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14768000000003

第3章 春秋战国水利工程

春秋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都很注意水利工程的兴修,或修筑堤防,或开凿运河,或兴建灌溉、排涝工程。这些工程的修建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商业、交通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纷起,人们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水利建设在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中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时期,中国水利灌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兴建的灌溉工程气魄宏大,无坝引水的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有坝引水的工程如漳水十二渠,蓄水工程如芍陂等,都是这一时期兴建的著名大型灌区。在如此众多的水利工程里,以秦国修建的都江堰居首。

现在号称“天府之国”的成都平原,在古代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农业生产难以形成规模,当时的蜀地萧条境况可想而知,这种状况是由岷江和成都平原恶劣的自然条件造成的。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省北部高山地区。在都江堰建成以前,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由于河道狭窄,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经验,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体规划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可以引水灌田、变害为利。都江堰的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

鱼嘴

鱼嘴是修建在岷江江心的分水工程,把江水分为内外二江。西侧的外江又称“金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于行洪;东侧的内江是人工引水的总干渠,主要用于灌溉,又称“灌江”。内江口宽150米,外江口宽130米,利用地形、地势使江水在鱼嘴处按比例分流。冬春季节水量较少时,有四成的江水排到外江,六成流入内江,保证春耕的用水。鱼嘴堤坝向下游延伸,形成金刚堤,金刚堤再往下,分别是飞沙堰和人字堤。在鱼嘴上游的东岸还有百丈堤,它们连同宝瓶口协调作用,可起到泄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

宝瓶口

宝瓶口是都江堰的引水工程,古称“灌口”,是李冰在玉垒山的低伏部分人工凿开的缺口,距离飞沙堰大约120米。宝瓶口上宽下窄,形如瓶颈,配合飞沙堰,具有较好的控制水流的作用,既能使进入灌区的水量保证灌溉之需,又可挡住洪水的过量涌入,防止水灾。内江水流入宝瓶口后,顺应着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不断分流,形成扇形的、密如蛛网的沟渠系统,灌溉成都平原上的广大农田。

飞沙堰

飞沙堰主要起到溢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作用,它是金刚堤下段710米处的一个缺口,位于宝瓶口上游的斜对岸。飞沙堰与宝瓶口共同作用可实现控制水流的目的。它遵循“低作堰”的原则,堰顶高度与宝瓶口流量上限的高度相同,使超过灌溉需要的内江水漫过堰顶自行流入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堰体会自行溃堤,让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都江堰的修建,不仅消除了水患,更重要的是它浇灌了成都平原,使成都平原从此沃野千里,成为了当时秦国的天下粮仓和大后方,更成为了“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都江堰工程直到今天还在发挥着作用,目前灌溉面积超过1000万亩。

延伸阅读

始于阴谋的郑国渠

战国时,中国历史正朝着大一统的方向发展,诸侯国间兼并战争十分激烈。当时,作为秦国的东邻,弱的韩国随时都可能被强秦吞并。公元前246年,韩国国君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采取了一个所谓“疲秦”的策略。他以著名的水利工程人员郑国为间谍,派其入秦,游说秦国在水和洛水间,穿凿一条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说是可以发展秦国农业,真实目的是要耗竭秦国实力。本来就想发展水利、提高经济力量的秦国,很快采纳了这一诱人的建议,并立即征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命郑国主持兴建这一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大怒,要杀郑国。郑国说:“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认为郑国说得很有道理,同时,秦国的水工技术还比较落后,在技术上也需要郑国,所以一如既往对他加以重用。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全渠完工,人称郑国渠。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