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14768700000069

第69章 同甘共苦感深情——夫妻团圆饭

新婚夫妇饮“合卺酒”后所吃的饭俗称“团圆饭”,古代也称这种习俗为“同牢”,其在各地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和“合卺酒”一样,“团圆饭”也是婚礼当中的重要仪式之一,其表达的含义和“合卺”有相同之处,即祝福新婚夫妇和睦相处、幸福美满、早生贵子。

古代的“同牢”习俗

在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婚礼时新婚夫妇共同进食的风俗习惯,古时称之为“同牢”,又称共牢,是古代婚礼中新婚夫妇同食一牲的仪式,表示共同生活的开始。牢,牲也。《礼记昏义》中有记载:“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所以合体,同尊卑,以亲之也。”孔颖达疏:“共牢而食者,在夫之寝,婿东面,妇西面,共一牲牢而同食不异牲。”可见,共牢和合卺都含有夫妻互敬互爱,从此合为一体之意。

司马光在《书仪》三《婚礼上》记载:“古者同牢之礼,婿在西,东面;妇在东,西面。盖古人尚右,故婿在西,尊之也。今人既尚左,且须从俗。”可知古人在举行同牢仪式的时侯,新郎在西侧,到了宋代时,因左为上,所以新郎会坐在西侧。

胡朴安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七《陕西礼仪》中对“同牢”之俗也有记载,他说:“婚姻食召亲友,所以厚其别。亲迎执贽,所以致其恭。不乐不贺,所以思其继。同牢合卺,所以思其爱。”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记载:“进所征天下淑女杜陵史氏女为皇后……莽亲迎于前殿两阶间,成共牢之礼于上西堂。”

可见,在汉朝新婚夫妇同吃一桌饭的习俗就已经出现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同牢”习俗逐渐的被演化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团圆饭”。

各具地方特色的新婚“团圆饭”习俗

自古以来在沂蒙山地区,新婚时新娘要吃鸡蛋,吃时有人故意问:“生不生?”新娘答:“生。”寓意早生贵子。之后,吃栗子、红枣等,同样有人在一边念叨:“先吃栗子生贵子,后吃红枣生娇娥。”团圆饭吃罢,小姑和婆婆进入洞房。小姑将尿盆放到床下,并念叨说:“撂小盆,撂小盆,等到来年抱小侄。”婆婆将木墩放到床下,也念叨说:“撂木墩,撂木墩,等到来年抱小孙。”新婚夫妇吃完团圆饭后,一对新人要去抬尿盆,俗谓“抬聚宝盆”。此时,婆婆将洞房门关上,新娘叫门,婆婆问:“是谁?抬的是什么?”新娘回答:“是您儿媳妇和您儿,抬的是聚宝盆。”

客家人在合卺礼之后,新郎新娘会共同进餐,各吃一口,再交换吃完,即告礼成。宁化、石城等地客家,在新郎新娘进入洞房后,并列在床前喝交杯酒。合卺礼由德高望重的长者主持,一位端木盘,盘上放两条鸡腿,一位执酒壶,将热酒往鸡腿上淋,然后由喜娘安排一对新人交换杯子饮酒、吃鸡腿。两条鸡腿必须为同一只鸡的,一对新人各吃一条,吃一口后即相互交换,寓意百年好合。

老北京习俗,交杯酒礼结束以后,大厅里面还会摆一桌酒席,老北京俗语叫其“摆圆饭”。席间新郎新娘坐上座,娶亲和送亲的太太以及其他宾客均坐陪座。筵席一开始,新郎和新娘必须都先吃一大口馒头,据说是意味新夫妇,婚后必有“满口福气”的意思。

当然,团圆饭吃什么自然与不同地区的饮食习俗和信仰有一定的关系。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团圆饭吃的是被称为“老考太”的黏粥,新郎新娘共用一双筷子、一个碗吃老考太,寓意同甘共苦、白头偕老。蒙古族以畜牧业为主,羊颈骨或羊膝骨则是团圆饭的主要食物。羊颈骨和羊膝骨坚韧,新郎新娘共吃羊颈骨或羊膝骨,表示新婚夫妇会甘苦同尝,忠贞不渝,永远相爱。

延伸阅读

闽台地区吃“团圆饭”的习俗

福建的福州地区,婚礼过程中自古就流行着吃太平面的习俗。这种面的做法很简单,就是在面上加上太平蛋,但是其包含着丰富的含义。首先,这种面表达了对新婚夫妇婚后生活甜蜜和美的祝愿;其次,也祈求婚后两人的后代能像细细长长的面条一样绵延。在台湾一些地区,新郎新娘吃合欢酒以后,再吃汤圆,新郎新娘各一碗,每碗只有六粒汤圆。每人先吃两粒,彼此交换,再吃两粒。最后各剩两粒,以示“有余”。这时,新郎要将自己的碗盖在新娘的碗上,放在床上的垫单上面。完成这一系列繁琐的程序以后,再将碗双手捧到桌子上,新郎新娘方可熄灯就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