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疾病自查自疗手册
14766200000075

第75章 11、流产

流产为妇科常见疾病,如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可能遗留生殖器官炎症,或因大出血而危害孕妇健康,甚至威胁生命;流产发生于孕12周前者,称为早期流产。发生于12周后者,称为晚期流产。

“健康自测”

阴道出血。

腹痛。

“常识”

通常情况下,在妊娠20周以前,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妊娠中断现象,称为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以前的称为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以后的叫作晚期流产。根据病情的发展及症状的轻重,可将流产分为完全流产、不全流产、难免流产、先兆流产和习惯性流产等。

1.习惯性流产。

流产系指妊娠不到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克而中止者。当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以上时则称为习惯性流产。据统计人类妊娠大约有70%不成功,其中50%左右的受精卵在下次月经来潮之前就发生了流产,即所谓临床前流产。这种流产可能并未被本人察觉而仅仅认为是一次血量偏多的正常月经或延期月经。

仅20%左右的自然流产可被患者感知或被医生确诊。真正能够发育成熟正常分娩者仅占人类妊娠的1/4左右,由此可见人类流产的发生率相当高。搞清流产的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对于生殖与避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妇产科领域一个很有临床价值的研究课题。

2.不全流产与完全流产。

在流产过程中,部分胚胎组织已流出,但仍有部分胚胎组织在子宫内,这叫不全流产。不全流产时可出现阴道大量出血,严重时可引起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导致死亡。待子宫内的绒毛组织全部与子宫壁分离,胎儿全部排出体外,此谓完全性流产。完全流产多在短时间内止血,腹痛缓解。不全流产容易继发感染。

3.难免流产(或不可避免流产)。

先兆流产未得到及时治疗或治疗无效,阴道出血量增多,表示绒毛组织部分与子宫壁剥离,胎儿生命已中断,即为难免性流产。检查子宫口开大,妊娠月份较大的有羊膜囊形膨出或破裂;有的胚胎组织阻塞于宫颈,妊娠已不能继续。

4.人工流产。

在妊娠24周以前,采用人工方法,把已经发育但还没有成熟的胚胎和胎盘从子宫里取出来,达到结束妊娠的目的,称为人工流产。人工流产适用于因母体患有某些严重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严重的心脏病等)或妊娠合并症,不适宜继续妊娠者以及避孕失败者。

人工流产按妊娠月份大小可分为早期人工流产和中期引产。妊娠12周前做人工流产称为早期人工流产;妊娠12~27周做人工流产称为中期引产。

人工流产是女性避孕失败不得已的一种补救措施,这一手术相对安全、简便,因而在临床上也是常用的中止妊娠的手段。但应当明确的是,人工流产只是一种补救手段,而决非首选的上策。这是因为,人工流产并非没有任何副作用,它有可能引起感染、出血、继发性不孕、盆腔淤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自然流产、早产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还有可能因出血过多导致死亡。这种说法并非危言耸听,在临床上这样的教训是有过的。

5.先兆性流产。

凡妊娠27周前自然中止妊娠者称为“流产”。发生于受孕12周以前者称“早期流产”;发生于怀孕12~27周者称为“晚期流产”。凡有流产先兆如少量阴道流血、腰酸、阵发性下腹痛,但胎盘与胎儿并未排出,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相符者称为“先兆流产”。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妊娠可能中断,但经过适当治疗,也可能继续妊娠。

先兆流产的处理原则是以安胎为主,但由于受精卵异常是流产常见的主要原因,勉强安胎往往会造成畸胎儿或缺陷儿,从优生角度出发,如一般治疗无效,应提倡中止妊娠。

目前虽然对引起习惯性流产的部分病因及发病机制认识已比较深入,如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失调,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等对妊娠均有影响,可以导致流产;但仍有40%左右的流产原因不详。随着生殖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妊娠免疫,免疫性不孕及习惯性流产的许多疑难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发现免疫因素在生殖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免疫失调在原因不明的习惯性流产中中有相当的比例,认为流产可能是免疫排斥的一种形式。

6.宝宝流走的诱因。

(1)外界因素准妈妈受到如:含汞、铅、镉等等有害物质或有毒环境的影响。受到外界的物理因素,比如高温、噪音的干扰和影响,也可导致流产。

(2)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准妈妈体内黄体功能失调及甲状腺功能低下。

(3)免疫因素母体妊娠后,由于母儿双方免疫不适应而导致母体排斥胎儿。

(4)母体因素准妈妈患有以下的疾病,都可能会导致流产:

第一,患有子宫畸形、盆腔肿瘤、宫腔内口松驰或有裂伤等生殖器官疾病。

第二,准妈妈受到病毒感染,或者准妈妈因为高热,而引起子宫收缩导致流产。

第三,患有急慢性疾病,比如贫血、高血压、慢性肾炎、心脏病的准妈妈容易流产。

(5)胚胎(或胎儿)因素胚胎发育不正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

“治疗”

发生流产后,应首先诊断流产属于哪一类,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流产,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对于习惯性流产,除采用先兆流产的治疗方法外,应找出流产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例如,宫颈内口松弛者,可作内口缝扎手术。应注意的是,凡已经发生流产的病人,应避孕半年后再怀孕,受孕太快容易再次流产。

2.对于过期流产,原则上应尽快住院治疗,以免发生凝血功能障碍,刮宫前常规化验检查病人的凝血功能状况,做好输血的准备。

3.对于完全流产,出血已停止或明显减少,勿需特殊处理。也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天。

4.对于不全流产,应急速去医院尽快刮宫,防止大量出血和感染。

5.对于难免流产,治疗原则为尽快排空子宫,减少出血。可根据妊娠月份或病情选用催产素促使胚胎自动排出,或刮宫取出胚胎。

6.对于先兆流产,要进行超声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确定胎儿是否存活,若存活,则90%以上的先兆流产可以继续妊娠。可以针对病因进行药物治疗,如黄体酮、维生素E或中草药,但不要乱用单方,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孕妇要消除精神过分紧张,保持情绪稳定,可服用适量的镇静剂。最好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所谓卧床休息,并非整天都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敢动,这是没有必要的,反而增加精神负担和紧张情绪而引起流产。病人更不要强求保胎,因为胚胎发育不良是流产最常见、最主要的病因。

“预防”

如有症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准妈妈在孕早期和孕晚期一定要避免性生活。

准妈妈要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和人群聚集的地方,避免被细菌感染。

整个孕期,准妈妈要适当休息,避免强烈运动,不要登高,不要长时间站立,用力或劳累,同时也不要长期蹲着,也不要经常做举高、伸腰的动作,不要骑自行车。

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精神状态,准爸爸和家人要多体谅准妈妈,多一份关怀和呵护。

饮食要清淡,注意营养均衡,必须保持大便通畅,尽量少食多餐,不吃辛辣的食品,避免肠胃不适。运离烟酒。

加强孕期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