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经济简史
14768000000035

第35章 黄道婆与元代棉纺织术

元代,黄道婆改进和推广了捍、弹、纺、织等一套生产工具,以及错纱、配色、综线等技术,对当时的棉纺织技术和棉纺织业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致使棉织业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早在十三世纪末,黄道婆把传统的纺织技术作了一系列改革,对生产力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棉纺织品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黄道婆的纺织技术在古上海地区推广后,生产的棉纺织品畅销全国,使古上海挂上了“衣被天下”的桂冠。黄道婆也被人们尊誉为“中国纺织技术革新的鼻祖”。

黄道婆(1245~1330),元代棉纺织家。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人。黄道婆因不堪丈夫和公婆的非人虐待,逃到崖州(现在的海南崖县)。勤劳、善良而智慧的黎族妇女把来自远方的黄道婆当成姐妹,让她同她们一起生活,共同劳动。黄道婆就向黎族姐妹们学习纺织,从种棉到织布,每一道工序她都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天长日久,她学到了不少纺织技术,还同她们一道改进了纺织工具,创造了许多新的花饰纹样。

黄道婆在海南岛生活了二十多年。大约在公元1295年,黄道婆登上了北上的航船,回到了家乡乌泥泾。她看到这里还是她出走时的老样子,农业生产落后,人民生活困苦,内心十分不安,决心将自己所掌握的先进的纺织技术无保留地教给乡亲们,帮助她们提高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

她看到松江一带的轧棉方法(手剥棉花籽,用线弦小弓弹棉花)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于是便把从崖州学到手的技术加以改进,用一根小直径的铁轴,配合一根大直径的木轴,子棉塞进两轴空隙间,两轴辗轧时棉子便挤轧出来,提高了轧棉效率。原来的弹棉工序也很落后,弓身短,线弦弹力小,黄道婆采用4尺多长的大弓,用绳子作弦线,这样弓身长,弹力大,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提高了弹棉质量,棉花弹得又匀又细。这两项革新成功后,她又将原来只能用一个纺绽的手摇式纺车改革成脚踏式的纺车,手脚并用,并改用三只纺绽,一次可纺三根纱,工效提高了数倍。这种纺车的出现,在当时是一项重大发明,成为纺织技术史上一项重要突破。

黄道婆还总结了海南岛黎族人民织崖被的工艺和方法,将丝织技术用于棉织,做到“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在被单、褥单上织出的折枝,团凤、花卉等图案,织品色泽鲜艳,异常精美,被誉为“松郡棉布,衣被天下”之美名,改革了一系列纺织工具,创造出一整套高超的棉纺技术,推动了中国古代纺织业的发展。

元代棉纺织技术的提高,在靠近产棉区的一些城镇棉纺织生产成为当时主要的手工业部门,不少城镇贫民均以“织纱为业”,成为独立的小手工业者。也有一些手工业者自备原料和设备,雇佣若干工人,开办棉纺织手工工场。泉州、福州、杭州、松江、襄樊等城市均有这样一些手工工场,棉布已经成为行销各地的大宗商品。大量棉布投入市场,更加活跃了城乡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大发展。

种棉与纺织在元代的勃兴,改进了元朝人的衣着质料,也就是从元朝起,中国人民开始大量穿棉布衣服。同时通过对外交流,也丰富了世界一些国家人民的生活。

延伸阅读

在封建社会制度下,棉纺织领域的技术进步为封建统治者压榨劳动人民提供了新的物质内容。在元代,木棉和棉布已列为南方夏税的项目。农妇们辛辛苦苦制造出来的棉布,常常被封建统治者搜括去了,她们以及她们的亲人甚至不能求得起码的温饱生活。元代诗人贤的《新乡》就描述了这份真切和沉痛:

蓬头赤脚新乡,青裙百结村中老,日间炊黍夫耕,夜纺棉花到天晓。棉花织布供军钱,借人辗谷输公田。县里公人要供给,布衫剥去遭鞭。两儿不归又三月,只愁冻饿衣裳裂,大儿运木起官府,小儿担土填河决。茅雨雪灯半昏,豪家索债频敲门,囊中无钱瓮无粟,眼前只有扶庆孙。明朝领孙入城卖,可怜索价旁人怪,骨肉分离岂足论,且图偿却门前债。数来三日当大年,阿婆坟上无纸钱,凉浆浇湿坟前草,低头痛哭声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