。对于阿斯匹林不耐受的病人易致支气管哮喘和鼻息肉发生,一般认为是阿斯匹林等非类固醇药物干扰发生四烯酸代谢所致。

(2)变态反应。由于变态反应在鼻部多次发生,在白细胞三烯、组胺等化学介质的作用下,鼻粘膜小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渗出增加,使得鼻粘膜极度水肿,受重力影响逐渐下垂,以致形成息肉。

“治疗”

一般而言,鼻息肉是由于鼻窦细菌感染或过敏引起。对于过敏引起的息肉在切除息肉的同时,口服或鼻腔用抗过敏的药物,可防止息肉复发。感染引起的息肉,多是鼻窦炎引起,在切除息肉的同时,还要清除感染灶,否则息肉极容易复发。

目前常规的治疗方法是,通过CT等影像学检查,确定炎症范围和程度,然后运用鼻窦窥镜将炎症组织、息肉清除,并使鼻腔与鼻窦形成通畅的引流,细菌就失去了生长繁殖的环境。术后按要求定期复查、换药,确定鼻窦开口有无鼻腔粘连、是否通畅,才能防止进一步复发。

“预防”

要积极治疗各种原发鼻病。

工作生活环境应保持空气新鲜。

平时在鼻腔少用薄荷、冰片制剂。

忌辛辣、酒类等刺激性食品。

鼻腔清洗介入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