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疾病自查自疗手册
14766200000047

第47章 11、咽异感症

咽异感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既可为器质性病变所引起,也可为非器质性者,后者以30~40岁女性病人较多。

“健康自测”

在颈前部或胸骨后侧

有异物感。

堵塞感。

瘙痒感。

痰粘着感。

虫爬感。

感觉一小球随吞咽上下移动,既不能吞下,也不能吐出。

“常识”

一般而言,咽异感症的主要症状是感觉咽喉有什么东西阻塞,咽又咽不下去,咳又咳不出来,症状时轻时重,时好时坏,常在咽唾液时症状加重。患者常伴有精神叹气、忧郁、生疑、睡眠不好,心情愉快时症状可减轻甚至消失。产生这些症状的原因主要是咽部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大门,遭受各种灰尘、食物等刺激机会较多,咽喉部感觉神经非常丰富,很多神经末梢交织成网,构成神经丛,这些神经又和胃肠、食道、气管等远处器管相近。因此,这些器官有了毛病,如胃消化不良、便秘、溃疡、气管炎等都会是构成咽异感症的病因。

咽部异物感是由于某些局部的和全身的因素或精神因素引起的病症,表现为咽部和颈部出现异常的自我感觉。本病也称咽球综合症、咽喉神经官能症、癔球症等,中医则称梅核气。病人多为中年人,女性更为多见。

通常情况下,咽部疾病如各型咽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的角化、息肉、瘢痕、囊肿、结石及脓肿,舌扁桃体炎,悬雍垂过长,口咽、鼻咽及喉咽的异物、瘢痕、肿瘤,舌根部静脉曲张、肿瘤、囊肿、茎突综合征,咽部憩室等。这些疼痛通过咽部检查常可发现,但对早期的舌根肿瘤、扁桃体恶性肿瘤,只做视诊常不易发现,改用触诊,可感到局部有变硬感觉。对隐蔽在咽粘膜皱褶之间的微小粘膜糜烂,鼻咽顶部的咽囊开口、咽隐窝内的粘连,在粘膜下发展的鼻咽癌,如检查欠详,常被遗漏。化工厂的工人、讲台上的老师等与职业有关的咽炎如化学性、粉尘性咽炎,也是咽异感症的病因。

“治疗”

1.颈部穴位封闭法。

无明显器质性疾病者,可用此法。

2.中成药的应用。

可用各种中成药,比如金嗓利咽胶囊、利咽灵、润喉片等,以减轻咽部症状。

3.心理治疗。

心理因素在咽异感症中占很大作用,患者多数有恐癌心理、精神紧张。在认真详细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后,医生应做到耐心解释、细心安慰患者,解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保持心情舒畅,消除其心理负担。

4.病因治疗。

详细询问病因,针对各种病因进行检查,并可借助相关辅助检查,如颈部触诊、食管介入、间接喉镜、CT等,以排除其他疾病,以免误治、误诊。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况下,进行对症治疗:

(1)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1、谷维素、巴氏合剂等。

(2)避免烟、酒、粉尘等刺激。

“预防”

心情舒畅。

劳逸结合。

生活有规律。

食清淡。

少食煎炸肥腻食品。

锻炼身体。

保证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