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的重大发明使得铁制农具很快很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加之牛耕的推广促使农业生产效率突飞猛进,生产力有很大的提高。铁犁牛耕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的标志,也是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根本动力。
春秋中期,中国发明了冶铁技术,很快获得了重大进展,从而为铁制农具的出现和推广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当时,最早生产和使用铁制农具的是齐国。春秋中期齐国管仲曾向齐桓公建议:“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锄类的农具)、斤(斧头),试诸壤土。”这里“美金”指的就是青铜,“恶金”指的则是铁。这是中国关于使用铁制农具最早的文字记载。随着冶铁业的发展,铁制农具的使用逐渐得到推广。春秋晚期,齐国“耕者必有一耒一耜一铫”,可见那时铁制农具在齐国已经得到相当广泛的使用了。
到了战国末年,已经进入炼铁和铁器制造的黄金时代。铁农具是战国时期最先进的生产工具,战国时期的农具绝大多数都是在木器上套一个铁制的锋刃。与铜农具、木农具和骨农具相比,铁制农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不仅坚固,而且锋利,更适合于土地开发,产效率要高得多。随着铸铁(即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和铸铁柔化技术的发明,铁农具很快很广泛使用于农业生产,逐步代替了木、石等材料的农具。战国中期以后,铁制农具已在各诸侯国得到普遍使用。秦汉时期,农具已经完全铁器化。铁器的普遍使用,标志着中国由青铜时代进步到铁器时代了。铁制农具的使用,对促进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人类历史上,牛被驯养为家畜是很早的事,最初是为了食用,后来为了祭祖敬神,再后用来驾车。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技术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长达五百余年,受农户经济条件的制约,牛耕技术的推广则是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犁是一种先进农具,用牛代替人来拉犁是一项先进技术。牛耕是以畜力为动力的耕作技术,与“耦耕”相比也有很大的优越性,耕作效率可以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将拉车的牛用在农业生产上拉犁是一种创造,是农业动力的革命,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
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牛耕技术的推广使耕作效率大大提高,是农业动力的革命,有助于农业劳动力的解放。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大量私田的出现,封建剥削方式、生产关系也随之出现。经济基础的变化,引起各国政治改革。通过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及封建制度得以确立,中国进入封建社会。
延伸阅读
治铁鼓风炉的重大进步
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有着自己独创的发展道路。这时冶铁技术的进步是和冶铁鼓风炉的改进分不开的。由于冶铁手工业积累了经验,扩大了炼炉,加强了鼓风设备,使得炼炉的温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也就改进了冶铁技术。当时冶铁炼炉上的鼓风设备是一种特制的有弹性的大皮囊,两端比较紧括,中部鼓起,好似骆驼峰。在这个大皮囊上有把手,用手拿把手来鼓动,就可把空气中的氧气不断地压送到炼炉鼓风管中,以促进炼炉中木炭的燃烧,从而提高炼炉的温度。鼓风的大皮囊因为形式像,就称为“”。那个炼炉的鼓风管的装置,因为和一种称为“篇”的管乐器差不多,就称为“篇”。这种鼓风设备也总称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