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14768700000071

第71章 正式认媳为家人——“拜舅姑”习俗

婚礼举行之后,各地都有历史悠久的“拜公婆”风俗,通过这个仪式,新媳妇不仅认识了婆家的主要家庭成员,更有丈夫家正式接受新人的含义。

“拜舅姑”即是指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拜见男方家长及叔伯兄弟等家庭成员的仪式,一般都安排在婚后第二天或第三天进行,各地对此习俗称呼不同,有“拜三”、“分大小”或“拜大小”之说。赣南客家俗称“拜堂朝”,鲁南地区叫“拜至亲”,陕北地区称作“拜人”。虽然称谓不同,但内容和含义是相同的。“舅姑”,如同古代文言中“姑嫜”、“姑章”、“姑”,都是指公婆。

关于这一习俗,很多历史典籍都有描述,《礼记檀弓》中有“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的记载。唐代诗人朱庆余在《闺意上张水部》(又名《近试上张水部》)中写道“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诗句,这首诗以细腻的笔法生动地刻画了一个春宵之后早起床、精心妆扮待见公婆的新妇忐忑不安的羞涩形象。拜见公婆是一件极重要的事情,所以古礼规定新娘必须认真打扮才能见公婆。

杜甫在中《新婚别》云:“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意思是虽然我同你已结为了夫妻,但新婚后的第二天一早你就赴河阳服兵役了,由于走得匆忙,没来得及带我拜谒公婆,以至我在你家里的身份亦未明确。由此可见,拜见公婆在古礼之中是多么重要的礼仪!古人普遍认为,虽然婚礼举行之后新娘到了夫家,但是其仍然不能正式成为婆家的人,只有按照礼俗拜见公婆举行了“拜舅姑”之后,新娘才算被夫家承认,从而成为夫家的家庭成员。

除了确认新媳妇的家庭地位这一象征性意义,“拜舅姑”习俗的存在还有着其实际意义。古代婚俗文化中,主要是借助着媒妁居间说合牵线,男方父母在婚礼之前见过媳妇的并不多,特别是男方的父亲受古时男女大防的礼教限制,即使有过相亲的安排,也只是走个过场而已,并没有看到过媳妇的容貌。到了拜堂时,虽然男方父母会接受新人的叩拜,但那毕竟隔着一层红盖头的礼仪,而合卺后的闹房活动,公婆一般也不会去参加。所以婚后的拜舅姑习俗,是公婆第一次见新媳妇的真面目。从拜见仪式当中,公婆可以更加直观地观察妇容妇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婚礼的仪式也更加文明和简洁了,“拜舅姑”仪式一般就融入到了婚礼仪式之中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了,有的地方虽然还保留有第二天新媳妇见公婆的习俗,但也只简化为了问候公婆的礼节,而古时这项习俗中包含的确定新媳妇名分、资格的特殊意义已经被逐渐淡化了。

延伸阅读

有趣的新妇婚后“认邻居”的习俗

一般来说,新娘认大小的范围仅仅是在新郎的家族内部,但是一些地方自古以来却有着独特的“认邻居”仪式,鄂东南一些地方特有的“敬茶”习俗就是如此。在婚后的第一个早晨,新娘会在小姑或者侄女的指引下对夫家的亲戚长辈敬茶,并且要给新娘“茶钱”还礼。随后,她会来到村子里挨家挨户的敬茶。被敬的人接下茶之后,还要说出几句诸如“新茶香又甜,恩爱夫妻一百年”“今天喝上新娘一杯茶,祝新娘明年生个胖娃娃”之类的吉祥祝福话。在山西某些地方的新媳妇“拜舅姑”仪式上,男方也要引领新媳妇拜见街坊乡亲。每到这时,附近的人们就会闻讯聚集到一起围观新娘子,当地也称这种习俗为“拜巷”。