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前后长达三百多年。一方面着重禁止大陆人民出海离境与海外各国进行贸易往来,以及其他任何联系;另一方面又严格限制和管理海外各国洋人来华贸易和活动,妄图达到隔绝中外人民的任何联系与接触。闭关锁国使中国日益落后于西方,从而导致了中国在近代的落后,遭受列强欺辱。
明朝中后期,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古老的中国封建制度开始走向衰落,封建统治者只能依靠强化君主专制,加强特务统治,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等手段来维持封建统治,封建统治者害怕和拒绝任何新事物的传入。几千年来,小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在落后闭塞的经济基础上封建统治者产生出因循守旧、骄傲自大和闭关自守的思想。
从明中期到清前期,中国先后遭到外国骚扰和侵略;沙俄侵略黑龙江流域,倭寇侵扰东南沿海,葡萄牙占据澳门,荷兰侵占台湾。为防御外国侵扰,封建统治者采取了消极的闭关自守政策。
洪武三年(1370),明政府“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明政府下令撤销自唐朝以来就存在的负责海外贸易的泉州、明州、广州三市舶司,中国对外贸易遂告断绝。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自此,连与明朝素好的东南亚各国也不能来华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再次发布“禁外藩交通令”。洪武二十七年(1394),为彻底取缔海外贸易,又一律禁止民间使用及买卖舶来的番香、番货等。洪武三十年(1397),再次发布命令,禁止中国人下海通番。为防止沿海人民入海通商,明朝《大明律》规定严酷的处罚,有“处斩,仍枭首示众,全家发边卫充军”,有“为首者处斩,为从者发边充军”。
明太祖期望海禁政策对海防的巩固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然而,海禁政策所实施的直接对象是臣民而不是海上反明势力,它不仅不能成为海防的有效手段,甚至在沿海地区激化一些矛盾。沿海地区人民依海而生,靠海而活,或从事渔业生产,或从事海上贸易,明太祖“严交通外藩之禁”,堵绝沿海地区人民的正常谋生之路,他们除起来进行斗争之外,已经没有其他选择。此外,滨海地区的居民还采取另外一种斗争的手段,逃亡、潜往海外。海禁一开始就得不到切实的贯彻,反复发布海禁令,仍有一些人参加民间的对外贸易活动。
到了清朝,由于满清贵族与人民群众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与斗争,满清统治者便企图通过“闭关”的办法将国内的汉人与外界隔绝,以防止外国人支持汉人形成反清力量。顺治十二年(1655年)实行海禁,宣布“寸板不得下海,违者处死,货物全部没收”,以后又多次下达“片板不准入海”的命令。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海禁失去了意义,次年撤销,后来废而又禁。海禁还对船的大小、船队规模加以限制。对西方商船也作了严格限制,只许驶进澳门,在澳门停泊贸易。
乾隆帝时,实行限制通商口岸政策,把广州、漳州、宁波与云台山(连云港)四个对外贸易港口减为广州一口。清朝还实行行商制度,政府授予一些行商对外贸易垄断权,后又授权行商代理政府向外商征税,负责管理外商及与外商交涉事宜。出口货物种类和数量也大大受到限制,粮食、五金、军火(硝磺)、书籍(史书、地图等)等商品严禁出口,并规定了丝、茶、大黄等商品的出口限额。
闭关锁国政策作为一种防御的手段,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对外侵略的日益迫近和愈加狂暴,曾起到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是它使中国长期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止了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妨碍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的输入,使中国日益落后于西方,从而导致了中国在近代的落后,遭受列强欺辱。
延伸阅读
林则徐反对闭关锁国
1840年1月初,林则徐奉旨断绝中英贸易。1月15日,大理寺卿曾望颜奏:英人反复,请封关禁海,设法剿办,以清弊源。道光帝要林则徐等“悉心妥议具奏”。5月26日,林则徐与广东巡抚良、水师提督关天培等人奏驳曾望卿的主张。他认为对付英国侵略者必须“操纵有方,备防无懈”,讲究斗争策略。封关禁海,只能是为渊驱鱼,不仅不能杜绝鸦片走私,反而会使西方国家“联成一气,勾结图私”,对中国禁烟抗英斗争极为不利。他主张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取缔违法走私,保护正当贸易,争取多数,孤立和打击主要敌人英国侵略者。林则徐反对回到清王朝原来闭关锁国老路上去,在当时是很有见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