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疾病自查自疗手册
14766200000050

第50章 14、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是咽部扁桃体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的一种病症,为儿童时期常见病。现代医学认为扁桃体是人体咽部的两个最大的淋巴组织,一般4~5岁后逐渐增大,到12岁以后开始逐渐萎缩。扁桃体炎可引起耳、鼻以及肾、心、关节等局部或全身的并发症,应予重视。

“健康自测”

吞咽困难。

发热。

呕吐。

咳嗽。

颈部肿大。

全身乏力。

“常识”

1.什么是扁桃体炎?

喉咙是一般用语,指的是咽喉腔,其实张开嘴巴看到的前部分是口腔,后部分是咽喉,往下一点接近声带的部位则是喉部。扁桃体是咽部最大的淋巴组织,内含抗感染的细胞,是咽喉腔的一种淋巴组织,在咽部和口腔交界处的两侧面。

作为呼吸道的防卫机关之一,扁桃体可以过滤病菌并产生抗体,保护呼吸道和食道不受病菌侵入,而在3~5岁时正是最发达的时期。如同其他的淋巴腺体一样,若有病菌入侵,就会有增生肿大的现象。所以很多的呼吸道感染都会有扁桃体和咽喉淋巴腺体的红肿发炎。若扁桃体发炎特别严重,会有化脓的现象。

在儿童时期,扁桃体是个活跃的免疫器官,含有各个发育阶段的淋巴细胞。因此,扁桃体既具有体液免疫作用,产生各种免疫球蛋白,也有一定的细胞免疫作用。扁桃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免疫力很强,可抑制细菌对呼吸道黏膜的粘附,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和扩散,对病毒也有中和与抑制作用。扁桃体还可通过补体的活化,增强吞噬细胞的功能。这些功能在2~5岁时表现相对活跃。

一般而言,儿童扁桃体肥大是正常生理现象,如果肥大但未影响呼吸和吞咽,没有产生较重的临床表现,不应摘除。从免疫的观点来看,由于其对身体的免疫作用,不应随便将扁桃体摘除。因为切除后可能会影响局部的免疫反应,降低身体抗感染的能力。

但是一旦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妨碍到了呼吸和吞咽,引起风湿及肾炎等疾病时,这是应予以切除。一般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应在4岁以后进行,而且要等炎症消退后2~3周切除比较适宜。但若发作过于频繁,不能久等,可考虑在发作消退后数天进行手术。

2.扁桃体炎病因。

一般而言,入侵身体导致扁桃体炎的病原微生物相当多,70%是病毒感染,像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副流行性感冒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肠病毒等。其余少数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病毒感染后易继发细菌感染,从而产生较重的临床表现。

由于每个机体抵抗力的不同及病菌的不同,扁桃体炎的症状也不同,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有的则会出现轻微感冒症状、颈部淋巴结肿大、口腔溃疡等症状。当然,也可能有较严重的感冒症状、全身不舒服等。有时候扁桃体肿得太大,阻碍了鼻子的呼吸畅通。有些病毒甚至可能使扁桃体肿大到出现上呼吸道阻塞的症状,使患儿呼吸较为困难。

因此,扁桃体炎本身是很良性的疾病,但问题主要在于病原菌本身、感染的严重度和机体抵抗力的强弱。如果病菌只是造成扁桃体的局部感染,一旦感染病程过去就结束。但有的致病菌会有全身性的影响,就可能有较复杂的病程或不好的后遗症,如肾炎、关节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

扁桃体炎的发病形式非常直接,可目视扁桃体的状况。通过让患儿张大嘴巴,观察扁桃体及口咽的变化,则可以知道是否有扁桃体炎。但是医生除了要诊断是不是扁桃体炎之外,还有一项重要工作是要区分到底是细菌性感染还是病毒性感染,有无全身性感染,是否会有其他并发症。通常细菌性疾病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而病毒性疾病则无需抗生素,如果需要则可以抽血检查来帮助诊断。

这些感染都具有传染性,如果孩子有扁桃体炎,应尽量不出门,严重的患儿应多休息并摄取充足水分。经常反复感染的孩子,扁桃体变得比一般孩子的大,也有些人先天就较大,经感染后更大。有时会影响呼吸,或造成睡觉时鼾声很大、甚至影响睡眠质量,这时就可考虑施行扁桃体切除手术。

3.腭扁桃体炎症。

通常情况下,腭扁桃体炎症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扁桃体炎多因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发病。此外,如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及病毒等也可引起。起病较急,有恶寒及高热,吞咽时咽痛尤重,并可引起放射性耳痛,四肢乏力酸痛。

如果检查见扁桃体充血肿大,多数在陷窝口处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滤泡化脓者症状更重,粘膜下有黄白色小脓肿。患者下颌角淋巴结肿大压痛,血中白细胞升高。慢性扁桃体炎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可有咽干、异物感等,常有反复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史,小儿扁桃体过度肥大者可影响呼吸和吞咽。检查见舌腭弓慢性充血,扁桃体慢性充血或有疤痕,陷窝口可有干酪样脓栓,下颌角淋巴结肿大。

另外,与急性扁桃体炎需要区别的咽部疾患有文桑氏咽峡炎、咽白喉、溃疡性咽峡炎、粘性白细胞减少性咽峡炎、咽部角化症等。扁桃体炎能引起多种并发症,比如风湿病、扁桃体周围脓肿、心肌炎、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对急性扁桃体炎可使用抗生素或磺胺药治疗,此外应多饮水、通大便、休息、服退热止痛药等,常在5~7天即可恢复。凡反复急性发作或已引起并发症的慢性扁桃体炎,可手术切除,有剥离法和挤切法两种术式。由于扁桃体具有免疫功能,施行手术者较过去减少。

“治疗”

1.抗生素的治疗。

一般而言,抗生素治疗急性扁桃体炎见效快,可很快控制急性期的症状,但容易反复,而反复使用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并会损害肝肾功能,降低免疫力,破坏人体正常菌群。

扁桃体炎采用减轻症状的支持治疗联合抗感染的药物治疗。支持治疗包括多喝水,盐水嗽口等。抗生素对细菌感染有效,青霉素对大多数细菌仍然是首选药物,然而有些细菌已发生了变异,必需采用更强效的抗生素。病毒感染不是由细菌引起的,不适当的应用抗生素会加重病情。这种感染最好单独采用支持治疗。

但是对于非常严重的感染需要住院治疗。如果无力吞咽就会导致脱水,这时最好的治疗方法是静脉补液,同时静脉输抗生素也更有效。休息、多饮水或补液、食易消化食物、给退热止痛剂,足量和长时抗生素的应用首选青霉素、红霉素、洁霉素。如果是局部治疗,方法按急性咽炎治疗。

2.扁桃体切除术。

随着人们对扁桃体这个免疫器官的重要性的认识,现代医学不主张轻易切除扁桃体,若切除就会失去呼吸道的屏障,会影响人体整个免疫系统,但对有并发严重全身疾病的儿童,也不排除手术治疗。

3.含片。

含片口感好,患者容易接受,但如果经常含服含片,一会使病菌产生抗药性;二会损害口腔正常细菌,而使口腔正常菌群失调,引起其它口腔疾病。

“预防”

注意口腔卫生。

每天早晚刷牙。

饭后清水漱口。

按时就餐。

多喝水。

多吃青菜、水果。

不可偏食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